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環境
據有關歷史資料記載,大約到了清
乾隆32年(1767年),一代代灰雁經過人工馴化,又與當地土鵝進行了雜交,才演變成今天頭頂無瘤、食草、善飛、抗寒、耐粗飼的飛鵝。
一般認為,飛鵝有花色和花白色以及純白色三種,花色為純種飛鵝,花白色和純白色飛鵝為雜交種。除了會飛以及毛色之外,額敏飛鵝同一般的家鵝相比,體形特徵也非常明顯:飛鵝體型粗壯,肌肉發達。另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飛鵝頭頂沒有肉瘤。
額敏飛鵝鳴叫聲洪亮,聲音可以傳到很遠的地方,因此,春秋季節候鳥遷徙時,飛鵝的叫聲往往讓人產生大雁來了的錯覺。除了在庭院內,飛鵝在河灘覓食期間,一般不主動襲擊人類,當地人知道飛鵝的厲害,也很少招惹飛鵝。公鵝負責鵝群的安全保衛工作。公鵝的喙很厲害,在人腿上擰一口,輕則紅腫淤血,重則皮膚流血。據說,塔城市曾發生過飛鵝將兒童的腿啄殘廢的悲劇。
文化特徵
飛鵝在塔城盆地,特別是塔城市、額敏縣農牧區,已有很長的歷史。最早見諸文字記載,始於清乾隆32年(1767年)。近期統計數字止於1979年,當時該地區共有7000多隻。
《塔城地區志》記載,塔城飛鵝,頭頂無瘤,食草,善飛,抗寒,耐粗飼,水陸均可生棲,秋天結群早出晚歸,最遠可飛到十多公里外的大田中覓食。
塔城飛鵝主要飼養於塔城市及其附近,由於經常飛出去覓食,有時它飛越國界,所以當地人戲稱它為“日食哈薩克斯坦、夜宿塔城”的“雙國籍公民”。塔城飛鵝的飼養還僅限於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狀態,隨產品的開發可以發展為農場放養形式。
中國古代稱大天鵝為鵠、鴻、鶴、鴻鵠、白鴻鶴、黃鵠、
黃鶴等,許多地名中仍包含了這些辭彙,比如雁門關、鵠嶺、鵠澤,黃鶴樓等,至今有些地方依舊是大天鵝等雁形目鳥遷徙的重要通道。《
詩經》中有“白鳥潔白肥澤”的記載,至今日語中的“白鳥”就是指大天鵝。天鵝一詞最早出現於唐朝李商隱的詩句“拔弦警火鳳,交扇拂天鵝”。
人文
位於歐亞大陸腹地
新疆天山北坡西部山區的伊犁河谷。地理坐標界於北和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接壤,東北與塔城地區的烏蘇縣相連,東南與巴音郭楞州的和靜縣毗鄰,南和阿克蘇的拜城、溫宿縣聯結,西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交界。伊犁位於祖國西北邊陲,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稱。轄八縣一市,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209萬,
地區行政公署設在“花都”伊寧市,這裡是北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伊犁地區為天山各支脈環繞分隔,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派生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奇異的自然景觀。這裡地處中亞腹地,是古絲綢之路北道的要衝,東西文化薈萃,加之民族眾多,具有濃郁的民風民俗,形成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令人神往的遊覽勝地。
伊犁確實很美。它美得獨特,美得不同凡響,連滋養它的伊犁河也是悠悠然向西流的。這裡降水充沛,氣候宜人,風景秀麗,資源雄厚,物產富。伊犁地區北和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接壤,東北與塔城地區的烏蘇市相連,東南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靜縣毗鄰,南和阿克蘇地區的拜城、溫宿縣連線,西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交界,邊境線長421公里。
這裡的居民有40多個民族成份。主要有漢、哈薩克、維吾爾、蒙古、錫伯、滿、回、俄羅斯等13個民族。這么多民族的不同生活習慣,組成一幅幅色彩斑斕的民間風情畫。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強悍、驚險的哈薩克叼羊、賽馬、姑娘追;也可以看到歡快、風趣的維吾爾“麥西來甫”。你可以聽到深情優美的回族“花兒”;也可以欣賞到錫伯族弓箭手百步穿楊的風采。你可以走進哈薩克氈房去作客。你可以去維吾爾農家看他們的藍馬車迎新娘,你可以吃一吃這裡香噴噴的抓飯、抓肉,嘗一嘗鮮嫩爽口的烤全羊……
歷史
260年以前,塔城盆地到處是水草豐茂、大量候鳥繁衍棲息的沼澤地。當時很少有人居住在這裡,只是在依山近水的地方居住著一些
遊牧民族。由於這裡羊多牛壯,經常是狼群出沒的地方,狡猾的狼群往往竄進茂密的草中吃羊。當時,居住在額敏一帶的牧民當中,有一位善騎射的年輕牧民,叫巴特。巴特為了保護自己的羊群,經常騎馬巡牧,射死了不少吃羊的狼。後來,群狼趁一個漆黑的夜晚來報復巴特。拴在氈房前的駿馬長嘶急鳴,把熟睡的巴特從夢中驚醒了。巴特為了逃命,帶著年輕的妻子騎上這匹駿馬在草原上賓士了半天后,才在一處河邊(額敏河)停了下來喝水。夫婦二人喝完水之後,巴特的妻子在草中更衣時,發現草中竟有兩枚雁蛋。巴特的妻子把雁蛋撿了起來,隨後,夫妻倆就在額敏河畔繼續以遊牧為生。
巴特夫婦怕兩枚雁蛋日後撞破,便把雁蛋裝在籃子裡,放在了炕角的火牆上。每天放牧回來總要看一眼。有一天,巴特夫婦放牧回來,發現放在炕角籃內的兩枚雁蛋開始破裂了,破裂的蛋殼中竟蹦出了兩隻一模一樣的小灰雁。小灰雁的出生,給巴特夫婦帶來了歡樂。轉眼間,兩隻小灰雁在巴特夫婦的精心餵養下長成了一對比翼雙飛的伴侶。
可誰想到,那年夏天的一場暴雨,竟讓這對和巴特夫婦朝夕相處的灰雁突然失蹤了。說來也巧,到了第十天的早晨,巴特夫婦正要放牧時,這對灰雁竟飛回來了!巴特夫婦怕這對灰雁再一次飛出去,便在餵食的過程中,剪去了這對灰雁的翅羽。就這樣,這對灰雁便繁衍棲息在巴特的家中。後來,巴特夫婦便把繁殖出來的灰雁作為贈送親友的珍品,一家傳十家,十家傳百家,傳遍了草原上的牧民家。
據說,這對灰雁老死後,巴特夫婦為了懷念,就將平時掉下的雁翎插在了自己的帽子上。有人說,埋在農九師168團附近的墳墓,就是巴特夫婦和這對灰雁的。據有關歷史資料記載,大約到了清乾隆32年(1767年),一代代灰雁經過人工馴化,又與當地土鵝進行了雜交,才演變成今天頭頂無瘤、食草、善飛、抗寒、耐粗飼的塔城飛鵝。塔城盆地的上空常常可以看見候鳥遷徙的長隊,夜空中則常常傳來雁、鵝等鳥類的鳴叫聲。據說,這是塔城飛鵝的後代對祖先表示哀思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