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州,隋唐行政區劃。隋開皇五年(公元585年)改淮州為顯州,大業三年(607年),改顯州為淮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淮安郡復為顯州,貞觀九年(635年),改顯州為唐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顯州
- 行政區類別:州
- 所屬地區:山南東道(唐)
- 下轄地區:比陽、桐柏等
- 政府駐地:比陽
- 地理位置:今河南省泌陽縣、桐柏縣一帶
- 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
- 著名景點:桐柏山
顯州,隋唐行政區劃。隋開皇五年(公元585年)改淮州為顯州,大業三年(607年),改顯州為淮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淮安郡復為顯州,貞觀九年(635年),改顯州為唐州。
顯州,隋唐行政區劃。隋開皇五年(公元585年)改淮州為顯州,大業三年(607年),改顯州為淮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淮安郡復為顯州,貞觀九年(635年),改顯...
顯州,是遼世宗為奉護顯陵而設。在今遼寧北鎮一帶。...... 遼在今遼寧北鎮一帶置顯州,治奉先(今北鎮西南)。金升廣寧府。顯州是遼世宗為奉護顯陵而設。顯...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淮安郡為顯州,置顯州總管,轄顯州、北灃、純三州,顯州領比陽、平氏、顯岡、慈丘四縣。貞觀九年(公元635年),改顯州為唐州。...
遼代的九位皇帝有三位葬於閭山,為保護陵寢,置顯州,屬中京道,州下又設三州三縣(奉先、山東、歸義三縣)。金滅遼以後,在政權機構設定上是路、府、州、縣四級...
貞觀九年(635年),改顯州為唐州。武則天長壽二年(693年),象河關建清真寺。開元十年(722年),遷徙河曲六州胡人萬餘至唐州落戶。同年夏,大水。天寶元年(742...
廣寧衛,治所為今天遼寧省北鎮市。金天會元年(1123年)升遼顯州為廣寧府,府址在今廣寧鎮,下設閭陽、望平、廣寧、鐘秀4縣。至明代,廣寧成為明朝在東北最高的...
斡魯古等攻顯州,知東京事完顏斡論以兵來會,即以兵三千先渡遼水,得降戶千餘,遂薄顯州。郭藥師乘夜來襲,斡論擊走之。斡魯古等遂與捏里等戰於蒺藜山,大敗...
隋開皇五年(公元585年)改淮州為顯州,隋大業三年(607年),改顯州為淮安郡,郡治所比陽(今河南泌陽),下轄比陽、顯岡、慈丘、真昌(今社旗陌陂一帶)、平氏、...
田瓚,隋末唐朝人物,武德三年(620年)六月,田瓚殺楊士林投奔王世充,王世充拜他為顯州總管。九月,田瓚率領所屬二十五州降唐。...
北鎮鼓樓位於北鎮市城內中心地帶的鐘樓前,原為遼代顯州城南門,是明萬曆八年(1580年)明神宗朱翊鈞為表彰遼東大將李成梁的功績,命遼東巡撫周詠等人修建的。...
主要論文有;《渤海多人葬》、《試談渤海度量衡》、《渤海顯州之布、沃州之綿辨析》等80餘篇(其中國外發表的11篇。長期從事兼搞科研、效果顯著,著有《渤海史...
鼓樓位於城內南北大街中部,金代廣寧府石坊北70米處。據說鼓樓是遼代顯州山東縣和金代廣寧府城南門城樓。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都蔚使王之誥擴築里城時,這裡變成...
北鎮鼓樓位於北鎮市城內中心地帶的鐘樓前,原為遼代顯州城南門,是明萬曆八年(1580年)明神宗朱翊鈞為表彰遼東大將李成梁的功績,命遼東巡撫周詠等人修建的。...
北鎮城牆,位於中國遼寧省北鎮市(原名廣寧縣)。廣寧城牆大部已毀損,僅存西北部386米牆段,以及部分夯土段(月1350米)。947年,遼世宗耶律阮設顯州,並建顯州城,...
(21)壬子,以顯州道行台楊士林為行台尚書令。(21)壬子(十九日),唐任命顯州道行台楊士林為行台尚書令。(22)甲寅,加秦王世民益州道行台尚書令。(22)甲寅(...
《新唐書·高祖紀》:“ 顯州 長史 田瓚 殺行台尚書令 楊士林 ,叛附於 王世充 。” 《新唐書·高祖紀》:“ 東鹽州 人 馬君德 以其州叛附於 黑闥 (...
冬十月初一,聖宗初次臨朝視政。初三,群臣上尊號曰昭聖皇帝,尊皇后為皇太后,大赦天下。初七,至顯州[7] 。統和元年(983年),改尊號為天輔皇帝。並復國號大遼...
耶律阮死時年僅34歲,在位5年。應曆元年(951年),下葬於顯州西山,陵墓曰顯陵。應歷二年(952年),謚曰孝和皇帝,廟號世宗。統和二十六年(1008年)七月,加謚...
唐武德四年(公元六二一年)改淮安郡為顯州,置顯州總管,領比陽、慈丘、平氏、顯岡四縣。七年,改顯州總管為都督府。貞觀三年,廢顯岡併入比陽縣。貞觀九年(...
馬人望,字儼叔,漢族,遼顯州奉先縣無慮山人。其曾祖父馬胤卿於太宗時,全家族由後晉遷徙無慮山。祖父、父親都在遼朝為官。他出生於遼興宗重熙末年,幼年時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