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給人類帶來的貢獻和災害

“解落三秋葉,能開五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是唐人描寫風的一首謎語詩,每句都不乏氣候和物候的要素。

風是一種最常見的自然現象,也是人類最熟悉的天氣要素之一。春風和煦,風清月明,風是一種看不見的景致:“風如拔山怒”、“拔出千尺松”(陸游詩),風則是一種災害,地球上每年生成的風災有幾十次。其實,科學地說,作為空氣水平流動的風,是一種能量。據估算,地球表面大氣每年自然產生的風能是1670萬億度,相當於全球每年燒煤產生的能量的1000倍。

人類對自然風的利用,最早莫過於船帆了。《周易》載:“伏羲氏刳木為舟。”《物原》載:“伏羲始乘桴……夏禹作舵加以篷帆檣。”可見,在父系氏族社會,人們就已經發明了船和筏,到了夏禹時代,就開始使用帆。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字上,也曾多次出現帆的象形文字。到了1405~1430年,鄭和七下西洋所率的巨型船隊,不僅帆多檣眾,而且還善於利用季風規律,比哥倫布橫渡大西洋要早出半個多世紀。 古代人類利用風能的另一項成果是風車。中國、埃及、古巴比倫是風車的發源地。傳說公元前17世紀時,巴比倫國王曾打算製造能藉助風力的風車,灌溉富饒的美索布達米亞平原。公元前3世紀,埃及英雄亞利山大設計了一種四葉片臥軸式風車。在我國遼陽出土的東漢墓壁畫上,有許多風車的圖形,可見,至少在1700年前,我國便有了風車。至於歐洲的風車,則是由十字軍東征時(11世紀末至13世紀),由東方傳至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後來又傳到英國、荷蘭和德國。享有“風車王國”之稱的荷蘭,其使用風車的歷史並不太長。 風為古代文明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風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性工具。倘若地球上沒有風,水汽就無法輸送到大陸,陸地將很少有降水,久而久之,河川斷流,湖泊乾涸,地下水也會日益枯竭。與此同時,因為沒有風,高低緯度的熱量不能交換,熱帶地區將更加炎熱,寒冷地區也將愈趨寒冷。沒有了生命不可缺少的水,沒有了適宜的溫度環境,人類還能生存下去嗎? 當然,風也有發脾氣的時候,甚至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狂風捲起黃沙,吞沒農田,毀壞道路,影響人民生活,“沙塵暴”已成為春季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氣象災害。而南方地區的夏秋季節,則常常會受到颱風的影響,受害最明顯的當屬沿海地區。挾有巨大能量的颱風,確有排山倒海之氣勢,令人心驚膽顫;伴隨颱風的強降水、強對流(如雷暴、冰雹),常常讓過境地區遭受滅頂之災。不過,隨著人工影響天氣水平的日益提高,總有一天,人類會讓風成為“乖孩子”,使之只能做好事,不會做壞事,為人類的文明再立新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