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顱骨:頭部骨骼,由22塊不同形狀、大小的骨頭組成。顱蓋骨由8塊扁平的盤狀骨組成,能保護大腦。其中有些組成臉部骨骼。其餘14塊,包括下頜骨(參見“頜”[jaw]),組成臉部:下頜骨是顱骨中惟一能活動的骨,餘下的由被稱為骨縫的不可動關節連線而成。許多小孔穿透顱骨供血管和神經出入腦部。顱骨基部的枕骨大孔是這些孔中最大的,脊髓經此而過。
又稱頭骨,人和脊椎動物頭部的骨架。人的顱骨由23塊骨組成,能支持和保護腦等重要器官。除下頜骨和舌骨外,各骨之間都借縫或軟骨相連,屬不活動的連結。顱骨可分為腦顱骨和面顱骨,前者圍成顱腔,後者構成眼眶、鼻腔和口腔的骨性支架,腦顱骨共有8塊;包括前部1塊額骨,後方1塊枕骨,上方2塊頂骨,兩側各有1塊顳骨,顱底前部中央的1塊篩骨和顱底中部的1塊蝶骨。面顱由15塊骨組成:口腔上方,左右各有1塊上頜骨,上內側有1對鼻骨,後方有1對淚骨,外上方有1對高起的顴骨,後方接1對齶骨。內側有1對伸入鼻腔的下鼻甲骨,鼻腔正中的骨板是犁骨。下頜骨是構成關節而能活動的顱骨。另外,還有游離的骨塊即舌骨。
亦稱頭骨。是人體頭部的骨質支架,位於脊柱的上方,由許多骨塊所組成,具有保護和支持作用。顱骨可分為腦顱和面顱兩部分,腦顱包繞著腦,有八塊骨組成;單數者有額骨、篩骨、蝶骨、枕骨;雙數者有頂骨和顳骨。枕骨當中有一孔,稱枕骨大孔,脊髓由此通出。面顱構成面部的基礎,共十四塊,其中單數者有犁骨和下頜骨,雙數者有鼻骨、
上頜骨、
齶骨、顴骨、淚骨及下鼻甲骨,此外尚包括六塊聽骨及一塊舌骨,形成眶腔、鼻腔和口腔的骨性基礎,
下頜骨是能動的骨塊,參與咀嚼運動。
整個顱骨可區分為五個面觀察:即頂面觀、底面觀(顱底內面及顱底外面觀)、側面觀、額觀及枕觀。顱頂上面有三條縫,即矢狀縫、冠狀縫和人字縫,是組成顱頂各骨的分界線。在新生兒的顱骨未發育完全,冠狀縫和矢狀縫相交的地方有呈四角形的前囟,矢狀縫與人字縫相交的地有呈三角形的後囟。
顱骨側面觀:即從左右顱側面觀察顱骨。主要包括鼻前棘、翼區以及鼻根點凹陷等觀察項目。鼻前棘的發達程度與鼻骨高度有密切關係,根據人類學家白洛嘉的觀察分類,鼻前棘的突出程度可分為五級:①不顯;②稍顯;③中等;④顯著;⑤特顯。翼區觀察主要是指對蝶骨大翼、頂骨、顳骨和額骨交界區域的觀察,其主要類型:①頂蝶式;②額顳式;③點式。此外,還有一種特殊形式即翼上骨式、在額骨、頂骨、蝶骨、顳骨四骨間出現一塊至十多塊獨立小骨。分單翼上骨型、雙翼上骨型和多翼上骨型三種。鼻根點凹陷可根據凹陷程度分為五級:第五級僅為猿人階段的人類所有。此外,從顱側面還可以觀察頂結節與乳突的位置關係,可分為三種類型:頂結節位於乳突前方或在同一垂直線上或位於乳突後方。
二、解剖結構
顱骨的側面由額骨、頂骨、顳骨、枕骨、顴骨、上頜骨、蝶骨和下頜骨組成
額骨位於顱骨側面的前部,通過冠狀縫與頂骨相鄰,左右兩塊頂骨相連於矢狀縫,構成腦顱骨的外壁和頂壁,頂骨和枕骨相連於人字縫。顱骨的側面可見到的結構包括枕鱗、顳骨的鱗部、鼓部、乳突、莖突和顴突、蝶骨大翼、下頜支、外耳門、顳窩、顳下窩和翼齶窩等。
下頜支的上端有前後兩個突起,前者為冠突,後者為髁突,髁突的上端膨大,稱下頜頭。下頜頭與顳骨上方的下頜窩和關節結節形成下頜關節,下頜骨是通過關節形式與其他骨塊相連的顱骨。
顳窩起自額骨和顴骨相連處,彎向上後,經額骨和頂骨再轉向前下,在乳突前方與乳突上嵴相連續,其上界為顳線,下界為顴弓的假想平面。顳窩的前下部有額骨、頂骨、顳骨、蝶骨四骨交匯形成H縫,稱為翼點。該處骨質薄弱,其內面有腦膜中動脈的前支通過,受傷時容易傷及腦膜中動脈而致顱內血腫。
