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名稱由來,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特徵,地質地貌,分布狀況,主要景點,須彌山博物館,須彌松濤,菩提樹,子孫洞,石窟特色,開發保護,面臨問題,立法保護,獲得榮譽,旅遊信息,綜述,景區交通,住宿,門票,時間,美食,
建制沿革
名稱由來
須彌山,原本是指印度傳說中佛教的名山。相傳此山非常高,山頂為釋帝天,四面山腰為四大天王所居,四周為七香海、七香山,第七金山之外有鐵圍山圍繞的鹹海,鹹海四周還有四大部洲。歷史上把石門關之側的山稱為須彌山,自然增加了須彌山的神秘性和濃郁的佛教色彩。
梵名Sumeru,巴利名同。又作蘇迷盧山、須彌盧山、須彌留山、修迷樓山,略作彌樓山(梵Meru)。意譯作妙高山、好光山、好高山、善高山、善積山、妙光山、安明由山。原為印度神話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觀沿用之,謂其為聳立於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以此山為中心,周圍有八山、八海環繞,而形成一世界(須彌世界)。
歷史沿革
須彌山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公元477至499年)。
北魏,是須彌山石窟的初創時期,這個時期的洞窟集中分布在子孫宮區,以第14、24窟為代表。
北周,是須彌山石窟開鑿史上的高峰時期,這個時期的洞窟主要集中在圓光寺、相國寺、子孫宮和松樹窪等區,以第45、46、48、51窟為代表。
隋朝,是須彌山石窟的再度發展期。隋代開鑿的3個洞窟主要集中在相國寺區,窟的形制有方形和中心柱窟兩類。在窟龕形制和造像上,基本上繼承了北周的風格,但也有所創新,逐漸形成了一種豐滿圓潤、作風寫實的新風格,處於向初唐過渡的階段。
唐朝,唐王朝為了加強邊疆防衛,又在這裡設立了“石門關”,直接制約著中原與西域的軍事與交通,使這裡有著“關中咽喉”之稱。
宋朝,這裡又是懷得軍的駐地平夏城的險要關隘。須彌山地處北上大漠,西出西域的要道,是絲綢之路西出長安後第一座著名的佛教石窟聖地,也是著名的古石門關遺址所在。清《甘肅通志》載:“州北九十里須彌山上有古寺,松柏郁然,即古石門關遺址。”石門關,是隋唐前後著名的七關之一,為西北通往都城長安的要衝,是禁止中原及長安的門戶。
金朝,雖然統治短暫,卻對景雲寺有過大規模的修建,而且管理也很規範。
明朝,是須彌山石窟夕陽返照時期。明代正統八年(1443),景雲寺僧綽吉汪速在舊寺基上重建佛殿廊廡,之後上奏英宗皇帝,乞望敕賜寺匾。英宗允應,遂題“圓光寺”匾。
清朝,“須彌松濤”已成為固原八景之一。康熙三十七年《重修須彌山禪院碑記》記載這次修復過程,仍是寺院建築,與石窟已無緣。
1958年12月,
固原地區在此修建
寺口子水庫,當時人們文物保護意識淡薄,工人白天到須彌山伐木,晚上到石窟中生火取暖。致使“須彌松濤”毀於一旦,洞窟內許多造像也變成了“黑面佛像”,令人扼腕嘆息。
1961年,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將須彌山石窟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此“須彌山石窟”正式定名。
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6月6日,世界歷史遺蹟保護基金會公布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為“2008年全球百大瀕危文明遺址”之一。
2007年12月20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須彌山石窟文物將得到維修保護。寧夏回族自治區發改委下達了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投資計畫,投資350萬元開展須彌山石窟文物保護與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設。
