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馬來(西)亞獨立50年,政壇風譎雲詭,而政權獨霸格局卻一成不變,族群政治喧囂不退,民主活力停滯不前,顯見政黨政治未上正軌。該書集合15名作者的專題論述,分別評析朝野政治的變化與僵化,探究主要政黨的政治路線與作為——或順風轉舵,或翻雲覆雨,或風雨不改,並從中剖析威權體制、種族政治、不公選制、恩庇政治等問題,讓讀者認識馬來西亞政黨政治中的盤根錯節,進而撥雲見日,探求貨真價實的自由民主政治。該書也收錄王國璋編寫的《各政黨基本資料》,精簡介紹二次戰後迄今各大小政黨的背景。
作品目錄
|
|
|
|
|
|
|
|
|
|
Leadership Crisis in UMNO: Mahathir - Abdullah Dispute——P.Ramasamy |
Change Requires Leadership——Nik Nazmi Nik Ahmad |
|
|
試析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的民主社會主義及其制約因素——向文華 |
|
從反對黨到執政黨—砂拉越人民聯合黨的蛻變——田英成 |
|
|
|
|
附錄:二次戰後迄今馬來(西)亞各政黨基本資料——孫和聲 |
創作背景
馬來(西)亞近50多年的政治歷程,可說是風雲激盪,諸如1948—1960年的緊急狀態,1951年拿督翁拋棄
巫統,1950年代的爭取獨立與制憲爭議,1950和60年代的左派鬥爭與被鎮壓,1963年
馬來西亞聯邦組成,1965年新加坡“被逐”,1969年的513事件,1970年代發起的新經濟政策,1983年的憲政危機,1985年的沙巴危機,1987年的巫統分裂與“
茅草行動”,1988年的司法危機,1989年反陣形成,1998年的安華事件與“烈火莫熄”,1999年替陣崛起,1999—2001年的訴求風雨等。這些事件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特別是對於馬來西亞的政黨政治。
政治制衡體系頹壞,巫統以黨治國,其在朝盟黨“依附苟安”,而在野大黨“各走偏鋒”甚至似乎苟安一隅,以致執政黨在權力膨脹且長期獨攬下而日趨腐化,顯然就是主因。該如何制衡為所欲為的獨大權力,建立真正的法治與善治,以撥亂反正,與每個國民的切身利益、後代福祉息息相關。
在此背景下,該書的作者從多元的視角探析馬來西亞政黨政治的特徵,以期提供較有系統的參考。
作品思想
在該書中,王國璋的開篇文章巨觀地概論馬來西亞政黨政治格局,同時評述早期聯盟時期的所謂“中道政治”已淪為“假中道”,且結構性因素所孕育的保守惰性、既得利益者之濫權頑守、513夢魘在少數族群心中烙下的政治陰影等,都共同維繫了“假中道”的長存。對於反對黨聯合陣線,作者認為,或許各反對黨在人權民主等課題上尋求共識,方為踏實之舉。
從程式民主的角度而言,選舉可說是民主的本質,而公平、公開、自由及定期的選舉制度更是衡量一國民主程度的基準。可是馬來西亞選舉制度弊病叢生,亟須全面檢討匡正,正如張景雲所討論的《選舉制度改革》及《選舉委員會的獨立性》問題。1950年代初期,馬來亞曾設立委員會專門研究應採取何種選舉制度,並為此爭論一番。
時代的變化與執政聯盟的不當操控,使得現行制度顯然有必要改變。張景雲提出西北歐流行的“比例代表制”,而黃進發也提出“按比例混合議員制”。黃文認為,要終結巫統所控制的選舉型一黨制國家,“最根本的改革是改變選舉制度”。(馬來西亞第一任首相
東姑阿都拉曼在1978年的著作Viewpoints《觀點》里也說過,敦拉薩搞的國陣大收編策略,最終將導致馬來西亞變為一黨制國家。)黃文從各方面分析了獨大政黨所享有的各項選舉優勢,包括馬來西亞選舉型威權與獨大政黨(選舉型一黨制國家)崛起的成因,並列舉不少有關選區劃分、選舉操縱等有違自由與公平選舉的現象。此外,黃文也特彆強調改革選舉制度、恢復地方選舉及強化聯邦體制的縱向權力分立的重要性。由於身為既得利益者的執政聯盟不可能輕言改革,因此奉行公民社會理念及取得州政權的反對黨應身體力行,率先帶動改革(如恢復地方選舉),以期能發揮以點帶面的示範效應。
孫和聲及余福祺則評論國陣的政治操作方式,諸如收編政黨,且收編越多巫統地位越突出的現象。同時,余文也概括了國陣慣用的一些保權保位的手段,如各類壓制性法令與操控媒體等。
李萬千概述了在野黨歷年來所承受的不公平對待、國陣聯盟的暴力兼欺騙假民主的兩面性等。同時,作者也認為社陣、兩線制和替陣的失敗並非偶然。它不僅涉及許多結構性制約因素,如國家機關與惡法的鎮壓等,也涉及了反陣能否擺脫國陣的種族主義模式,進而促使廢除各類不民主的法令以創建全新格局。若否,即使巫統再出現大分裂或國陣繼續沉淪,改朝換代也是不可能的事。
