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頡剛舊藏簽名本圖錄

顧頡剛舊藏簽名本圖錄

《顧頡剛舊藏簽名本圖錄》俞國林編著,中華書局2013年出版。收入簽名本341種,其中圖書196種,論文抽印本145種。

基本介紹

  • 書名:顧頡剛舊藏簽名本圖錄
  • 作者:俞國林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13年5月
  • 定價:280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101093353 
內容簡介
俞國林:顧頡剛舊藏洋裝本之題跋
夫欲覘一人學識之精博,可觀其讀書之多寡;其所讀書之多寡,可問其插架之豐約。大凡專意為學者,莫不擁書萬卷,甚或汗牛充棟也。反之,察乎所藏圖書之內容與性質,亦可藉以窺學者治學之范囿與特點。此二者,蓋自有其相通之處焉。
顧頡剛舊藏簽名本圖錄
顧頡剛舊藏簽名本圖錄
予觀乎吳縣顧頡剛先生所藏圖書(歸中國社會科學院“顧頡剛文庫”),記憶體線裝書約六千部三萬六千餘冊,洋裝書約二千六百種萬餘冊,都凡四萬六千餘冊。顧洪女史曾據文庫藏書,及顧先生日記、書信、筆記等相關數據,撰《顧頡剛藏書記》一文,將先生一生藏書(指線裝書)分為初始期、成長期、鼎盛期、離散期、重建期五個階段,詳為介紹先生藏書之經歷與特點,並將線裝書部分按經、史、子、集、叢書、新學六部,分類著錄,整理編輯為《顧頡剛文庫古籍書目》;而洋裝書部分未遑論及。予曾將之翻覽一過,甚覺其內容豐富,如國學、史學、民俗學、邊疆、古典文學、語言學、美術史、書目、通俗讀物、農學、唯物主義、批判胡適、批判《紅樓夢》、十七年史學、早年之教材課外書,以及朝鮮、日本、歐洲漢學家之著作等,各具特色。另有雜誌若干,抽印本七百餘份。將其與古籍圖書並讀書筆記所載相比勘,可見顧先生所讀之範圍、旨趣之所在及為學之道。
特別值得注意者,在此些洋裝書中,保留有若干校讀、題跋之文字,雖則短短數句甚或單辭只意,然於考察顧先生之治學思路、歷程及學術胸懷,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如《近世中國秘史》,顧先生題曰:“此書予幼時熟讀,因以養成反抗清室統治的觀念。”《十五小豪傑》,顧先生題曰:“予十一二歲時,讀書北街姚氏,見此書至愛讀之。予之好遊覽,自此始也。”《嘯亭雜錄》,顧先生題曰:“此書予幼時曾覽數回,故於清代掌故略有所知。”由此可知顧先生日後所為諸事,蓋有自也。
《名學淺說》,顧先生於嚴復《譯者自序》“蓋吾之為書,取足喻人而已”句眉批曰:“學術為公,自當如此,吾竊志之矣。”後曰:“民國四年四月,誦坤始讀。”其時,顧先生欲為《正學論》,因自設問曰:“何者謂之學?何以當有學?何以有今日之學?今日之學當如何?”(《師余錄》一)與顧元函曰:“學術者,非研鑽故紙、墨守陳言之謂,要在觀往知來、聞一知十,察天人而處順變。故聖人常在憂患者,為其學術深至也。”又曰:“學術是非,不在乎異同而在真偽。”“學必以實為體,以虛為用。實者科學也,虛者哲學也。既不能虛,復不能實,是謂非學。”(同上)顧先生為學之旨趣也如是。
《小說閒談》,顧先生題曰:“錢君杏邨,筆名阿英,畢生搜羅近代小說,各為提要,以彰社會之變化,實與史學有裨。近世搜羅小說者有馬隅卿、鄭西諦諸人,然皆偏重版本,不如此書之有歷史價值也。”於顧先生而言,一切資料皆可作史料觀,其早年《乙舍讀書記》曰:“小說應入史部。”亦是如此。
顧頡剛舊藏簽名本圖錄
顧頡剛舊藏簽名本圖錄