2011年4月13日至5月10日,寧夏第七屆
六盤山山花旅遊節在固原市須彌山石窟景區舉行。
2011年6月,寧夏須彌山博物館開館,這是國內首個以“
絲綢之路和佛教石窟藝術”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須彌山石窟位於寧夏固原市
原州區黃鐸堡鎮,坐落在市城北55千米處
六盤山支脈的
寺口子河北麓的山峰上。地處東經106°,北緯36°,海拔1800米。
須彌山石窟所處的位置自古以來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絲綢之路”開通後這裡又成為“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必經之地,是由長安到西域的最短的必經之地。到了唐代,唐王朝為了加強邊疆防衛,又在這裡設立了“石門關”,直接制約著中原與西域的軍事與交通,使這裡有著“關中咽喉”之稱。
氣候特徵
須彌山石窟地處黃土高原暖溫半乾旱氣候區,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形成冬季漫長寒冷、春季氣溫多變、夏季短暫涼爽、秋季降溫迅速,晝夜溫差大,春季和夏初雨量偏少,災害性天氣多,區域降水差異大等氣候特徵。
地質地貌
須彌山石窟是一座地質新生代第三紀沉積岩山群,包括紅色地層形成、造山抬升和外動力刻蝕。
分布狀況
須彌山石窟現存洞窟162座,分布在由南往北自然形成的八個區域區,即大佛樓區、子孫宮區、圓光寺區、相國寺區、桃花洞區、松樹窪區、三個窯區和黑石溝區。保存較為完好的造像500餘軀,漢藏文題刻題記53則,碑刻3方,殘碑13塊,壁畫20餘平方米。在保存的500餘軀造像和壁畫、題記中,無論是佛教人物造像,還是彩繪壁畫和佛教傳說故事,都各自保留著鮮明的時代特徵,無論是20多米高的大佛,還是只有0.2米高的供養人,都精工細雕,既有浮雕,又有近似於圓雕的高浮雕,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
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在子孫官區的崖面上,從現存的造像窟來看,窟室為方形,室中方形塔柱四面分層開龕。這種形式的窟室,是從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而來的。多是一佛二菩薩:佛像較大,居中端坐;菩薩矮小,侍立兩旁。但也有特殊情況,如須彌山開鑿最早的第十四窟,這裡的佛像有雕刻的也有彩繪的,除一個龕內為釋迦多寶佛外,其餘的龕內都是一尊佛像,沒有旁侍菩薩。縱觀這些造像,造法古樸,面形豐滿,與雲崗、敦煌石窟的早期造像有相似之處。第二十四與三十二窟開鑿年代比之稍晚,但這裡已是“標準的”一佛二菩薩。其造型特點,臉形清癯,體型修長,佛穿雙領下垂的大袍,菩薩穿漢式對襟袖襦,與十四窟大不相同。據中國著名學者潘夢陽先生撰文介紹,北魏
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服式改制:禁民穿“夾領小袖”的胡眼,一律改穿漢裝,並親自給群臣頒賜“冠服”,讓他們穿戴。所以,佛像的造型和衣著特點,正是太和改制後南朝漢式衣冠和“秀骨清相”的藝術風格,流傳到北方的反映。
北周石窟,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須彌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與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變化是中央塔柱小龕已不見,代之以大龕及髮鬢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給人以厚重敦實之感。現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兩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餘尊,每龕內,有的是立佛,一般皆為一佛一菩薩。裝飾性的雕刻,如幔帳式的佛龕;龕邊龍嘴銜口的流蘇;龕頷上的各種小佛;龕座下手執各種樂器的伎樂人,或吹橫笛,或彈琵琶,或擊羯鼓。窟頂圍繞塔柱,還雕有一對相向手舞足蹈的伎樂飛天,披巾飄動,顯示了北朝音樂藝術的盛況。