孫和聲的《一黨獨大與馬來人本位政策》引介政治學裡的正當性概念,並指出巫統支配下的國陣偏重以功利性成果來鞏固其政權。可是,隨著民智的提升以及人權、民主、法治、善治等理念的普及化,巫統要持續政權,就得更重視非功利性的正當表現,如施政公平。
潘永強《族群政治的巨觀調控》一文中提及,族群政治都免不了得借製造外敵來加強內部凝聚,只不過,這種敵我二分法會受到一定的調控,以免危及巫統作為“真正兼唯一執政黨”的統治正當性。
拉瑪沙米(P.Ramasamy)與聶納茲米(Nik Nazmi)則分析了馬哈迪與阿都拉之間公開爭論的根本原因。拉瑪沙米認為,兩者間的爭論並非全然源自不同作風與政策,而是涉及爭奪實質權益和恩賜分配。聶納茲米則批評阿都拉新政權雷聲大雨點小,缺乏革新的決心,從而強調改革必須具備強有力的領導。
潘永強有關馬華公會的評析可說擊中要害:巫統有能力撤換不符其利益的馬華領袖。由於這慘痛的經歷,不論巫統內部紛擾如何關乎國家走向,馬華領導層的應對之策就是“不作為、不反應、不當出頭鳥”。另一方面,馬華組織“日益臃腫龐雜”,以致出現“有增長無發展”的內卷化現象。有位政治學者曾用從本土化到邊緣化來形容馬華公會的演變,看來,邊緣化的結果之一便是虛有其表內卷化。
回教黨與行動黨均是馬來西亞的老牌反對黨。回顧歷史,自1955年舉行聯邦選舉以來,回教黨便持續取得頗可觀的選票,其勢力不容忽視。它提出回教國主張,並與巫統競爭相推動回教化,備受各方關注。因此,劉鎮東為文分析回教黨近年意圖走中間路線、淡化回教色彩、打造新形象所面對的制約,及一批“背景多元的少壯領袖”在2005年中選黨高職背後的意義。
該書也摘錄了中國學者向文華的一篇有關民主行動黨的長文。向文華從社會民主主義的角度評述該黨的政治理念、發展軌跡及其面對的制約因素,並認為,儘管行動黨自稱走多元種族路線,但在實踐中主要是維護華人利益,實際上是個華族政黨,“如何突破華族政黨形象獲取多種族的支持,是民主行動黨發展的瓶頸”。提到中產階級對民主化的作用,該文認為馬來西亞的中產階級主要支持國陣政府。也有學者認為從長遠來看,中產階級有其積極作用。
黃進發的《公正黨的潛能與出路》一文同時論及朝野政黨間的利害關係,或許會讓讀者對政黨間的消長/依存關係有所啟發。
大體上而言,東馬與西馬間似乎存在著一種中心—邊陲的關係,而西馬人一般對東馬了解不深。本合集邀得陳泓繳與田英成兩人分別撰寫
沙巴與
砂拉越的政黨政治。陳文簡要精當地為讀者勾勒出沙巴政黨政治的概貌,不失為一篇便利參考。他評述巫統在沙巴的動向,尤其是以回教徒對非回教徒(而不是馬來人對非馬來人)的兩分法來擴大收編對象,其方略確是發人深省。拿督翁曾試圖把“巫人統一機構”轉型為“馬來亞人統一機構”卻失敗,沙巴的巫統倒反而有可能基於策略性考慮而以宗教取代種族認同。對於砂拉越人聯黨,田英成有段話語頗能引起西馬華人或華基政黨共鳴:“州內閣似乎已一黨專政,政府施行的政策愈來愈背離人民的利益,這將直接衝擊到人聯黨,使它不得不背負施政偏差的責任。”從這段段精彩概述,可見馬來西亞的威權體制不僅存在於西馬,也出現在遠隔重洋的砂拉越。
該書也邀請到朱齊英與方山分別為他們曾積極參與的勞工黨與共產黨撰文。兩黨都曾在馬來(西)亞政壇上氣貫長虹,在國家現代史上扮演要角。當權的殖民者與右翼族群政黨掌控了歷史詮釋霸權,在這處境下,讓前黨幹部表達“我方的歷史”——尤其是飽受執政當局鎮壓的一面,自有其特殊意義。何以馬來西亞族群政黨能壯大而階級政黨卻式微,是個值得深入探析的題目。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孫和聲,《東方日報》專欄作者,畢業於台灣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系。著有《華人文化述評》、《尷尬的馬來西亞經濟》等。
唐南發(Josh Hong),獲得倫敦都會大學(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文化研究學士學位和倫敦大學亞洲與非洲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國際政治碩士學位。曾在馬來西亞,泰國,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聯合國難民署工作超過13年,目前是馬來西亞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駐馬來西亞辦事處的國家項目協調員,定居吉隆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