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表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其中“科羅旺”是高棉提供的10個名字之一,意為一種樹。
發展過程
2020年12月18日凌晨,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將菲律賓
棉蘭老島以東的
低壓區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其當地名稱“維奇”(Vicky)。據菲律賓國家氣象局發布的訊息,“維奇”於當日14時左右在菲律賓南部
東達沃省巴岡阿市(Baganga,Davao Oriental)登入,隨後自東向西橫穿棉蘭老島。當日23時許,中央氣象台亦將其認定為熱帶低壓。
2020年第23號颱風“科羅旺”路徑圖12月19日晚間,該熱帶低壓從
蘇祿海西行移入南海海面。只洪促
12月20日15時許,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其國際編號2023,並將其命名為科羅旺。當日17時許,中央氣象台亦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12月21日9時許,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當日14時許,中央氣象台亦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當日17時,中央氣象台對其停止編號。隨後,科羅旺以熱帶擾動級別移入泰國灣,並再度加強為熱帶低壓。臨近馬來半島時,加強為熱帶風暴,但日本氣象廳沒有注意到。科羅旺隨後移入印度洋並消散。
預報預警
中央部委
中央氣象台:2020年危囑祝主12月20日18時發布颱風藍色預警,12月21日18時解除颱風藍色預警。
海南
三沙市氣象台:12月19日11時16分發布南沙颱風藍色預警信號,12月20日9時12分變更南沙颱風藍色預警信號為颱風黃色預警信號,12月21日16時42分變更南沙台糊承凳風黃色預警信號為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颱風影響
菲律賓
據菲律賓媒體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9日訊息,在菲律賓中部
萊特省馬哈普拉格市(Mahaplag,Leyte),熱帶低壓“維奇”(Vicky)潤淋帶來的強降雨引發洪水和山體滑坡,已致至少2人死亡。菲律賓救援部門表示喇迎紋,搜救工作仍在持續進行中,同時,相關部門也正在對洪水和山體滑坡進行監測。
此外,報告中還稱,“科羅旺”使36030人受到影響,其中
南蘇里高省、
北蘇里高省、金達沃省和
東達沃省等省份受影響最為嚴重。
中米沙鄢地區和
卡拉加地區有88棟房屋被損毀。卡拉加地區、
比科爾地區等發櫃櫃獄生了洪水和山體滑坡,造成基礎設施方面的損失達1.104億比索(約1500萬元人民幣)。
中國
受颱風“科羅旺”和冷空氣共同影響,12月19日08時~12月21日06時,海南省三沙市南沙各島礁普降大暴雨,最大為
東門礁(243.4毫米);最大陣風出現在西沙
北礁10級(24.9米/秒)府祖局循。
此外,報告中還稱,“科羅旺”使36030人受到影響,其中
南蘇里高省、
北蘇里高省、金達沃省和
東達沃省等省份受影響最為嚴重。
中米沙鄢地區和
卡拉加地區有88棟房屋被損毀。卡拉加地區、
比科爾地區等發生了洪水和山體滑坡,造成基礎設施方面的損失達1.104億比索(約1500萬元人民幣)。
中國
受颱風“科羅旺”和冷空氣共同影響,12月19日08時~12月21日06時,海南省三沙市南沙各島礁普降大暴雨,最大為
東門礁(243.4毫米);最大陣風出現在西沙
北礁10級(24.9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