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頸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頸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是多發性大動脈炎的症狀之一,多發性大動脈炎又稱原發性大動脈炎綜合徵、主動脈弓綜合徵、無脈症或Takayasu`s病。東方國家發病率較高,多見於青年女性。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確,近年來認為這是一種與免疫複合物沉著有關的自體免疫性疾病,且多數可能與某些感染有關聯。多數認為本病可能是與鏈球菌、結核菌、病毒等感染有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基本介紹

  • 患病部位:頸部
  • 相關疾病:多發性大動脈炎
  • 所屬科室:其他科室 其他綜合
  • 相關症狀:低熱 動脈盜血 動脈造影異常 動脈粥樣硬化 乏力 高血壓 
原因,檢查,鑑別診斷,緩解方法,

原因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確,近年來認為這是一種與免疫複合物沉著有關的自體免疫性疾病,且多數可能與某些感染有關聯。多數認為本病可能是與鏈球菌、結核菌、病毒等感染有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的患者曾檢出抗主動脈抗體,但其病因作用不肯定。在亞洲和非洲發病率較高。多見於年青女性,女與男之比約1:8。

檢查

1.臨床診斷典型臨床表現者診斷並不困難。40歲以下女性,具有下列表現一項以上者,應懷疑本病。
(1)單側或雙側肢體出現缺血症狀,表現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血壓降低或測不出。
(2)腦動脈缺血症狀,表現為單側或雙側頸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以及頸部血管雜音。
(3)近期出現的高血壓或頑固性高血壓,伴有上腹部二級以上高調血管雜音。
(4)不明原因低熱,聞及背部脊柱兩側、或胸骨旁、臍旁等部位或腎區的血管雜音,脈搏有異常改變者。
(5)無脈及有眼底病變者。
2.診斷標準採用1990年美國風濕病學會的分類標準:
(1)發病年齡40歲出現症狀或體徵時年齡40歲。
(2)肢體間歇性跛行活動時一個或更多肢體出現乏力、不適或症狀加重,尤以上肢明顯。
(3)肱動脈搏動減弱一側或雙側肱動脈搏動減弱。
(4)血壓差10mmHg雙側上肢收縮壓差10mmHg。
(5)鎖骨下動脈或主動脈雜音一側或雙側鎖骨下動脈或腹主動脈聞及雜音。
(6)動脈造影異常主動脈一級分支或上下肢近端的大動脈狹窄或閉塞,病變常為局灶或節段性,且不是由動脈硬化、纖維肌發育不良或類似原因引起。符合上述6項中的3項者可診斷本病。主要與先天性主動脈狹窄、動脈粥樣硬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白塞病、結節性多動脈炎等疾病鑑別。

鑑別診斷

動脈盜血:頸動脈盜血綜合徵是指一側頸內動脈閉塞時,健側頸內動脈血流通過前交通動脈流入患側,出現健側頸內動脈血流通過前交通動脈流入患側,出現健側頸內動脈系統缺血表現,或椎-基底動脈血流可經後交通動脈逆流入患側頸內動脈,產生椎-基底動脈系統缺血表現,如雙側頸內動脈閉塞則由椎基底動脈和頸外動脈代償供血,可同時有大腦及小腦受損表現。病因多為動脈粥樣硬化版塊形成。臨床表現反覆發作的頸內動脈系統短暫性腦動脈供血不足,如病灶側一過性黑蒙,病灶對側肢體麻木、輕偏癱、失語等。頸內動脈狹窄75%,可聞及血管性雜音,頸內動脈脈搏減弱或小時。當某血管供血區出現缺血症狀而DSA正常,應考慮腦動脈逆流或盜血綜合徵的可能。

緩解方法

(1)一級預防:
①防止可能的誘因,居室不宜過冷和潮濕,溫度要適宜。
②預防感染,加強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生活規律。
③加強營養,不可貪冷飲和過食肥甘厚味之品,忌食辛辣食物和忌菸酒。
(2)二級預防:
①早期診斷較難,凡是年輕人尤其是女性,有下列一種情況,應考慮本病:全身發熱,關節或肌痛,單側或雙側肢體出現缺血症狀,頭部缺血症狀,頑固性高血壓症狀,血管雜音等,應及早就醫明確診斷。
②綜合治療,減少併發症,改善預後。
A.內科治療:包括控制感染,糖皮質激素套用,改善微循環,抗凝,降壓藥及中醫辨證治療。
B.外科治療:有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動脈轉流術、瓣膜修復術及單側腎臟切除術等。
(3)三級預防:大動脈炎的治療尚無特效藥物。中醫藥具有調節免疫、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此外,仍需加強全身營養、身體鍛鍊、生活規律、勞逸結合、心情舒暢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