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頒金節
- 所屬民族:滿族
- 時間:每年農曆10月13日
- 確定時間:1989年10月
- 節日寓意:滿族“誕生日”
- 節日來源:愛新覺羅·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族
- 其他稱呼:“誕生日”
節日寓意,節日起源,懷柔活動,相關民族,考古發現,漢代至三國,元亡明興,語言,珍貴史料,相關節日,
節日寓意
農曆十月十三日,是滿族“頒金節”的日子。“頒金節”是滿族最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它是滿族的誕生紀念日、命名紀念日,是全族性的節日。每年這一天,全國各地的滿族同胞都以各種方式慶祝自己的節日。 “頒金節”與金銀財寶無關,它是滿語“banjin inenggi”。音譯為頒金節。因此“頒金節”即滿族“誕生日”。
節日起源
“頒金”是滿語,意為滿族命名之日。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將族名定為滿族。皇太極正式宣布從此開始,滿洲作為整體民族,滿族人為紀念這一天,作為節日進行隆重慶祝。滿族在10月13日這天,紛紛聚集在一起,載歌載舞慶祝自己的節日,許多滿族同胞穿起旗袍和馬褂,跳起民間傳統舞蹈,唱起民間歌曲,開展各種慶祝活動。同時,還準備整隻烤豬、冷麵、打糕、金絲糕等食品,供大家品嘗。許多滿族作家、書法家、畫家、藝術家、攝影家為大家寫詩作畫,表演精湛的技藝,使慶祝活動十分熱烈而有趣。
懷柔活動
頒金節
2007年12月8日農曆十月十三是滿族的傳統節日“頒金節”。在京600餘名滿族同胞齊聚懷柔國際會議中心,載歌載舞,共同歡慶滿族2007年“頒金節”。滿族人把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三作為本民族的誕生日來慶賀。1989年,我國將每年農曆十月十三作為滿族的誕生日。從此,滿族族名的紀念日就被稱為“頒金節”。懷柔北部山區“湯河川”是北京地區滿族平民的集聚地,至今已有360多年歷史,全區有滿族村29個,滿族人口達2萬餘人。喇叭溝門、長哨營是全市僅有的兩個整建制滿族鄉。 2007年北京滿族“頒金節”慶祝活動由懷柔滿族民俗文化研究會與北京市民族聯誼會共同舉辦。舒乙先生代表在京滿族同胞發言,中央民族歌舞團、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舞蹈學院、長哨營滿族鄉湯河川滿族藝術團的演員為現場來賓表演了滿族舞蹈、京劇清唱等精彩的文藝節目。來自長白書畫院的10多位滿族畫家、藝術家、書法家還展示了採用滿族文字、女真文字和滿族篆文等創作的書畫作品。
相關民族
考古發現
頒金節是滿族的傳統節日,滿族先世的歷史卻源遠流長,有考古實據的
歷史就有6800年以上。1972年中國考古
滿族
隊在毗鄰俄羅斯的興凱湖地區考古發現,在68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肅慎人就生活在這裡。他們以漁獵為生,建立了規模較大的漁村,形成了父系群體,已創製了石斧、石鑿、骨制漁具等勞動工具。考古中發現了骨雕鷹頭“海東青”、馬鹿角雕制的圖騰“魚神”、夾砂陶器等文物。
漢代至三國
元亡明興
元亡明興,女真人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努爾哈赤的祖先就屬建州女真。據《清太祖實錄》記載:“各部蜂起,皆稱王爭長,互相殘殺,甚至骨肉相殘,強凌弱,眾暴寡”。各部紛爭,仇殺無止。因此,統一女真各部不僅僅是女真社會經濟發展強烈要求,更是女真民族發展的強烈要求。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開始了民族統一大業,並吸收大量蒙古族,組成了滿族共同體,完成了從部落到國家的建設。
語言
滿語為滿族本民族語言。現代滿族普遍使用漢語,除了一些學者還能套用滿語外,會說滿語的滿族人只餘下屈指可數的老人家,大多數滿族人已經不懂滿語了。女真人初無文字,受契丹政權節制初期亦鮮通契丹語文。大致從阿骨打祖輩頗剌淑(金肅宗)起始習契丹語;阿骨打本人已擅契丹語;在其破遼獲俘後始識契丹文及漢文;遂令子弟主習契丹文。金立國後的內外公文交往幾乎全用契丹文,這與金人女真語畢竟頗有距離,阿骨打即令曾習契丹字和漢字的臣僚完顏希尹和葉魯仿依契丹大字和漢字為基礎試製女真文字並於1119年(金天輔三年)詔令頒行,此即後世所謂女真大字。
珍貴史料
20年後的1138年(金天眷元年)熙宗完顏亶參照契丹字創製頒布另一種女真文字,此即後世所稱女真小字。金代女真文字在金朝滅亡後曾一直沿用到明朝初年,明廷會同館所編《女真譯語》為這種文字留下了珍貴的史料。
相關節日
開山節:滿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後,或農曆9月中旬(具體時間不定)為採集草藥獲得豐收而進行的祝福活動。在過去東北滿族村落中每年開山節都要面對長白山,進行祝福禱告,感謝山神給予採藥人的豐富恩賜,再這一時期採到的人參則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龕中。
滿族人沒有春節、元宵節,等節日。而且即使在正月也可以剃頭留辨,與漢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