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鳴蟬

颱風鳴蟬

超強颱風鳴蟬(英語:Super Typhoon Maemi ,朝鮮語:매미,中國台灣譯名:梅米,國際編號:0314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5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Pogi)是2003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4個被命名的風暴。“鳴蟬”一名由朝鮮提供,含義即蟬,是一種昆蟲,是朝鮮提供的十個首發名稱之一。

颱風“鳴蟬”的前身是一個在2003年9月初形成於季風槽中的擾動,於9月6日獲得命名。而後其逐漸向西北方向行進並逐漸增強,於9月10日達到強度巔峰,後轉向北偏東方向行進並逐漸減弱,於9月12日登入韓國釜山以西沿海,而後於9月13日進入日本海並逐漸轉化為溫帶氣旋,其殘餘系統持續多日後於9月21日到達北美並最終趨於消散。期間其以高強度在多地留下了可觀的實測數據,創下多地歷史新高或進入當地氣象記錄前列,被評價為2003年的最強颱風與韓國自1904年有氣象記錄以來遭遇的最強颱風。

受颱風“鳴蟬”影響,韓國至少117人死亡,經濟損失至少5.52萬億韓元;日本至少3人死亡,經濟損失至少113億日元;中國東部亦受其外圍環流一定程度影響;各地總經濟損失達48.96億美元。由於“鳴蟬”造成重大破壞與人員傷亡,該名稱在風季結束後遭到退役,並由朝鮮提供新名稱“彩虹”以取代之,但“彩虹”此名後來也因嚴重致災而再被退役,其再替補名為“舒力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超強颱風鳴蟬
  • 外文名:Super Typhoon Maemi
    매미
  • 別名:颱風梅米
  • 名稱來源朝鮮 
  • 名稱含義:蟬 
  • 國際編號:0314
  • JTWC編號:15W
  • 菲律賓名:Pogi
  • 起編日期:2003年9月4日(CMA最佳路徑) 
  • 停編日期:2003年9月14日(CMA最佳路徑) 
  • CMA數據:超強颱風(17級,60m/s,920hPa) 
  • JMA數據:猛烈颱風(105kt,910hPa) 
  • JTWC數據:五級超級颱風(150kt,885hPa) 
  • KMA數據:超強颱風(108kt,910hPa) 
  • 實測數據:宮古島最低氣壓912hPa 
  • 人員傷亡:至少120死(韓國至少117,日本至少3)  
  • 經濟損失:至少48.96億美元(韓國至少5.52萬億韓元,日本至少113億日元)  
  • 颱風地位1:2003年太平洋颱風季最強颱風 
  • 颱風地位2:韓國有氣象記錄以來遭遇的最強颱風 
  • 是否除名:是 
  • 替補名稱:彩虹(後再被退役) 
命名由來,發展過程,颱風特點,本身特點,實測數據,預報預警,中國 ,韓國 ,俄羅斯,颱風影響,日本,韓國,中國,朝鮮,

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表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鳴蟬”一名由朝鮮提供,含義即蟬,是一種昆蟲,當夏季颱風襲來時會振翅發出鳴響聲,是朝鮮提供的首發的十個名稱之一。
颱風鳴蟬
鳴蟬
由於此次颱風“鳴蟬”在韓國等地造成重大破壞與人員傷亡,因而颱風委員會在風季結束後決定將“鳴蟬”這一名稱從熱帶氣旋命名表中永久退役,其位次空缺由朝鮮提供新名稱“彩虹”(Mujigae)以取代之,於2009年首次投入使用。然而“彩虹”此名於2015年第二次使用時也因在中國華南造成嚴重破壞而在事後遭到退役(主詞條:颱風彩虹),其再替補名為“舒力基”(Surigae),仍由朝鮮提供,於2021年首次投入使用。

