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忠祠(地安門顯忠祠)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顯忠祠為僧祠,坐北朝南,現狀為前殿、享殿、配殿構成二進四合院建築。前殿三間,面闊12.6米,進深10.2米,大式硬山綠琉璃瓦項,上帶吻獸、垂獸,前後出廊,旋子彩畫。東西配房各五間,為灰筒瓦箍頭脊頂。二門前有一座碑亭,為六邊形攢尖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顯忠祠
  • 地理位置:地安門東大街47號
  • 著名景點:碑亭
  • 類型:僧祠
顯忠祠來歷,顯忠祠詳情,

顯忠祠來歷

位於地安門東大街47號。僧格林沁(1811—1865)姓博爾濟吉特,蒙古科爾沁左翼後旗人,科爾沁扎薩克郡王索特納木多布齊嗣子。道光五年(1825年)襲科爾沁郡王爵,鹹豐五年(1855年)晉封為親王。鹹豐八年(1858年)僧格林沁與大學土瑞麟在大沽口駐防,曾大力整頓海防,於九年6月擊敗“英法聯軍”。鹹豐十年(1860年),因抵禦“八國聯軍”失敗,被革王爵。同治四年(1865年),在山東追擊捻軍時,死於陣中。當其靈柩至京,同治帝同兩宮太后親臨祭奠。光緒年間,為他立專祠,在有清一代為難得之殊榮。

顯忠祠詳情

亭內碑朝南,螭首龜趺。碑身高4.5米,寬1.9米,厚0.5米,龜趺高l.1米,碑身與趺之間有長方形碑座,寬1.3米,厚0.56米,高0.5米。碑陽為滿文,碑陰無字,碑側雕龍,極雄偉。二門為磚門樓,面闊4.8米,進深2.9米,為綠琉璃瓦歇山頂。上帶吻獸、垂獸。享殿三間,為大式綠琉璃瓦歇山頂,上帶吻獸、垂獸,飾旋子彩畫,檐下有五踩重昂斗栱。前有月台三出陛。東西殿各三間,均為綠琉璃瓦硬山頂。東配殿南側有磚砌燎爐一座,正方形,每邊長2.83米,硬山灰筒瓦調大脊,有吻獸及垂獸,下帶方座。民國時,該詞改為懷幼國小,後更名為進步國小,今為寬街國小。該祠原周圍繞以磚牆,上塗紅堊。現在原祠大門、二門及碑亭、燎爐均已拆除,前殿前後廊均推出,享殿及東西配殿尚存,享殿前月台由於院內不斷加高業已墊平。碑亭已拆除,石碑已於1984年運往五塔寺石刻博物館內。享殿左右兩側修了仿古建的隔斷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