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堆浸提取稀土過程動力學

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堆浸提取稀土過程動力學

《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堆浸提取稀土過程動力學》是依託武漢工程大學,由池汝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堆浸提取稀土過程動力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池汝安
  • 依託單位:武漢工程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是我國特有的礦產資源,其開發利用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於礦山成礦原因的差別,約40%左右的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不能採用原地浸出工藝,而必須採用堆浸工藝進行開採。然而目前堆浸工藝基礎研究不夠,關於堆浸的浸出動力學和水動力學研究很少,無法指導堆浸工藝的生產實踐,造成了堆浸工藝稀土回收率偏低,從而限制了堆浸工藝的推廣。為此,本項目針對不適合於採用原地浸出工藝開採的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利用微觀滲透擴散模型和巨觀滲流模型,研究堆浸過程的滲流機理;通過對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堆浸過程動力學和水力學研究,建立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堆浸動力學模型和水動力學模型;探討影響堆浸工藝的關鍵因素,創立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堆浸的評價體系,最佳化堆浸工藝,達到高效浸取稀土。為開發巨型堆堆浸提供理論基礎,為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稀土的高效回收提供理論依據,豐富稀土濕法冶金和稀土元素化學理論。

結題摘要

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的高效開發利用一直是研究熱點。因成礦原因的差別,約40%左右的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不能採用原地浸出工藝,而必須採用堆浸工藝進行開採。然而目前堆浸工藝基礎研究不夠,關於堆浸的浸出動力學和水動力學研究很少,無法指導堆浸工藝的生產實踐,造成了堆浸工藝稀土回收率偏低,從而限制了堆浸工藝的推廣。為此,本項目以廣東大浦五豐稀土礦為研究礦點,研究其礦床礦石特性,利用微觀滲透擴散模型和巨觀滲流模型,研究堆浸過程的滲流機理、稀土礦堆浸動力學、水力學和浸出傳質效率,最佳化堆浸工藝,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稀土礦床礦石特性研究發現,礦區內礦床平均厚度6.89 m,平均品位0.093%;礦石的礦物組成主要為黏土(20-70%)、鉀長石(5-53%)、石英(20-26%)及少量黑雲母(3%),微量礦物有磁鐵礦(2%)等;含輕稀土54.24~86.34%,為輕稀土配分型稀土礦;礦石含SiO2最多為70.52%,其次是Al2O3為16.61%,其餘礦物含量較少。 考察了各浸取因素對稀土浸出的影響,發現適度增大浸取劑濃度或浸取溫度均能提高稀土的浸出率和浸取傳質效率。三種銨鹽浸取稀土的傳質效率大小為硫酸銨<氯化銨<硝酸銨,說明稀土與陰離子之間的螯合能力為SO4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