發展過程

2003年9月初,一個熱帶擾動在關島附近的季風槽中生成,此時該系統所在海域存在中等強度風切變,且其組成對流區雜亂無章。到9月4日,該系統對流結構有所改善並組織出低層環流,雖有風切變的不利影響,但系統繼續發展,在楚克州以北洋面被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低壓。
9月5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TCFA),並於當天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熱帶氣旋正式編號15W,此時系統中心上空的對流已有所增強。受北側的副熱帶高壓脊影響,該系統形成後的第一個星期總體保持向西北方向移動。
9月6日下午,日本氣象廳將該系統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鳴蟬”,給予其國際編號0314。由於外界環境改善,風切變減少,極向流出也有所加強,“鳴蟬”得以繼續強化。
9月7日,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9月8日,受逐漸逼近的短波槽產生的氣流影響,“鳴蟬”因極向流出強化而開始快速增強,日本氣象廳於當日將其進一步升格為颱風。隨著“鳴蟬”在衛星雲圖中眼狀特徵漸顯,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跟隨將其升格為颱風。同日,“鳴蟬”雲系環流進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責任範圍並被其給予當地命名“Pogi”,但“鳴蟬”的風暴主體環流自始至終並未靠近過菲律賓。
9月9日晚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評測“鳴蟬”的一分鐘持續風速達到130海里/小時,達到該機構評級下“超級颱風”的標準。
9月10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定鳴蟬達到強度巔峰,評測其一分鐘風速達到150海里/小時。當晚,日本氣象廳亦認定“鳴蟬”在日本宮古島東南方向約155千米的洋面上達到強度巔峰,評測其十分鐘持續風速達到105海里/小時,最低氣壓低至910百帕,成為2003年其評級下的首個猛烈颱風。巔峰時期“鳴蟬”的覆蓋範圍較小,其烈風強度風場半徑僅有240千米。
9月11日,因低壓槽東進導致“鳴蟬”北側的副熱帶高壓脊減弱,其在最高強度期間的前進速度逐漸放緩,並開始轉向北上。當日,“鳴蟬”繼續北上,在此期間其從沖繩縣以西約220千米處海域經過並進入眼牆置換周期,強度有所減弱。
9月12日,隨著低壓槽逐漸逼近,外界環境漸趨不利,“鳴蟬”強度繼續減弱,但由於移速較快,經行海域海溫較高,其強度尚能一定程度保持。當日下午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定“鳴蟬”以一分鐘風速100海里/小時的強度從濟州島以東近海掠過。當晚,“鳴蟬”以較高強度在韓國釜山以西不遠處沿海登入,日本氣象廳評估其登入時十分鐘持續風速有75海里/小時,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評估其登入時一分鐘持續風速有90海里/小時。災害風險管理機構Risk Management Solutions評測“鳴蟬”登入時的最大風力達104海里/小時,超越了1959年颱風莎拉的紀錄,因此“鳴蟬”成為了韓國自1904年有氣象紀錄以來吹襲該國的最強風暴。
登入後,“鳴蟬”迅速減弱並快速移入日本海,逐漸喪失暖心結構而轉化變性為溫帶氣旋。9月13日,持續增強的風切變將其對流從結構不斷惡化的環流中心剝離,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當天早間對“鳴蟬”發布最終警報(FW)並認定其完成轉化為溫帶氣旋。在“鳴蟬”系統到達鄂霍次克海後,日本氣象廳亦認定其完成轉化為溫帶氣旋。
其後幾天,“鳴蟬”的殘留溫帶系統在日本北部持續迴旋,於9月16日行進至堪察加半島西南方向洋面並被日本氣象廳停止監測。
另據美國《水手天氣日誌》記載,“鳴蟬”殘餘溫帶系統在此後繼續東進,於9月21日到達阿拉斯加海岸並對當地產生一定吹襲影響,其溫帶殘餘系統最終在當地趨於消散。
在2011年發布的《颱風白皮書》中,韓國氣象廳公布其定強“鳴蟬”巔峰強度的修訂數據為108海里/小時,910百帕。

颱風特點

本身特點

颱風“鳴蟬”強度高,在多地留下了可觀的實測數據,創下多地歷史新高或進入當地氣象記錄前列,成為1959年颱風莎拉以來登入韓國最強的颱風,被認定為2003年太平洋颱風季的最強風暴與韓國自1904年有氣象記錄以來遭遇的最強風暴,亦是當年造成經濟損失最重的風暴。
颱風“鳴蟬”生命中前期,來自熱帶輻合帶的深厚水汽輸送通道為其強度的維持提供了豐沛的水汽和能量,加上200百帕高空槽前西南急流為“鳴蟬”提供強流出流場、渦度場的對稱分布,使水汽和能量向“鳴蟬”中心旋轉、低層輻合加強,渦度動能得以維持,有利“鳴蟬”強度加強或維持。後期由於垂直風切變微弱以及較高的海平面溫度,“鳴蟬”減弱速度較為緩慢,加之朝鮮半島周邊海溫亦比往年偏高2~3度以及其較快的移動速度,使得“鳴蟬”在足夠減弱之前便可以到達朝鮮半島,從而保持較強的登入強度。
此外,颱風“鳴蟬”不僅強度強,而且環流範圍大,在東海海面移動的時間長,而且在它沿東海北上的過程中正值天文大潮期,因此給浙江東部沿海和長江口地區帶來狂風巨浪影響。