顴弓下方的骨性凹陷為顳下窩,該窩上壁由蝶骨大翼和部分顳鱗組成,蝶骨大翼下面的後部有卵圓孔和棘孔,該兩孔與顱中窩相通;前壁由上頜骨體和顴骨後部組成;內壁為蝶骨的翼突;外側壁為顴弓和下頜支。
翼齶窩位於眼眶後下方,為上頜骨體、蝶骨翼突和齶骨垂直板之間的空隙。翼齶窩向前經眶下裂與眼眶相通;向後經圓孔與顱中窩相通;向內經蝶齶孔通鼻腔;向外經翼上頜裂通顳下窩;向下經齶大管出齶大孔、齶下孔與口腔相通。
顱骨側面可見顳窩。顳窩的後下方為外耳門,外耳門後方為乳突,前方為顳下頜關節。顳窩上方以弓形的顳線為界。顳窩底由四塊骨組成。四塊骨結合處形成“H”形的縫。此“H”形的前上部為額骨;前下部為蝶骨;後上部為頂骨,後下部為顳骨。額、蝶、頂顳骨相接處為翼點,翼點是顱內腦膜中動脈通過處的外部標誌。此處骨折撞傷,增加腦膜中動脈受傷機會。
顱骨分腦顱和面顱兩部。前者即臨床上所指的顱骨,由成對的顳骨和頂骨,不成對的額骨、枕骨、蝶骨及篩骨的有關部分,借各骨之間的顱縫連線而成。其間的空腔稱顱腔,內藏腦。顱骨又分顱蓋及顱底兩部。據胚胎髮生來源,額骨、頂骨、顳骨鱗部、枕鱗上部、蝶骨甲及翼狀突內側板等為膜成骨,其餘均為軟骨成骨。顱蓋近似圓形屋頂,前方稍窄,表面光滑。構成此部諸骨扁平如板,稱骨板。較厚的骨板分三層,即由密質骨構成的外板及內板,和夾在這兩層之間的,由松質骨構成的板障。板障中有網狀的板狀靜脈分布,並借導血管與顱內靜脈竇和顱外的靜脈互相通連。顱底內面起伏不平,分前、中、後三個顱窩。除枕大孔外,有大小、寬窄不等的骨孔、裂縫和骨溝,為顱神經和血管行經或出入顱腔的通道。額竇、篩竇、蝶竇和中耳、內耳及乳突氣房均與顱底直接相鄰。
與顱骨相關的疾病
1、顱骨的骨肉瘤(osteosarcoma in skull)較罕見,占全身各部位骨肉瘤的不足2%,長骨骨肉瘤的影像學診斷已經多有論述,顱骨骨肉瘤因其發病率低,僅見個例報導。
文獻報導頭頸部骨肉瘤約占全身各部位的0.5%~2%,顱骨骨肉瘤更為少見,王忠誠等收集4059例顱腦腫瘤,顱骨成骨肉瘤僅有4例,占0.099%。顱面部骨肉瘤患者平均發病年齡26~40歲,較長骨骨肉瘤患者大10~20歲,原發於顱面部骨肉瘤無明顯性別差異。顱骨骨肉瘤多數為原發,少數可繼發於原有骨病變,包括成骨細胞瘤、骨軟骨瘤、骨巨細胞瘤、骨Paget病、骨纖維異常增殖症等,放療或化療可誘發骨肉瘤,視網膜母細胞瘤患者易發生骨肉瘤。本組原發4例,繼發於顱腦腫瘤放化療後3例。有以上顱腦腫瘤病史及放化療史的病人複查時出現異常軟組織,特別是伴相關骨質改變時,應考慮骨肉瘤可能。
2.組織病理學
骨肉瘤的病理診斷基本要素有兩點:惡性肉瘤性腫瘤細胞;由肉瘤細胞直接形成的腫瘤性骨樣組織。90%的骨肉瘤為普通型骨肉瘤,按產生基質的不同可以將普通型骨肉瘤分為骨母細胞性骨肉瘤、纖維母細胞性骨肉瘤、軟骨母細胞性骨肉瘤3種基本組織學類型以及從這3種基本類型衍生而來的8種亞型;其他的組織學類型包括純血管擴張性、小細胞性、骨膜骨肉瘤、骨旁骨肉瘤等,骨肉瘤預後與其組織學分型並無明確相關性。本組7例均為普通型骨肉瘤。對腫瘤性骨樣組織的識別是診斷的關鍵,原則上只要有灶性腫瘤性骨樣組織產生就可以診斷骨肉瘤,從本組病例組織學特點及原發性和放療後顱骨骨肉瘤的個例臨床病理觀察報導中可以看出,發生於顱骨的骨肉瘤較其他部位的骨肉瘤並無明確特殊的病理學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