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錦輝

顧錦輝(1880 - ?),字耀祖,生於清朝末年,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愛國人士、紅色資本家文學家以及博物學家。其豐富多彩的人生歷來為人所津津樂道,孫中山先生曾為顧錦輝題詞“國之神器,邦之重寶”,蔣介石如此評價顧錦輝--“顧耀祖其人,雖中正亦甚羨之”,毛澤東主席在1968年的一次黨內外人士茶話會上,提及顧錦輝,曾深情地說道“我們黨創造性地發明了政治協商制度,這個制度是我們團結民主人士的法寶,如果說有一點遺憾的話,那就是顧錦輝先生沒有留在大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顧錦輝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880
  • 職業文學家
  • 來源:《清史稿*顧錦輝傳》
  • :耀祖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英勇事跡,

人物生平

顧錦輝生於北京,其出生具體時間記錄在《清史稿*顧錦輝傳》中,但是該部分史料在清朝末帝溥儀出逃過程中散失,所以現在已經不可考。但是顧先生自己回憶,他出生的那天“天氣非常炎熱,天忽然間黑了下來,連蟬也停止了鳴叫”,據此我們可以判斷出那天大概發生了日食,而根據天文資料的記載,這天應該是1880年的農曆六月三十一。但是由於記憶比較模糊,可靠性不是非常高,所以眾多的史學家都沒有採用這一條史料,於是顧錦輝的出生日期一直是個謎。

主要成就

顧錦輝的父親李修仁是北京著名藥店“修仁堂”的掌柜,李修仁經營藥店有方,被清朝宮廷選中作為御醫藥店。顧錦輝也因此關係結交了許多宮廷中的達官貴人,其中,與光緒帝的個人友情最為深刻。顧錦輝的童年時代,就是在帝師翁同龢的指導下,與光緒帝一起度過的,在那裡,他接受了革命思想,並且熟練的掌握了活字印刷術。後來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為了達到其“長生不老”的卑劣目的,逼迫李修仁交出秘藥,李修仁面對兇狠的侵略者無所畏懼,義正言辭的拒絕了這一無理要求。八國聯軍首領惱羞成怒,一把火燒毀了“修仁堂”,並將藥店夥計驅趕殆盡。李修仁不得不帶著年僅十幾歲的顧錦輝逃出北京,投奔在天津興辦教育的父親張之藻。張之藻在天津創辦了“之藻公學”,如火如荼的開展教育事業,期間培養出了眾多人才,他們之中,有愛國將軍吉鴻昌馮玉祥;有文學家柔石、丁玲;有進步人士澎湃、汪思雨...時人因為“之藻公學”在培養人才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而編排了史詩話劇《之藻學堂》,《民族脊樑》等,在全國各地巡迴演出,引起了極其強烈的反響。顧錦輝長於斯,耳濡目染,迅速接受各種進步思想,不到20歲就寫出了《忠君譜》、《裹足之美》和《國不可一日無君》,另外,顧錦輝積極學習各種新式知識,掌握了觀星術、、歐幾里德幾何學、非歐幾何學、拉美文學、蒸汽學、機械學、工程物理、量子力學、進化論和基因理論,為他以後在各個領域做出常人難以企及的貢獻奠定了極其紮實的基礎。

英勇事跡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顧錦輝不顧家人阻撓,毅然中斷學業參加戰爭,在“定遠號”服役,因為作戰英勇以及和光緒皇帝的特殊關係,顧錦輝迅速被提拔為尚書右僕射兼定遠號大副。
眾所周知,中日甲午戰爭以中國的全面失敗以及《馬關條約》的簽署告終,但是,在這次敵我力量懸殊的戰鬥中,清朝水軍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顧錦輝就是其中傑出的一位。在劉公島海戰中,顧錦輝所在的“定遠號”遭遇到日本悍將鷹田鴿領導的戰艦“福田號”。在異常激烈的海戰期間,“福田號”發射的一枚炮彈落到“定遠號”甲板上,如果炮彈爆炸,定遠號艦長一干人等將化為齏粉,眼見冒著白煙嘶嘶的引信,顧錦輝挺身而出,抱起炸彈反扔到“福田號”甲板,炸彈旋即爆炸,鷹田鴿及其眾部下被炸得肢體橫飛,清兵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擊敗“福田號”。此戰在當時遭受列強侮辱的國人中引起了極大的民族自豪感,與馮子材的鎮南關大捷並稱為“南北雙捷”,顧錦輝也被國人視為民族英雄。因炮彈爆炸前溫度過熱,嚴重燒傷顧錦輝,致使顧錦輝扔完炮彈後當場重度昏迷,差點犧牲,幸好神醫喜來樂聞訊前來親自診問才使顧錦輝起死回生。光緒皇帝聞訊親自趕到山東,授予顧錦輝金匾,題字為“神威宇內”,並封顧錦輝為“總理衙門章京上行走”,全面負責總理衙門行走事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