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震潮(1920年9月19日-1976年3月27日),上海市人,氣象學與大氣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原所長。
1942年顧震潮畢業於中央大學地理系;1945年西南聯合大學研究生院畢業後在南京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1947年考入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氣象系作研究生;1950年放棄即將獲得的博士學位回國,歷任中國科學院與中央軍事委員會氣象局聯合天氣分析預報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二室主任;1973年出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1976年3月27日逝世於北京。
建國初期,與陶詩言共同領導了中國聯合大學分析預報中心的工作,多次準確預報了洪水的暴發。開創了中國數值天氣預報工作。六十年代為核子彈和飛彈試驗的氣象保證作出貢獻,曾立一等功。開創了中國大氣物理學的研究領域。先後建立了雲物理學、雷達氣象、大氣探測。實驗氣象和大氣湍流等分支學科。著有《雲物理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顧震潮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海市
- 出生日期:1920年9月19日
- 逝世日期:1976年3月27日
- 職業:教學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斯德哥爾摩大學
- 代表作品:《西藏高原對東亞大氣環流及中國天氣的影響》
- 政治面貌:中國共產黨黨員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20年9月19日,顧震潮出生在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少年時就勤奮好學。
1942年,畢業於位於重慶的國立中央大學地理系。
1943年,考入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清華大學研究院作研究生,師從趙九章教授(至1945年)。
1945年,畢業後在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至1947年)。
1947年,留學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氣象系作研究生,導師是氣象學家羅斯貝(C.G.Rossby)教授(氣象界最重要獎賞——羅斯貝獎,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950年3月,第一次世界和平大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城召開,當時中國還沒有駐瑞典的大使,顧震潮和陳光遠同學主動發起承擔接待新中國代表——肖三同志的工作,顧震潮夫婦親手製作新中國的五星紅旗,並幫助中國代表把五星紅旗升起在大會會場上。5月毅然決定放棄留美獎學金及幾個月後即可獲得博士學位的機會,但是由於帝國主義極力封鎖,他得不到簽證和路費,但在羅斯貝教授熱情幫助下,打通了渠道,從瑞典回到中國,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與中央軍委氣象局合作成立的“聯合天氣分析預報中心”任主任(至1955年)。
1951年,任中國氣象學會常務理事。
1955年,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至1966年)。
1964年,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主席團成員。
1973年,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至1976年)。
1976年3月,逝世於北京。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顧震潮在建國初期致力於中國氣象預報業務的發展;與葉篤正(1916—2013)合作,從動力和熱力作用兩個方面全面分析和研究青藏高原對東亞大氣環流和中國天氣系統的影響,獲195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又在數值預報、雲物理和人工影響局部天氣、雷電物理、雷達氣象和大氣射電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做出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著有《西藏高原對東亞大氣環流及中國天氣的影響》(與葉篤正合著),發表論文百餘篇。
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趙九章的支持和鼓勵下,他開展了數值預報模式和計算方法的研究,使天氣預報從定性走向定量化的道路。1957年發表了中國第一張用數值預報方法預報的24小時和48小時的寒潮預報圖。60年代初期,中國面臨暫時的經濟困難,為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顧震潮又開始新的學科——人工降水和雲霧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趙九章所長的鼓勵下,他帶領一批年輕的科技人員到甘肅地區去試驗人工降水,試圖部分地解決農業用水問題。同時又到黃山和衡山建立雲霧觀測站。從60年代起他還在雷電物理、雷達氣象和大氣射電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研究。1964年為解決核子彈和飛彈試驗的氣象保障問題,他親臨第一線,與當地天氣預報員一起圓滿地完成了任務,並兩次榮立個人一等功。
人才培養
1950年,正值抗美援朝之時,中央軍委氣象局和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成立了“聯合天氣分析預報中心”,顧震潮擔任預報中心主任。他還採取舉辦短訓班的形式,培養了中國第一批天氣預報業務骨幹,除滿足了當時天氣預報的急需外,還為以後各地區開展氣象預報業務奠定了基礎。
顧震潮親自執教於中國科技大學,並在地球物理所舉辦各種培訓班,為國家培養大批氣象業務骨幹。他是中國現代氣象事業的創建者之一。
社會任職
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世界氣象組織大氣科學委員會委員等
中國氣象學會常務理事、《氣象學報》副主編,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大氣科學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人物評價
顧震潮是中國大氣科學研究的開拓者。1950至1955年任聯合天氣分析預報中心主任期間,他和陶詩言等人一起建立了中國天氣預報業務系統並培養了一批氣象人才,為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氣象保障服務,為中國現代天氣預報業務系統的建立做出奠基性的貢獻;他與葉篤正等人合作,從動力和熱力作用全面分析和研究了青藏高原對東亞大氣環流和中國天氣系統的影響,獲1956年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開闢了中國數值天氣預報、雲物理和人工影響天氣、雷電物理、大氣湍流和大氣探測等研究領域。在中國核子彈和氫彈的試驗中,他為核爆的氣象保障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兩次獲個人一等功。
傑出的氣象和大氣物理學家顧震潮是中國氣象學界的功臣。他在創建新中國的氣象預報業務、開闢氣象數值預報、開拓人工降水與雲霧物理、雷達氣象、大氣探測、大氣電學、實驗氣象學和大氣湍流等諸多領域成效卓著,為中國氣象事業做出卓越的貢獻。顧震潮一生刻苦奮進,勇於開拓,嚴於律己,樂於助人,一心撲在事業上,從不考慮個人得失。他是理論聯繫實際的典範,是把科學技術服務於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實幹家,也是一位多產的科學家。不幸的是,十年浩劫使顧震潮身心受到極大摧殘,浪費了他許多寶貴年華,且染上血清性肝炎,年僅55歲就過早地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