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畫眉

颱風畫眉

熱帶風暴畫眉(英語:Tropical Storm Vamei,國際編號:012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32W)為2001年太平洋颱風季第二十六個被命名的風暴。“畫眉”一名由澳門提供,是指畫眉鳥,是一種擅唱的鳥類,眼邊捆著白色羽毛,是澳門人喜愛飼養的雀鳥。由於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定是一級颱風,故有時稱為颱風畫眉。

由於畫眉所創下的紀錄,這個名字已於2004年1月1日起從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名字中永久退役,由“琵琶”所取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熱帶風暴畫眉
  • 外文名:Tropical Storm Vamei
  • 形成日期:2001年12月26日
  • 消散日期:2002年1月1日
  • 最低氣壓:1006 hPa
  • 影響地區: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發展過程,災害影響,形成機制,颱風紀錄,

發展過程

(本段時間均以協調世界時(UTC)為準。)
一個熱帶擾動在2001年12月25日開始在新加坡以東的季風槽內發展,並於12月27日早上在新加坡東北偏東約75海里(約140公里)處發展成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當日上午3時直接把這個熱帶擾動升格為熱帶風暴32W。當時“畫眉”已發展出一個直徑約21海里(約39公里)的風眼。
日本氣象廳在上午6時把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畫眉”。然而當時美軍一艘從阿富汗返航的海軍船隻經過“畫眉”的風眼,並實地測得“畫眉”的中心風力高達75節,作為美國海軍屬下機構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即時把“畫眉”升格為颱風。
“畫眉”以時速約14公里向西移動,當晚在新加坡東北約60公里處的馬來亞半島南端登入,並在新加坡以北約30-40公里處掠過。隨後“畫眉”穿越馬六甲海峽,於12月28日再登入蘇門答臘。隨後“畫眉”被各大氣象機構降格為低壓區。
然而“畫眉”並沒有在陸上消散,它穿越蘇門答臘島,並在12月29日進入北印度洋的孟加拉灣,其後重新發展。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12月30日晚上把這個低壓區升格為熱帶氣旋05B,並在12月31日把它升格至相當於熱帶風暴的強度,但不久05B減弱,最終在當日晚上減弱為一個低壓區,並在2002年1月1日完全消散。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2001年的熱帶氣旋年報取消了05B,指它是32W重新發展而成,所以當作同一個熱帶氣旋計算。

災害影響

由於“畫眉”強度不高,所帶來的破壞相對輕微。但因赤道地方過往從未有熱帶氣旋直接吹襲當地一帶,當地人缺乏經驗來應對突如其來而且還是每小時風速達烈風程度的風暴。故“畫眉”對他們的影響仍是相當之大。
據當地媒體報導,“畫眉”穿越馬來亞半島期間,新加坡出現天降冰晶片的反常現象,可能是冰雹。“畫眉”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帶來強風和大雨,當地有樹木倒塌,道路出現水浸,導致交通受阻。另外有部分火車延誤,飛機要延遲降落或轉飛其他機場。

形成機制

“畫眉”在北緯1.5度形成,距離赤道約160公里,打破了1956年颱風莎拉(Sarah)的北緯2.2度紀錄。然而這個紀錄於2004年再被氣旋阿耆尼打破。
“畫眉”在孟加拉灣重新發展“畫眉”在孟加拉灣重新發展
形成熱帶氣旋的條件需要有足夠的地轉偏移力(科氏力),一般需要離開赤道超過三至五個緯度,但“畫眉”能夠在北緯1.5度處形成,可謂絕無僅有。
台灣大學大氣系教授郭鴻基、文化大學大氣系教授劉清煌和美國海軍研究院氣象系教授張智北合作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當時一股強烈的東北季風到達該區,受地型和科氏力轉弱的因素影響而出現偏轉,並沿著與新加坡以東的一個熱帶擾動旋轉,該區出現了強大的水平風切變,使得“畫眉”能在科氏力偏弱的環境下得到足夠的旋轉力,並得以迅速發展。

颱風紀錄

“畫眉”是有紀錄以來太平洋上最接近赤道形成的熱帶氣旋。
“畫眉”是有紀錄以來全球第二最接近赤道形成的熱帶氣旋。
“畫眉”是有紀錄以來首個吹襲新加坡和馬來亞半島南部的熱帶氣旋。
“畫眉”是橫跨2001至2002年度的熱帶氣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