《管子今詮》,石一參著,顧先生題曰:“此書於抗日戰爭中出版,其時予在隴滇,不但未見,亦未知也。今日閱書於中國書店,得之。知其用力甚深,而仍不詳石君為何如人也。世之學者湮沒不彰者何限,而我輩以居都市之故,遂易欺世盜名,書此志愧。”按,石一參,名廣權,一八七二年生,號蘊三,湖南邵陽人。清末留學日本弘文學院及政法大學,歸國後曾任上海群治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代校長、湖南大學教授兼湖南國學館主講。著有《燕塵錄》、《後燕塵錄》、《老學今銓》、《論語今讀類編》、《張子正蒙注詮言》、《說文匡鄦》、《老學源流記》、《說詩解頤》、《學易齋易象哲理觀》、《蒼石山房文字談》等。曾集日本侵華資料成《明恥篇》,毛澤東讀而題曰:“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又,《章句論》,呂思勉著,顧先生題曰:“呂氏一生寫作甚多,而身後竟無人提議為編一全集者,並其著述目錄亦不可見,悲已。”表彰他人學術,發潛德之幽光,顧先生三致意焉。
《故都勝跡輯略》,侯仁之著,侯氏跋曰:“這裡所收各篇是將近二十年前在頡剛師指示下寫成的,現在看來仍然是很不成熟的,但我對北京城研究的興趣卻從這裡開始了。檢出舊存一冊,寄呈頡剛師以為紀念。生仁之,一九五七年四月。”余如顧先生學生贈送之圖書及論文抽印本之簽名本,亦甚伙。提攜後進,因材設教,顧先生終生以之。
另外,顧先生對日本學者之著作,偶有批判,如《支那文明史》,日人白河次郎、國府種德著,清光緒二十九年競化書局出版,顧先生題曰:“此書極有名,論亦瑣屑無足記者,要為新學書籍中佳構耳。”又如《堯舜時代之制度》,日人戶水寬人著,吳人達譯,清光緒三十一年清國留學生會館發行,顧先生題曰:“此書淺薄無謂,而留學界已驚異若重寶,又連類及於物競天擇之說,其志可稱,其鑒殊弗足道。”同是此書,顧先生於《京舍書目》著錄曰:“著者本非經學家,故不能責其詳備,而留學界已驚若重寶,急為譯出,而於數百年中完備之經學反若無睹。徒持物競天擇之說,騰而狂趡,其志雖可稱,其學則弗足道矣。”可見顧先生為學之取向。
又,胡適曾將李泰棻《中國史綱》送與顧先生,封面題曰:“此書多誤,如信《禮記》而不信《儀禮》之類,然此書亦有可供參考之處,故以奉寄。”時間為一九二二年五月十五日,是月二十日顧先生日記:“看《中國史綱》。”二十二日,顧先生與胡適函曰:“承寄《努力周報》、《史勢鳥瞰》、《中國史綱》,均收到,謝謝。……《中國史綱》聚的材料頗多,可惜仍是一部材料書。我想,我這回編書,總要力避列表式的文字,寧可材料不完備,不可一處沒有精神。不知做得到否?”這些資料,若得互觀,頗有意思。再者,胡適此篇短箋未曾收入《胡適全集》,不僅可作胡適之軼文看;如“如信《禮記》而不信《儀禮》之類”語,與十年後胡適《論六經不夠作領袖人才的來源》所謂“儒家經典中,除《論》、《孟》及《禮記》之一部分外,皆古史料而已”等,於考察胡適之學術思想,亦多可參稽。
顧洪所編《顧頡剛文庫古籍書目》,已將線裝書中之題跋收入,而洋裝書部分之題跋未曾涉及,亦不曾編入《顧頡剛全集》其他諸卷。此次《顧頡剛舊藏簽名本圖錄》整理出版,收入簽名本341種(其中圖書196種,論文抽印本145種),另將顧先生校讀、題跋本42種一併收入,亦是對紀念顧頡剛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暨“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說提出九十周年的一份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