主要景點
須彌山博物館
須彌山博物館,建築面積5558平方米,陳展面積4500平方米。須彌山石窟是寧夏境內最大的石窟群,現有500餘尊保存較為完好的造像和歷代的壁畫、題記。石窟始鑿於北魏晚期,歷經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大規模營造及宋、元、明、清各代修葺重妝,藉助神秘的佛教文化色彩,香火旺盛1500多年。
須彌松濤
須彌松濤,須彌山本來還有一景,那就是“須彌松濤”。據聞風起處,低回時如淺呤低唱,高亢處如千軍萬馬。在許多年前,須彌山本來林木繁茂,“蒼松挺拔,桃李郁然”,後來因被大量砍伐,如今松柏寥落,松濤之聲日趨渺然。
須彌松濤,清代固原州十景之一。
菩提樹
菩提樹,是榕族榕屬的大喬木植物,幼時附生於其他樹上,高達15-25米,葉革質,三角狀卵形,基生葉脈三出,側脈5-7對;葉柄纖細,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纖細,柱頭狹窄。花期3-4月,果期5-6月。
子孫洞
子孫洞,是人們求子孫的地方,在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將雲霄、碧霄和瓊霄三姐妹分封為送子娘娘,她們掌管著每年送子的男女比例和送子方式,送子方式有麒麟送子、老虎送子、仙鶴送子和梅鹿送子等。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是須彌山廟會,來這裡求子的人絡繹不絕。
石窟特色
須彌山石窟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內最大的石窟群,是六盤山旅遊區的旅遊景點。其自然風貌和文化資源的典型性、稀有性、多樣性和完整性在寧夏境內堪稱一絕,在全國石窟造像中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遊覽價值。
須彌山石窟其開鑿規模、造像風格、藝術成就可與大同雲岡、洛陽龍門等大型石窟媲美。歷經各代修葺經營,成為中國古代長安至關外之間規模最大的一處佛寺禪院,歷時已有1500多年。歲月的風雨剝蝕了石窟的外表,卻增加了石窟文化藝術的年輪。
須彌山是古印度神話傳說中的名山,在佛教中具有非凡的意義。佛教經典中所說的須彌山是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高達200多萬里,相當於200個地球摞起來那么高。而且須彌山有日月環繞,山頂為釋帝天,四面山腰為四大天王所居。敦煌、雲岡等石窟的許多佛教造像和繪畫都以須彌山為題材,以此來表示天上的景觀和仙境。
寧夏須彌山之名源自何處?從早期的石窟壁畫來看,須彌山一名由來已久,基本是伴隨著佛教東傳,即與佛教經典的翻譯、石窟的開鑿、佛本生故事及石窟壁畫的出現而產生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須彌山石窟如同佛教神山,文化內涵極其豐富。耐人尋味的是,中國的石窟開鑿由西向東,沿絲綢之路展開,如明珠一樣星羅棋布,卻為何將“須彌山”之名冠在固原?研究佛教文化的專家們認為,這是因為絲綢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炳靈寺石窟和麥積山石窟已是盛名遠揚,只有以佛教聖山命名,才能使須彌山石窟更有影響,更具吸引力。
據史料記載,宋代已有須彌寨,須彌寨應該是因了須彌山而來的。因此,須彌山之名最晚也當始於唐代,相對確鑿的年代應在須彌山大佛開鑿之後。到了唐代末年,須彌山之稱已約定俗成。明代《萬曆固原州志》在記《重修圓光寺大佛樓記》碑文里,已直呼“須彌山”之名了。
須彌山處在古代絲綢之路最重要的位置,不僅是宗教和文化交流的中心,還是經濟交流的中心。
