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忽 ,漢語辭彙。
拼音:piāo hū
(1) [drift]∶(風和雲)等迅速飄移,輕快迅疾的樣子
(2) [mobile;uncertain]∶像波浪一樣隨風起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飄忽
- 外文名:Drifting
- 拼音:piāo hū
- 注音:ㄆㄧㄠ ㄏㄨ
- 出處:《風賦》
引證釋義
- 指變化莫測。
①宋·范成大 《王希武通判輓詞》之二:“遽為重壤去,淒斷十年鄰。物理真飄忽,家聲正隱轔。”
②魯迅 《吶喊·阿Q正傳》:“ 趙府的全眷都很焦急,打著呵欠,或恨阿Q太飄忽,或怨鄒七嫂不上緊。” - 指生活動盪飄泊。
①唐·庾抱 《別蔡參軍》詩:“人世多飄忽,溝水易西東。”
②金·元好問 《老樹》詩:“干戈正飄忽,不用苦思家。” - 飄揚。
清·鈕琇 《觚賸續編·海天行》:“ 述祖及眾役叩首門外,惟聞樂音繚繞,香氣氤氳,飄忽不斷而已。” - 隱約不清。
①清 沉星煒 《洞仙歌》詞:“盈盈照水,又一花初發,澹著春痕半飄忽。”
②清 黃景仁 《春夜雜詠》之一:“開尊綠蔭下,晚景漸飄忽。”
③冰心 《到青龍橋去》:“亂山中的城頭上,暗淡飄忽的日光下,迎風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