實測數據

颱風“鳴蟬”從距宮古島不足10千米的洋面經過,過境期間,當地測得最大陣風風速266千米/小時,持續風速也有152千米/小時。前後16小時裡,除風眼經過的兩小時外,島上氣壓低至912百帕,是當地有紀錄以來的第二低氣壓值,僅次於1959年的颱風莎拉,而且當時還是全日本有記錄以來第四低的氣壓值。登入韓國前不久,對馬島測得167千米/小時的陣風,位於日本西南海岸的平戶市有氣象站測得113千米/小時的陣風。
颱風“鳴蟬”登入韓國前後,濟州島測得最高持續風速51.1米/秒(216千米/小時),最高陣風60米/秒(216千米/小時),最低氣壓950百帕,氣壓與風速數據都刷新該國已有紀錄。其中最大陣風風速打破颱風派比安於2000年創下的210千米/小時的紀錄,最低氣壓則打破1959年颱風莎拉創下並保持40餘年的951.5百帕紀錄。位於韓國本土的金海國際機場測得陣風143千米/小時。釜山亦然測得42.7米/秒(154千米/小時)的風速,是該市有紀錄以來的第二高風速,僅次於1987年颱風塞爾瑪。統營市錄得最低氣壓954百帕,創下當地海平面氣壓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位與登入颱風中第一位的記錄。

預報預警

中國

  • 中央部委
2003年9月10日上午,中央氣象台發布颱風警報。
  • 浙江省
2003年9月10日下午,浙江省氣象台發出浙中南沿海海面颱風警報。
2003年9月10日上午,寧波海事局宣布全港進入三級防台。要求入甬江避風的船舶要按規定停靠,特別是不能在轉彎處與主航道附近停泊;而在港口避風的船舶要與監控中心保持聯繫,加強值班,避免因颱風造成損失。
2003年9月10日下午,寧波市防汛防旱指揮部發出《關於做好第14號颱風“鳴蟬”防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縣(市、區)立即組織人員對沿海沿江海塘、江塘、閘門進行一次全面檢查,落實安全防範措施;做好沿海船隻的避風工作,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漁民、沿海工地、廠礦企業等有關單位要做好隨時撤離準備。與此同時,寧波市防汛防旱總指揮部還專門給杭州灣大橋建設指揮部發出通知,要求切實做好防潮防風工作,確保人員安全。
2003年9月9日,台州市所屬9個縣(市、區)進入臨戰狀態,做好抗擊颱風“鳴蟬”的各項準備工作。10日,台州市防汛防旱指揮部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級防汛、氣象、水文部門加強值班,密切關注颱風動向,確保信息暢通。玉環縣各鄉鎮抗台人員全部落實到位,實行晝夜值班巡邏制度。三門縣組織農業、水利、漁業等部門對全縣40千米未建標壩的一線低矮海塘和部分山塘水庫進行“地毯式”檢查,沿海各鄉鎮的黨員幹部於9月10日晚開始上大堤巡邏。

韓國

韓國有關機構在“鳴蟬”來襲前向洛東江沿線發布洪災警報。

俄羅斯

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區官員在“鳴蟬”靠近期間發布風暴警告,稱當地有可能出現狂風暴雨。