須彌山是絲綢之路西出長安後第一座著名的佛教石窟聖地,也是著名的石門關所在地。石門關是隋唐前後著名的七關之一,為西北通往唐朝都城長安的要衝,是禁止中原及長安的門戶。
據史料記載,須彌山石窟所處的位置自古以來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絲綢之路開通後,這裡又成為由長安到西域最短路徑的必經之地。到了唐代,唐王朝為了加強邊疆防衛,又在這裡設立了石門關,制約著中原與西域的軍事與交通,使這裡有著“關中咽喉”之稱。宋代,這裡還是平夏城黃鐸堡的險要關隘,宋和西夏的邊境交叉之地。
中國石窟的開鑿與佛教的傳入有著密切的關係。佛教自東漢時期傳入中國,到了南北朝時期,已經成為全國上下爭相崇信的“國教”。當時,全國大力提倡開鑿石窟,須彌山就是在那個時期應運而生的。
須彌山石窟的開鑿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有研究者認為,一方面是為了絲綢之路的暢通以及中西文化的融匯,另一方面是源於北魏時期統治階層的信仰及其崇佛濃郁的政治環境,再加上北周政權奠基人宇文泰對原州(今固原)的著意經營,使得固原在唐代無論從政治、軍事還是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了進一步的繁榮和發展。
中國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丁明夷從事石窟研究近50載,他認為石窟藝術是一部鮮活的“歷史書”:“比如說須彌山石窟的造像中,北周時期的人物造像非常有代表性,如果有人拿北周時期的古董去做鑑定,其實就可以以須彌山石窟北周時期的人物像進行比照。”
須彌山石窟還有唐、宋、西夏等各個時代的題記多處,這些題記,是研究當時社會歷史的珍貴資料。
須彌山石窟開鑿時間早,佛造像採用石刻手法雕造。有研究者認為,這種石刻造像藝術手法的更替和定型,是在須彌山完成的,它為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造像奠定了基礎。我國的石窟造像有雕塑和開鑿兩種形式和類型。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造像為泥塑,敦煌莫高窟為泥塑彩繪,炳靈寺造像大多為彩塑或者石胎泥塑,麥積山石窟仍是以石胎彩繪為主。而山西雲岡、河南龍門石窟造像均變成石刻雕鑿,須彌山正好處在石窟造像泥塑與石刻的過渡帶上。
除了造像手法,須彌山石窟中還有很多時代特色鮮明的造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通常被稱為第5窟的大佛樓大佛造像。這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彌勒佛坐像,大佛儀態端莊而安詳,為唐代武則天時期所開鑿。這尊高聳的大佛造像雖是砂崖雕鑿,但造型和雕鑿的刀法卻給人以泥塑一樣的柔美感。該大佛比山西雲岡第19窟大坐佛還高7米多,也比雲岡石窟中最大的第19窟坐佛和龍門石窟的奉先寺盧舍那佛還高,是全國大型石窟造像之一。
第一個未解之謎
起名者何許人也?
須彌山漢代稱逢義山,北魏、隋、唐稱石門山。從須彌山石窟1號窟中一則西夏時的題記“拱化三年七月十五日……須彌山巡”看,“須彌山”的稱謂,最晚應在宋、西夏時就有了。拱化三年,即公元1065年。
固原是古絲綢之路長安至河西走廊最便捷的幹道之一,實際上固原能控扼古絲綢之路,須彌山前的石門關功不可沒。石門關一度是唐朝的國門,也曾是宋和西夏兵戎相見的戰場。
蔫紅雄峻的須彌山有“寧夏敦煌”之稱。在山麓東南向的崖面上,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松樹窪、三個窯、黑石溝等八個風景區的132個石窟,如一幅巨大而美麗的扇面徐徐展開。整個窟群共約113龕,大小造像980餘尊,其中保存較完好的有500餘尊。
須彌山石窟是中國十大石窟之一,專家們基本一致的意見是,它始鑿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公元477至499年),在北周、唐朝掀起了開鑿高潮,至明清時漸漸合上了帷幕。
第二個未解之謎
是誰最早開鑿了須彌山石窟?
