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致病菌國內主要為人型結核桿菌。牛型結核桿菌感染是由於飲用未消毒好的病牛乳所致,我國少見。本病傳染途徑有二:
1.經口腔、鼻咽部等處感染
結核菌可經上呼吸道或隨食物在扁桃體、齲齒等處形成原發灶,然後通過其黏膜下豐富的淋巴網感染頸部的淺、深層淋巴結。一般多發生在頜下及胸鎖乳突肌的後、前緣或下面。
2.經血行、淋巴播散
可由於肺部原髮結核灶經淋巴或血行播散所致;也可由縱隔淋巴結結核經淋巴管上行感染,此時主要累及鎖骨上或胸鎖乳突肌下段深部淋巴結。
臨床表現
1.全身表現
依病情輕重而有不同。大多數患者無明顯全身症狀,或僅稍有乏力、低熱、食欲不振、盜汗等中毒症狀。
2.局部表現
病變的淋巴結常為多個,出現在頸的一側或兩側。雙側淋巴結同時受累者,多系血行播散而來,一般多出現在結核初染半年之內,淋巴結受累個數也較多。單側受累多由於齲齒、扁桃體、咽部等處感染播散所致,受累淋巴結多在頜下和胸鎖乳突肌的後、前緣或下面。
初期,腫大的淋巴結相互分離,可移動,壓之無疼痛或稍痛。此時,如機體抵抗力強,侵入的結核菌少,或經適當治療,淋巴結可縮小。反之,如機體抵抗力弱或未經治療,則病變發展,淋巴結繼續腫大,相互融合成團,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粘連,形成不規則團塊。晚期,淋巴結經乾酪樣變、液化而成寒性膿腫,局部皮膚發亮,呈紫紅色,觸之有波動感,繼之破潰形成難愈之竇道或潰瘍,排出混有豆渣樣碎屑的稀薄膿液。竇道口或潰瘍面具有暗紅色、潛行的皮膚邊緣和蒼白的肉芽組織。
已破潰的淋巴結容易繼發感染,引起急性炎症表現。乾酪樣變的淋巴結毗鄰頸靜脈者可破潰入頸靜脈,導致結核桿菌播散至身體遠處(關節、骨)。
檢查
1.結核菌素試驗
對小兒患者診斷有幫助。陽性反應提示有過結核菌感染,或已建立免疫力;強陽性反應提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病灶。
2.塗片鏡檢
取竇道排出膿液或乾酪樣壞死物直接塗片,查找結核桿菌。
3.組織病理檢查
若診斷有困難時,可行淋巴結穿刺或切除1個或數個淋巴結做病理檢查。
4.X線檢查
X線透視或胸片,可排除肺結核的可能。
5.淋巴細胞培養+γ干擾素釋放試驗
比PPD皮試更敏感和更特異,不受既往卡介苗注射的干擾,但不能區分隱性感染或活動性結核。
診斷
根據結核接觸史、典型的臨床表現、胸片發現結核病灶及結核菌素試驗陽性等臨床診斷並不難。當診斷確有困難時,可切除一個或數個淋巴結作病理檢查以確診。
鑑別診斷
患者多無顯著的全身症狀,少數患者可有低熱,盜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表現。根據結核病接觸史及局部體徵,特別是已形成寒性膿腫,或已潰破形成經久不愈的竇道或潰瘍時,多可做出明確診斷,必要時可做胸部透視,明確有無肺結核,對小兒患者,結核菌素試驗能幫助診斷。
治療
1.全身治療
包括合理營養及給予抗結核治療。有繼發感染者應給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療。
2.局部治療
大多數較小的頸部淋巴結結核病灶經全身抗結核治療後多可治癒。對於少數較大的、沒有液化的、尚可移動的病變淋巴結,可予以手術切除。對已液化的淋巴結,如果表面的皮膚尚完整,可潛行穿刺抽膿,注入10%鏈黴素或5%異煙肼至膿腔內沖洗,並留適量於膿腔內。如果淋巴結已破潰而形成竇道或潰瘍,可試行刮除病變組織,並用鏈黴素或異煙肼換藥,常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