飄飄(漢語詞語)

飄飄(漢語詞語)

飄飄是一個漢語詞語,可指飛貌、得意、風吹貌等意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飄飄
  • 拼音:piāo piāo
  • 出處潘岳《秋興賦》
  • 解釋:飛貌
漢語拼音,基本釋義,引證詳解,衍生含義,

漢語拼音

飄飄:piāo piāo

基本釋義

  1. 飛貌。
    潘岳《秋興賦》:“蟬嚖嚖而寒吟兮,雁飄飄而南飛。”
  2. 得意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悅,飄飄有凌雲之氣。”
  3. 風吹貌。
    陶潛《歸去來辭》:“風飄飄而吹衣。”
  4. 迅疾
    《淮南子·兵略訓》:“與飄飄往,與忽忽來,莫知其所知。”

引證詳解

  1. 風吹貌。
    晉 陶潛 《與殷晉安別》詩:“飄飄西來風,悠悠東去雲。”
    韓愈《豐陵行》:“清風飄飄輕雨灑,偃蹇旗斾卷以舒。”
  2. 飛揚貌。
    漢 張衡 《西京賦》:“度曲未終,雲起雪飛。初若飄飄,後遂霏霏。”
    南唐馮延巳《春光好》詞:“飄飄輕絮滿南園,牆下草芊眠。”
    張埜《水龍吟·詠遊絲》詞:“落花天氣初晴,隨風幾縷來何處。飄飄冉冉,悠悠颺颺,欲留還去。”
  3. 飛翔貌。
    《文選·潘岳<秋興賦>》:“蟬嘒嘒而寒吟兮,雁飄飄而南飛。”李善註:“飄飄,飛貌。”
    李鹹用《投所知》詩:“誰能借與摶扶勢,萬里飄飄試一飛。”
    王安石《春從沙磧底》詩:“萬里卜鳳凰,飄飄何時至?”
  4. 輕盈舒緩,超塵脫俗的樣子。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說,飄飄有凌雲之氣,似游天地之閒意。”
    宋 王安石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飄飄凌雲意,強御莫能懾。”
    宋 蘇軾 《前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一回:“美人登朱樓,憑欄而立,自下望之,飄飄乎天仙之步虛矣。”
    劉大櫆《<皖江酬唱集>序》:“璨璨乎珠玉之輝,飄飄乎雲霞之態。”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五:“﹝ 韓老六 ﹞把 楊老疙疸 灌得手腳飄飄,不知鐵鍬有幾個齒了。”
  5. 形容動盪不安、不平靜。
    《隋書·文學傳·孫萬壽》:“如何載筆士,翻作負戈人。飄飄如木偶,棄置同芻狗。”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波瀾飄飄,風雨任運推轉,何必越性乾祈。”
    曾鞏《寄孫正之》詩:“貌癯心苦氣飄飄,長餓空林不可招。”
  6. 漂泊貌。形容行止無定。
    陸機《從軍行》:“苦哉遠征人,飄飄窮四遐。”
    劉長卿《睢陽贈李司倉》詩:“飄飄洛陽客,惆悵梁園秋。”
    王雲鳳《送客》詩:“雲氣溟濛雨欲絲,飄飄遊子別離時。”
  7. 迅疾貌,倏忽貌。
    《淮南子·兵略訓》:“與飄飄往,與忽忽來,莫知其所之。”
    劉伯亨《朝元樂》套曲:“飄飄四季過,迢迢一年矣。”
    何景明《暮春》詩:“飄飄歲月此雙燕,渺渺江湖聊一槎。”
  8. 形容思想、意趣高遠
    三國 魏曹植《七啟》:“志飄飄焉,嶢嶢焉,似若狹六合而隘九州。”
    北周庾信《謝趙王示新詩啟》:“落落詞高,飄飄意遠。文異水而湧泉,筆非秋而垂露。”
    宋 王安石 《次韻酬陸彥回》:“款款故情初未憖,飄飄新句總堪傳。”
  9. 形容遙遠久遠
    三國 魏徐幹《室思詩》:“浮云何洋洋,願因通我詞,飄飄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明 何景明 《送望之赴汶上》詩之二:“賔朋半海內,弟妹各天涯。駐馬臨岐處,飄飄獨望家。”
    (以上來源:漢典)
  10. 在某些地區的方言中,還把男同性戀者稱做"飄飄"。

衍生含義

現在,網路、小說、日常用語中經常出現“飄飄”一詞,我們可將其理解為:
幽靈、鬼魂等虛幻的存在,由於在人們的普遍理解中幽靈、鬼魂等地移動通常是飄的,所以飄飄也就成了幽靈、鬼魂等的暱稱和代名詞。
因此藝人鬼鬼(吳映潔)的冬粉團體稱為“飄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