颱風影響

日本

颱風“鳴蟬”於9月11日夜間吹襲日本宮古島,造成島上大部分地區的電力中斷,近2.2萬戶居民斷電,兩棟房屋被完全摧毀,1人死亡,近100人受傷。日本氣象部門稱,“鳴蟬”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123英里,這次“鳴蟬”颱風是遭受到的最為猛烈與1968年以來在日本造成損失最大的一次颱風侵襲。
機構官員警告當地居民說,颱風移動緩慢,在它到達朝鮮半島之前,將繼續影響該地區,並伴隨大風和傾盆大雨。駐沖繩島美軍官員已經向士兵發出警報,強調除必要人員外一律禁止外出。美國在沖繩島的駐軍約3.5萬人。
受“鳴蟬”影響,宮古島降下暴雨,降水總量達470毫米,其中24小時降水量高達402.5毫米,刷新單日雨量紀錄。島上的1小時降水量有58.5毫米,其中僅10分鐘的雨量就有22毫米。宮古島有104幢建築因氣旋受損,其中兩幢房屋程度嚴重。“鳴蟬”還令36處公路路段受損,並在島上引起停電,有約2.09萬人受影響,占全島人口的95%。此外,宮本島還有一人被飛濺的玻璃割傷致死。
多家新聞機構表示,“鳴蟬”是1968年後襲擊沖繩的最颱風。沖繩縣名護市的陣風時速達到109千米。石垣島有許多房屋和農作物因狂風受損,多幢建在低洼地區的建築被高漲的潮汐淹沒。沖繩各地共有94人受傷,其中大部分都是被破碎的玻璃割傷。
受颱風影響,日本九州亦降下暴雨,宮崎縣有氣象站測得457毫米雨量。降水在長崎縣引起山體滑坡,191人被迫撤離家園。暴雨還在大分縣和高知縣引起山體滑坡,高知縣有多條道路因此封閉。面對颱風威脅,山口縣有多座學校關閉。風暴在高知縣催生出一場藤田級數為F1的龍捲風,多幢房屋因此受損,還有一輛汽車翻轉,車內一名女性受傷。
轉化為溫帶氣旋後,“鳴蟬”還給北海道函館市帶去時速約108千米的陣風,致使約2500戶居民斷電。秋田市一氣象站測得時速116千米的陣風,是該站歷史上測得的9月第三高風速。札幌市有一人被倒塌的樹木砸死,另有兩人受傷。單松前町就有多個漁場和54條船隻因大浪受損,全日本受損船隻的數量則有262條。秋田縣有一人因遭遇惡劣海況喪生。日本各地共有1498幢民居被風暴摧毀,另有363套被淹。氣旋還導致約9公頃田地受到破壞。
面對颱風威脅,日本多家航空公司總計取消145架次航班,其中大部分是在沖繩及其周邊地區。沖繩有約50個美軍基地關閉,基地還建議工作人員如無必要,最好留在家裡。
據事後統計,日本共有3人因“鳴蟬”遇難,另有107人受傷,其中兩人傷勢嚴重,總體經濟損失約為113億日元(2003年日元,相當於同年的9600萬美元)。