開鑿石窟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非“政府行為”很難完成,這樣的“形象工程”歷朝歷代理應都備受關注。
但歷經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近1000年間,令後人嘆為觀止的須彌山石窟,包括身軀偉岸的須彌山大佛,竟許久在國史和地方志中都找不到一點記載。
第三個未解之謎
到了明朝,《萬曆固原州志》才第一次給了須彌山佛教建築在史冊上亮相的機會:“須彌山……元封圓光寺。”誰知這竟是張冠李戴,把本朝的金貼在了前朝的臉上,貽笑大方。圓光寺並非元封,而是明英宗朱祁鎮賜名。
1961年,自治區政府將須彌山石窟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此“須彌山石窟”正式定名。
須彌山現存開鑿最早的石窟,有北魏4窟。其中孝文帝時期開鑿的第33窟,左、右、後三壁開有較大淺龕,這種形制,在中國石窟中絕無僅有。
北周后期開鑿的第51號窟,是須彌山形制獨特、規模最大的洞窟,被譽為“須彌之光”。它由前後主室和兩個耳室組成,方形塔柱上左、右、後三面各開一龕,每龕有一佛二菩薩。讓人稱奇的是後壁長方形的佛龕上,並列著三尊身高6米的盤腿大坐佛,造型氣勢雄偉,栩栩如生。
須彌山最奪人眼球的,當然是5號窟大佛樓的須彌山大佛,高20.6米,又稱彌勒大坐佛,比雲崗、龍門石窟最高的佛像還高,在中國僅次于樂山大佛。
須彌山大佛頭高5米,耳長3米,博帶袈裟、豐腴慈祥,頭部螺髻,雙耳垂肩,嘴角含笑,平易近人。
有人認為,須彌山大佛是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的克隆。
第四個未解之謎
龍門石窟
盧舍那大佛是根據唐朝皇后、武周皇帝武則天年輕時的形象鑿成的,須彌山大佛面部顯然更男性化,兩尊大佛有著明顯的不同。
但須彌山大佛的博帶袈裟,尤其是胸前的衣褶,簡直就是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的翻版。
須彌山有一種樹,生長在相國寺、子孫宮一帶,僅有十來棵,當地百姓稱為菩提樹,其實它是小葉朴,一種榆科落葉喬木。林業科研人員進行了長期實驗,想人工繁育“菩提樹”,但始終沒有成功。
據民國《固原縣誌》記載,須彌山“過石壁為桃源洞,通山後之地下洞也。洞已窒,遺蹟宛然。”1953年中共固原縣委統戰部寫的《固原縣三營區四鄉須彌山調查情況報告》也提到,桃花院“有一石洞,據劉和尚說有四十里之深,洞口用石頭擋著,說人不敢進去。”
開發保護
面臨問題
“風化是石窟遭受破壞的最大難題。
石窟所有珍貴文物遭受災難,因紅砂岩體容易開鑿石窟造佛像,從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便開鑿佛像,北周和唐代都在這裡進行過大規模的鑿窟造像活動。須彌山石窟經過歷代開鑿,共有130多窟,其中70多窟雕鑿造像,這些石窟分布在須彌山向東延伸的8座崖面上。但紅砂岩體也容易風化,加之人為破壞,現存有佛像的石窟僅剩20多個,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的,並集中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5個石窟遺址。
現存最好的這5個石窟,卻無一倖免的遭到自然風化。石窟內唐代佛像姿態飄逸,神態安祥,但佛像身上鮮艷的彩繪已是斑駁陸離,難以尋覓到一處較完整的畫面,有的佛像身上岩面大片脫落,有的佛像鼻子、面部早已被風化,有的佛像身上流暢的服飾線條已永遠消失,留給人一種千瘡百孔的傷感。
而在另一處石窟遺址,有的佛像全身已嚴重風化,雕像因腿部無法支撐身體而被文物管理人員抹上厚厚的水泥支撐著,還有部分佛像身上風化脫落的砂岩面積達20多厘米,厚兩三厘米,風化裂開的口子、新近掉落的砂石塊清晰可見。石窟內的牆角、佛像的腳下,隨處都能看到成堆的紅色風化物。
相國寺珍貴佛像身臨險境
開鑿於北周時期的相國寺是須彌山石窟遺址中的文物之精華,由於20世紀初的
海原大地震使洞口坍塌,而因禍得福的掩埋效應使得石窟內的佛像風化較輕,現存3尊高達6米的大佛成為國內石窟藝術傑作,佛像氣勢雄偉,臉部清晰,身上的彩繪保存較完好。然而這個面闊14米、進深12米、頂高約10米的石窟,卻面臨著雨水滲漏危害,佛像身臨險境。
