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行為理論用語。說話人在以言行事之前用以探聽虛實的話語。使用這類話語主要動機是考察有無向聽話人實施某一語言行為的可能性,即說話人實施某一語言行為能否從聽話人那裡得到預期的反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預示語列
- 外文名:presequences
- 釋義:邀請”、“請求
- 對應:邀請之前
- 屬性:言語行為理論用語
預示語列是表達“邀請”、“請求”、“宣告”等語旨行為的最典型的會話結構格式,通常用於談話的開始或談話中另一話題的開始。預示語列主要有:(1)邀請預示語列。說話人發出邀請之前,試探對方有無接受邀請的可能性。通常從詢問對方在做什麼或準備做什麼開始的。例如:甲:“王老師,星期天有空嗎?”乙:“上午沒空,下午有空,有什麼事嗎?”甲:“想請您參加我們畢業班同學的聚會。”乙:“可以,是下午嗎?”甲:“下午連晚上。”乙:“好的。”聽話人理解說話人發出的是邀請預示語列,聽話人的回答必定儘量與說話人接著可能發出的邀請相協調。乙的回答與甲的預示語列相協調,甲順利實現了“邀請”的語旨行為。如果乙整天沒有空,也不採取補救措施,或拒絕,那么甲的邀請就失敗。(2)請求預示語列。為避免因預示不當而被聽話人拒絕,一般都先用招呼語引起被請求方的注意或好感,探測其熱情程度,然後才直白或迂迴提出某種請求。(3)宣告預示語列。一般都要表明宣告的內容的種類或範圍(人與事、時間與地點),事件的評估,以期達到相應“宣告”語旨行為的恰當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