韓國

  • 致災情況
"鳴蟬"來襲之前,韓國相關機構安排洛東江多個水壩開閘泄洪,並向沿線發布洪災警報。約有2.5萬人被迫撤離,其中大部分前往學校或親友家中躲避。大韓民國氣象廳建議遊客提早做好面對風暴的準備。進出濟州島的輪渡和航班暫停,島上居民因此在秋夕假期前夕被困。
颱風“鳴蟬”於2003年9月12日下午開始影響朝鮮半島南部地區。颱風“鳴蟬”在韓國南部沿海登入後,以強勁的風力向東偏北方向移動,所到之處風雨成災,瞬間最大風速達到每秒60米,3個小時內最高降雨量達到400毫米,造成大量山體滑坡、房屋倒塌、道路毀壞和船隻沉沒等事故。颱風所到之處,房屋倒塌或房頂被掀,大樹連根拔起,洪水卷著石塊沖毀道路和設施,沿海船隻大量傾覆,生命財產受到重大損失。截至14日下午,遭受颱風襲擊地區的死亡和失蹤人數已超過100人。這是繼2002年8月颱風“鹿莎”造成270人死亡之後的又一大災害。其挾帶的暴雨造成韓國許多地區發生了滑坡和洪水。韓國救援部門的官員稱,受災地區被颱風切斷的通訊聯繫正陸續恢復,他們擔心颱風造成的死亡者的統計數字還將增多。
颱風“鳴蟬”於2003年9月13日凌晨從韓國東部附近海面進入日本海。從當天白天開始,韓國全境脫離了颱風影響區域。但受颱風影響的慶尚北道部分地區的水位已超過警戒水位,南部洛東江流域的一些地區仍面臨著洪水危機。受“鳴蟬”影響,韓國約四分之一的地區嚴重受災。韓國政府和民間緊急動員搶險救災,賑濟災民,恢復生產和生活秩序,克服災害造成的困難。
韓國國家災害中心表示,颱風“鳴蟬”橫掃朝鮮半島東部與南部,造成巨大的損失,之後於13日上午轉向海面離去。颱風吹倒了樹木和電線,導致140多萬戶斷電。有超過2.5萬人撤離家園暫時在學校等公共場所避難,5112公頃農田被淹沒,部分高速公路路段也被洪水淹沒。一些地方的雨量超過400毫米,導致廣泛地區出現洪災。來往於中部山區的鐵路慶北線,則因為土石流堆在鐵路上,造成列車出軌,28名乘客送進醫院急救。受颱風影響,當地交通出現嚴重擁堵,特別是有數以十萬計的人在中秋節假期趕著回家。
“鳴蟬”在釜山市造成嚴重破壞,釜山港多台起重吊機被狂風颳倒,一艘遊輪被掀翻撞向岸邊。“鳴蟬”夾著強風暴雨,韓國南部各地都傳出災情。狂風把人吹得幾乎站不住,許多電線桿和路標應聲倒地,街頭險象環生。除了山崩,河水暴漲造成民宅受損。由於降雨量太大,河水十分湍急,不僅橋樑被沖斷,還可以看到汽車四腳朝天地躺在河中央,令人觸目驚心。也有民宅被土石流淹沒,當地居民只能無助地在一旁守候。釜山市在12日晚上至13日凌晨時段,錄得最高42.7米/秒的強烈陣風,導致許多行道樹和路燈柱被颳倒。因部分供電供水設施遭毀壞,市區50多萬戶居民的供電中斷,100多萬戶居民的供水中斷。狂風颳倒了釜山港區貨櫃碼頭的10多台重達近千噸的貨物起重機。“現代”油輪被摧毀。韓國南部一座核電廠的5個核反應爐因為泡到海水無法運轉,造成供電全面中斷。
慶尚南道有71人喪生,是韓國受災最嚴重的地區。釜山的災情也特別重大,醴泉、蔚山和大邱都受到重創。釜山有11台各重約900噸的起重吊車在狂風下倒塌,致使2人喪生,5人受傷。當地有多家造船廠關閉,初步報告估計釜山港需要一整年才能全面恢復運作。估計港口所受破壞價值約有5000萬美元,導致載貨量下降20%之多。釜山海域還有艘大型船隻因巨浪側翻,蔚山近海也有家海上造船廠被海浪推向石油設施,令其雙雙受損。釜山共有16人因風暴遇難。
沿海地區有數以百計的房屋被高漲的潮汐淹沒,缺乏海堤保護的地方情況尤為嚴重。“鳴蟬”導致馬山市一家地下購物中心被淹,奪走12條人命。韓國電視劇《洛城生死戀》正在該國西南近海的濟州島取景,但外景地被來襲的氣旋摧毀,島上還有32套房屋被毀,另有兩人遇難,其中一人當時正試圖固定自己的船隻。韓國各地共有465艘船受損或擱淺。強降水引發多場土石流,其中忠清道有列火車因此出軌,致使28名乘客受傷。土石流還令多條道路封閉,有10處地點的5條鐵道受到破壞。韓國各地有近4萬輛汽車受損,另有2278條道路或橋樑受到破壞。洛東江因暴雨泛濫,釜山附近河段水位達5.06米,屬洪水警戒水位。此河段河水排放量達每秒1萬3000立方米,足以摧毀一截橋樑。洛東江的支流也有類似情況,位於大邱附近的一座堤壩被洪水摧毀。颱風還令3萬7986公頃即將迎來秋收的農田被淹,稻米作物因此受到大範圍破壞。韓國東岸近海的郁陵島有許多房屋和一條主要公路被沖毀,導致3人遇難。當地居民指責政府和氣象機構沒有提前發布預警。
韓國農副水產業損失慘重。即將收割的水稻等糧食作物和大白菜等蔬菜、水產品被大水沖走或淹沒,導致農副產品大漲價。據媒體報導,雖然往年韓國商品價格最高的中秋節已經過去,但是因受颱風的影響,當時市場上的各種農副水產品的價格比節日期間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攀升得更高。例如,大白菜從中秋節期間的每棵1700韓元(約合10.5元人民幣)升至2400韓元(合人民幣16元),蘿蔔從節前1400韓元一根(合9.1元人民幣)漲到2000韓元(合人民幣13元),平時4萬多韓元(合260元人民幣)一袋(20公斤裝)的大米漲到5.2萬韓元(合330元人民幣)。韓國農副市場的一位官員說,進入冬季醃泡菜期間時,蔬菜的供需矛盾將更為突出,該年秋冬季農副水產品價格還會增長。
