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又名“紙鳶”。相傳春秋時公輸般作木鳶以窺宋城,後來又用紙代木,稱為“紙鳶”。五代時又在紙鳶上系竹哨,聲如箏鳴,因此稱“風箏”。式樣繁多,有禽鳥蟲魚等。
1980年5月10日中國郵政發行第一組《風箏》特種郵票,全套4枚,圖案分別為“雛燕”、“瘦燕”、“半瘦燕”和“比翼燕”。圖案選自曹雪芹的《南鷂北鳶考工志》。
1987年4月1日發行第二組《風箏》特種郵票,全套4枚,圖案分別為“鷹”、“龍頭蜈蚣”、“八卦”和“鳳凰”。這套郵票是為山東濰坊國際風箏節而發行的。
1963年6月1日發行的《兒童》特種郵票,其中第12枚“春天來了”,圖案是一名拿著燕子風箏的兒童,這是中國郵票中最早出現的風箏;2010年4月5日發行的《清明節》特種郵票第二枚“踏青”,圖案是幾名兒童在野外放風箏。
中國澳門1996年發行了一套4枚風箏郵票,同時發行小型張1枚。中國香港1998年也發行過風箏郵票,全套4枚,同時發行小全張1枚;中國台灣也在2001年7月發行了一套風箏郵票,全套4枚橫連印。郵票中的風箏分別採用了龍、鳳、虎、魚的造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箏
- 外文名:Kite
- 分類:郵票
- 發行部門:中國郵政局、澳門、香港、台灣
- 年代:1980年5月10日
- .:1987年4月1日
- 澳門:1996年
- 香港:1998年
- 台灣:2001年7月
第一組
基本信息
- 8分 雛燕 1500萬枚
- 8分 瘦燕 1500萬枚
- 8分 半瘦燕 1500萬枚
- 70分 比翼燕 100萬枚
藝術賞析
第二組
基本信息
藝術賞析
票面賞析
澳門郵票
中國澳門曾於1996年發行了一套4枚風箏郵票,同時發行小型張1枚。4枚郵票印成四方聯形式,分別為蜻蜓、貓頭鷹、蝴蝶和雛燕風箏,小型張主圖是龍頭蜈蚣風箏。 |
香港郵票
中國香港1998年也發行過風箏郵票,全套4枚,分別是蜻蜓、龍頭蜈蚣和2枚蝴蝶風箏,同時發行小全張1枚。 |
台灣郵票
中國台灣也在2001年7月發行了一套風箏郵票,全套4枚橫連印。郵票中的風箏分別採用了龍、鳳、虎、魚的造型。 |
相關郵票
1963年6月1日發行的《兒童》特種郵票,其中第12枚“春天來了”,圖案是一名拿著燕子風箏的兒童,這是中國郵票中最早出現的風箏。 | |
2010年4月5日發行的《清明節》特種郵票第二枚“踏青”,圖案是幾名兒童在野外放風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