須彌山石窟在歷史上曾有“須彌聽松濤”的記載,但須彌山上的古老松樹已不多見,由於過去植被遭到大面積破壞,每當遇到降雨較多的天氣,地表難以涵養水源,雨水便從石窟崖面沖刷而下,使得石窟遺址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壞。雖然當地文物管理人員開始植樹造林,但難以恢復歷史上的勝景。
建於唐代的第5窟大佛是國內少有的石窟文物精品,高達20.6米的大佛像開鑿於一座山崖上,佛像栩栩如生,僅佛像的耳朵就足有2米長,一隻眼睛就有一米多寬,站在數千米外的對面山坡上遙望仍能清晰地看到大佛慈祥的面容。令人們不得不折服古人的藝術水準。但因佛像頂部木質樓閣毀於大地震,20世紀80年代,文物保護部門在佛像頂部修建了長近20米左右、寬5至6米、重達幾十噸的拱形水泥防雨棚,現看來這一建築卻成了大佛的心腹之患。
防雨棚左側的岩石由於不堪承重已經出現了長達6至7米的裂縫,加之風化,這塊岩石已成為一塊搖搖欲墜的懸石,防雨棚和岩體之間也已出現明顯的裂縫,隨時有可能坍塌掉落毀壞大佛。
水泥防雨棚嚴重威脅佛像文物,應採取搶救性保護辦法。對須彌山石窟的保護和旅遊開發應進行長遠規劃,分步實施,以切實解決文物保護問題。
須彌山石窟從南端到北端,長度1500米,分布在周圍8座山頭上,現卻主要採取人工24小時輪流值班看守的辦法防盜。
幾座佛像保存較好的石窟都是用鐵門上鎖,尤其在半山腰距離較遠的桃花洞石窟,只是簡單地安裝了一個普通報警器。而這裡卻保存著較完好的佛像等珍貴文物。
上世紀80年代,一尊北周時期的佛頭像被鋸盜,案件至現未破。現這種原始的管護方式,感到壓力太大。
須彌山石窟被列為世界瀕危遺址就是因為其他地方現存的佛像等精品寥寥無幾,而我們對現存的文物保護又僅限於初級水平。
立法保護
《
固原市須彌山石窟保護條例》2017年10月30日固原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2017年11月30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批准,12月1日固原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獲得榮譽
2004年,被評為寧夏回族自治區文明景點;
2005年,被評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風景名勝區;
2007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2008年,被寧夏回族自治區文明辦、建設廳、旅遊局共同命名為文明風景旅遊區,同年被評為寧夏回族自治區十佳誠信景區。
2018年04月,“神奇西北100景”。
旅遊信息
綜述
須彌山石窟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所以選擇天氣比較好的季節去遊覽。一般來說夏季最佳,春秋也可,冬季就不太適合。須彌山石窟同四大石窟不同,需要爬山,因此下雪的冬季和雨天都不太適合遊覽。遊覽時間夏天儘量避開中午,比較曬,需要補充大量的水。自駕車路不是特別好走,雨雪天氣最好小心.。觀光時儘可能不要吸菸,以免對洞體造成破壞。
景區交通
在固原市區乘坐中巴到達三營鎮(車程約10分鐘),然後在鎮上換乘私人的小車前往景區,車費約10元。
住宿
須彌山石窟對面有一個小村莊叫“毛家台子”,2008年其修建了農家樂,營業中的農家樂,提供農家菜品及農家住宿。
門票
門票價格:60元(憑學生證半價)
景區講解費用:50元/次。
時間
開放時間:07:00-19:00。
美食
固原燒雞
最好吃的燒雞是當地土雞,其次是土洋結合的二轉子雞,最次是肉雞。此種燒雞的烹製技藝別具一格,吃起來外脆內嫩,味美爽口,而且便於攜帶,是旅途的美味,也是饋贈親友或探視病人的風味佳肴。
羊肉炒揪面片
將羊肉切成片,把優質麵粉揉成麵團放在案子上醒好。油鍋燒熱,肉片炒淨水分,放入蔥丁、薑汁、蒜片稍偏炒,調入醬油、食鹽、花椒水。把醒好的面用手壓薄,待水開後將面揪成小方片投入。煮熟,撈入炒肉鍋款炒入味。加少許鮮湯.時令鮮菜和辣椒油即可。吃起來面片筋韌,其味鮮香。
蕎麥餄餎
蕎麥餄餎,是當地風味小吃之一。固原市蕎麥餄餎是將和好的蕎麥麵放入餄餎床子中,並壓動槓桿將面軋成長條直接入鍋煮熟即可食用,蒸熟亦可。食用時可放入蔥花、肉絲、辣椒等佐料調味,清香爽口,風味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