整場颱風一共導致韓國147萬用戶失去供電,單電力公司遭受的損失總額就有129億韓元(2003年韓元,相當於同年的1161萬美元)。受大範圍破壞影響,多地的行動電話和手機服務中斷。美國在該國的多座軍事基地一共受到價值約450萬美元的損失。韓國各地共有約5000套房屋被毀,1萬3000戶民宅或商鋪受損,致使約2萬5000人無家可歸。2002年颱風“鹿莎”來襲期間,江原道就有約150家企業毀於一旦,經過重建後又被“鳴蟬”摧毀。颱風引起的保險索賠總額估計有6500億韓元(2003年韓元,相當於同年的5億6500萬美元),其中大部分是財物損失,相當於一年前“鹿莎”的4倍。
據韓國“全國災難預防及對策”總部9月17日報告,12日夜颱風“鳴蟬”襲擊韓國釜山一帶後,已至少造成127人死亡,損失約40億美元。颱風登入韓國南部後造成1.7萬多公頃農田被淹,4座核電站臨時停止運轉,2.5萬人不得不撤離。而在事後進一步的統計中,“鳴蟬”共造成韓國的至少死亡人數修訂為117人,經濟損失至少5.52萬億韓元(相當於同年48億美元)。但相比之下,“鳴蟬”造成的經濟損失反而比“鹿莎”要少2.52萬億韓元(相當於同年19億美元),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鳴蟬”引起的工業破壞數額較高,而“鹿莎”的總體破壞程度更大。
  • 災後進展
災情發生後,韓國政府和民間組織各種志願小組趕赴災區。韓國國立保健院組織1000多名醫護人員組成345個防疫機動班和17個醫療支援班,到災區晝夜向災民提供醫療服務。韓國紅十字會所屬的1000多名工作人員組成志願小組在災區開展緊急救援活動,向災民發放救災物品,幫助無家可歸的災民建立臨時就餐點。截至14日下午,韓國紅十字會向7000多戶受災居民發放了價值5.8億韓元的救災物品,建立了供3000多災民用餐的臨時就餐點。韓國各商業銀行除提供救災貸款外,還向災區派遣志願團,向災民發放救災物品和幫助災民修復被毀房屋。
在這次颱風災害中,電力設施被毀嚴重,災區共有147萬個家庭供電中斷。韓國電力公社緊急派遣8400多名電力維修人員前往災區修復電力設施,使133萬個家庭恢復了電力供應。經過通信專業人員的努力,被颱風毀壞的3055處通信站中已有2251處修復。截至13日,因路基和橋樑被洪水沖毀而中斷的6條鐵路中,已有4條線修復通車,因部分路段被毀而中斷交通的4條高速公路已有3條修復通車,另1條也已基本修復。
風暴過後,韓國總統盧武鉉在視察釜山的受災情況後宣布全國除首爾和仁川外均為特別災區。2003年9月,韓國政府通過追加預算法案,並向災民提供稅收減免,還撥出14000億韓元的援助金。這其中包括立即生效的1000億韓元搜救任務資金。氣旋過去後,許多居民批評政府及氣象機構沒有及時發布足夠警告,沿海地區疏散力度也有不足,導致大量人員遇難。大範圍的破壞和持續性的洪災共同影響導致交通狀況在颱風過去多天后依然得不到改善。受鐵道損毀影響,鐵道公司不得不暫時用客車來服務旅客。韓國各地發生多起山體滑坡,遊客被迫另覓通途。颱風過去3天后,大部分受損道路或高速公路已恢復通車。政府派出約3萬3000名大韓民國陸軍軍人協助救災,執行清理道路、向災民提供救災物品等工作。工作人員在24小時內就恢復了95%斷電用戶的供電。政府在釜山港新裝4台起重機,協助工作人員確保商品出口不會延誤。沉重的農業損失致使水果和蔬菜價格上漲,魚類和農產品出口價格平均漲幅達9.2%。受風暴及此前政府限制生產的共同影響,韓國水稻收成創下23年來新低。政府為救助農民而加大農產品購買量,三家由政府運作的銀行向風暴期間受災的企業提供低息貸款。受積水經久不散的影響,韓國南部爆發結膜炎疫情。為防止更大範圍傳染,韓國國家衛生研究所派出上千名工作人員前往災區控制疫情。出於對風暴破壞影響出口的擔憂,韓國證券交易所跌幅達1.8%。
韓國電力公社決定對那些失去家園的居民免收2003年9月電費,還把失去供電的居民和企業電費減半。面對大範圍地區汽車損毀的情況,韓國政府同意保險公司提高汽車保險費用。此外,有34家公司因風暴臨時關閉,由此導致的減產和混亂估計使韓國2003年的經濟成長率減少了0.5個百分點。韓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5年間的新低,這場颱風造成的破壞及對國家經濟的不利影響正是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面對兩年間颱風“鹿莎”和“鳴蟬”先後來襲的情況,韓國政府開始著手制定災害管理和減災方案。在風暴同2003年大邱捷運縱火案的共同影響下,政府於2004年3月通過《應急和安全管理基本法》,行之有效地建立起全國性的應急管理體系。風暴期間受損的龜浦大橋直到2007年才修復。
雖然韓國政府並未請求國際社會援助,但還是有多個國家主動伸出援手。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5日致電韓國總理高建,對韓國南部地區遭受強颱風的猛烈襲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表示慰問。溫家寶在慰問電中說:“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向貴國政府和受災地區人民致以誠摯的慰問,對罹難者及其家屬表示深切的哀悼和慰問。”颱風過去數天后,美國國際開發署向韓國紅十字會贈送5萬美元。此後,日本政府也向韓國贈送價格950萬日元的救災物資,其中包括睡墊、發電機和盛水容器。韓國紅十字會通過700名志願者和200名工作人員,向8190戶居民分發食品和毛毯,地方官員則提供了5500餘頓膳食。糧食救濟饑民國際協會的工作人員在馬山市向風暴災民送去食品和衣物。

中國

  • 整體情況
據中央氣象台2003年9月9日下午18時發布的颱風訊息,熱帶風暴“鳴蟬”於9月9日凌晨加強為颱風,預計颱風中心將向西北方向移動,逐漸向東海東南部海面靠近。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洋面將有11到12級大風,需要過往船隻注意安全。
據中央氣象台高級工程師錢傳海介紹,颱風“鳴蟬”的中心10日17時位於北緯24.1度,東經126.3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預計,颱風中心將以每小時10至15千米的速度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11日早晨將進入東海東南部海面,然後在東海中部海面轉向偏北方向移動。錢傳海介紹,10日晚上到11日白天,台灣以東洋面、台灣海峽、台灣東部沿海、東海、浙江東部沿海的風力將逐漸加大到7至10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面將有11至12級大風,而且浙江東部將有大雨或暴雨。
據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李延香介紹,受“鳴蟬”影響,11日到12日,台灣以東洋面、台灣東部及北部沿海、台灣海峽、東海、浙江東部沿海、長江口區、江蘇中部沿海、黃海中南部海面的風力將有7至10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面將有11至12級大風;浙江東部將有大雨或暴雨。由於這個颱風強度強,範圍大,在東海海面移動的時間長,而且在它沿東海北上的過程中正值天文大潮期,因此,將給浙江東部沿海和長江口區帶來狂風巨浪,過往船隻需及早做好防範工作。
據中央氣象台12日10時發布的颱風訊息,受“鳴蟬”影響,12日白天到夜間,東海大部、黃海南部和東部預計有7至10級大風,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面的風力可達11至12級。預計浙江東部沿海和長江口區仍將有6至9級大風,山東半島的風力也將逐漸加大到6到7級。
  • 浙江省
據氣象專家2003年9月9日分析,受颱風“鳴蟬”和冷空氣的影響,浙江全省各地的高溫天氣將基本結束。
據浙江省氣象台分析,颱風“鳴蟬”將於11日、12日對浙江產生影響。預報指出“鳴蟬”將在11日左右進入浙江省海域,屆時浙江省中部、南部沿海海面將出現7至9級大風,12日增強至9至11級,並伴有大雨,局部暴雨。由於此時正值大潮汛期間,省氣象台提醒出海船舶和各有關方面及時做好防台工作。由於受颱風“鳴蟬”的外圍影響,11日中秋節浙江省絕大多數地區以多雲天氣為主,屆時月亮更多地會在雲層中時隱時現,可讓人們體味到月朦朧的意境。11日傍晚到12日上午,14號颱風“鳴蟬”外圍將影響寧波。據衛星雲圖分析,“鳴蟬”將和寧波擦肩而過,但寧波市還是會有一次20~40毫米的降水過程,局部地區降水可達50~100毫米,沿海海面將有9~11級大風,沿海地區、內陸地區風力相對減弱,大致在5~9級。當時,颱風中心位於北緯24度,東經126度左右,在寧波東南不到800千米的海面上空,中心氣壓920百帕,近中心最高風力12級以上,並以每小時10~15千米的速度朝西北方向移動。防汛辦專家預計,“鳴蟬”非常可能在東經125度左右轉向北上,進入東海海域。
10日下午,針對本次颱風,浙江省副省長章猛進及省防汛防旱指揮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布置了相應防台工作。寧波市防汛防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李景才說:“由於適逢中秋大潮汛和颱風的共同影響,預計10日晚到11日白天,寧波市沿海潮位將上升50~80厘米,部分岸段將接近或略超警戒水位。同時由於近期乾旱,沿海部分海塘堤岸將受到高潮位的考驗。”據了解,“鳴蟬”到來時杭州灣區域海浪高度將在2米以上,當時杭州灣大橋正處於施工階段,大橋建設部門根據防汛部門的通知也已作好了防禦準備,從而保證施工安全。
“鳴蟬”的到來,使寧波東南角的象山成為防台前沿陣地。象山防汛防旱指揮辦公室史偉聖告訴記者:“當時象山已啟動了防台預案,及時向漁民、養殖戶、沿海工礦企業通報颱風信息,防止人員傷亡。同時已組織人員對沿海沿江海塘、江塘、閘門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查。對於沿海村莊中的危房,我們進行了排查,並已安排了老幹部活動中心作為危房居民的暫時庇護所。當時北侖、象山等地乾旱嚴重,不少海島需要船隻運送淡水維持日常需要。當颱風外圍到達後,如果海面風力在7、8級的話,所有船隻,包括運水船隻都將禁止出海,當時各島已儲備了一定物資以備不時之需。”象山縣石浦鎮延昌林雙泳說:“我們已經在喝處理過的海水了,味道是鹹鹹的,要是颱風和寧波打個擦邊球,既不影響生活又能帶來雨水就太好了,我們都很盼望。”鑒於此前颱風杜鵑在廣東省肆虐,人員傷亡多由高樓廣告牌被風颳落的現象,寧波市城管部門將在“鳴蟬”到來前,積極作好廣告牌和市區樹木的檢查防護工作,以保證市民的生活和出行的安全。
隨著“鳴蟬”對浙江省的影響逐漸加強,受其影響,當時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設於9月11日暫停,這是該工程自2003年6月8日奠基以來第一次緊急啟動應急預案。此外,浙江的舟山、寧波、台州、溫州等沿海各地也是全面布控嚴陣以待戰颱風。寧波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稱,在正常情況下,杭州灣跨海大橋一帶的潮位不高,但由於中秋大潮和颱風的影響,颱風影響期間風浪都很大。據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海洋預報台監測,“鳴蟬”中心浪高10米,外海浪高6~8米,沿海一帶浪高3~5米。靠近杭州灣跨海大橋一帶的鎮海站的監測結果表明,由於氣壓、風力和海浪的影響,天文潮達到4.8米。這對跨海大橋的建設會造成一些影響,比如材料的運輸等。
“鳴蟬”來襲,沿海各地全面布控嚴陣以待。舟山在建的1條標準海塘和15條非標準海塘作堤頭、坡面加固;10萬條草袋、麻袋已到達指定位置;全市所有非休漁出海船隻都已接到了回港通知,陸續返航,就近進入安全錨地避風。寧波各縣(市、區)組織人員對沿海沿江海塘、江塘、閘門進行一次全面檢查,落實安全防範措施;做好沿海船隻的避風工作,確保人民生命安全。一旦颱風來襲,漁民、沿海工地、廠礦企業等有關單位隨時準備撤離;1000噸及以下的小船於10日進入甬江寧波港避風,隨著颱風中心的日益臨近,剩下的約5000多艘船舶於11日進寧波港避風。台州溫嶺市已有近百艘船隻回港避風;玉環縣各鄉鎮抗台人員已全部落實到位,實行晝夜值班巡邏制度;三門縣組織農業、水利、漁業等部門對全縣40千米未建標壩的一線低矮海塘和部分山塘水庫進行“地毯式”檢查;溫州瑞安、平陽、蒼南、洞頭等地已經通知沿海運輸船隻進港避風,並對在港的漁輪做好安全維繫,防止碰撞,保證船舶安全。重點建設工程洞頭半島工程指揮部安排值班人員日夜值班,加強了工程物資管理和施工場地現場管理。
  • 上海市
據上海中心氣象台分析,颱風“鳴蟬”將從上海東面掠過,但不會正面“衝擊”上海。受其影響,上海市未來幾天將颳起6~7級大風,最高氣溫也將下降至30攝氏度以下。颱風中心預計於11日上午進入東海,然後逐漸轉向,沿著東經124~126度北上,將於12日在上海海岸線以東大約300~400千米海面掠過北上。受其外圍環流影響,上海市將有陣雨,從11日晚到12日起風力將增強至6~7級,長江口及東部沿江沿海地區有7~9級東北大風。氣象專家指出颱風“鳴蟬”強度強、範圍大,在它沿東海北上過程中又正值天文大潮期,有利於增水現象出現,有關部門應注意及早防範。
另外,受“鳴蟬”影響,原定於12日中午12時開園的上海嘉年華秋季版推遲開園。
  • 台灣省
受“鳴蟬”外圍環流影響,台灣省多地產生強降水,其中宜蘭縣的降水量最高,達227.5毫米。降水在緩解當地旱情的同時也補充了乾旱已久的水庫的庫存。

朝鮮

“鳴蟬”在朝鮮產生約186毫米的降水量,但更具體的影響因當地信息審核機制等原因無法進一步得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