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白絹病:韭菜鬚根、根狀莖及假莖均可受害,根部及根狀莖受害後軟腐,失去吸收功能,導致地上部萎蔫變黃,逐漸枯死;假莖受害後亦軟腐,外葉首先枯黃或從病部脫落,重者整個莖稈軟腐倒伏死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韭菜白絹病
- 病原中文名:齊整小核菌
- 病原拉丁學名:Sclerotium rolfsii Sacc.
-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 病害類型:真菌
- 主要為害部位:鬚根、根狀莖及假莖
為害症狀,病原形態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病毒侵染循環,防治方法,
為害症狀
韭菜鬚根、根狀莖及假莖均可受害:根部及根狀莖受害後軟腐,失去吸收功能,導致地上部萎蔫變黃,逐漸枯死;假莖受害後亦軟腐,外葉首先枯黃或從病部脫落,重者整個莖稈軟腐倒伏死亡。所有患病部位均產生白色絹絲狀菌絲,中後期菌絲集結成白色小菌核。在高溫潮濕條件下,病株及其周圍地表都可見到白色菌絲及菌核。
病原形態特徵
齊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態為羅氏阿太菌(Athelia rolfsii(Curzi)Tu.&Kimbrough.),屬擔子菌亞門多孔菌目,膏藥菌科真菌。自然條件下很少產生。在生活史中主要靠無性世代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營養菌絲和菌核。生育期中產生的營養菌絲白色,直徑5.5~8.5微米,有明顯締狀連結,菌絲每節具兩個細胞核,在產生菌核之前可產生較纖細的白色菌絲,直徑3.0~5.0微米,細胞壁薄,有隔膜,無締狀聯結,常3~12條平行排列成束。菌絲細胞壁成纖維狀,平均厚度0.1~0.3微米,菌絲尖端前40~200微米處有酸性磷酸水解酵素的活性,大多被包圍在各式不同的液泡中或溶素體中,此外可見核、核仁、肉質綱、邊體等。菌絲內的隔膜是典型的桶狀隔膜,隔膜共5層。
白絹病菌是由3~12條平行排列的菌絲束形成,此時菌絲先長出側生分支,後再多叉分支,逐漸變成球形,菌絲有互相吸引的物質存在,有認為菌絲在形成菌核苞芽時,菌絲彼此間有一可以互相吸引的物質存在,而苞芽發生後,能否繼續發育成菌核,須視菌體自身是否有足夠能量而定,在沒有特定影響因子時逐漸形成菌核。
白絹病菌分為二大類:A型,菌絲生長較疏,在培養皿邊緣處產生較寬的環狀菌核帶與較多的菌核生成。R型,菌絲生長較厚實,在培養皿邊緣處產生較少的菌核。菌核開始是由小群的菌絲集合形成苞芽,有疏鬆型、末端型、菌絲束型三種形式,由不規則分支而來,且鄰近菌絲會有少許的假柔細胞成份。此菌絲的組成開始緊貼,可能也有菌絲融合現象。白絹病菌的菌核在結構上可分為4部分:最外層是由暗褐色厚壁細胞形成的厚皮層;裡面是殼層,由2~4層厚壁細胞連線排列而成;再裡面是皮下層,由6~8層厚壁細胞構成;最內層是髓部,由菌絲狀長形細胞疏鬆地組成,充滿一些電子密度較高的小顆粒體,可能是貯藏醣類,及一些膜裹住的黑色顆粒體。菌核內各細胞均具兩個細胞核。成熟的菌核外皮含可抵抗惡劣環境的黑色素。
白絹病菌以菌核存在於土壤中2.5厘米處,2.5厘米以下發芽率明顯減少,在土中7厘米處幾乎不發芽。
傳播途徑
病菌以菌核或菌絲遺留在土中或病殘體上越冬。翌年氣溫回升後在適宜條件下產生菌絲,從地下鬚根、根狀莖或假莖的地表處侵入,形成中心病株,再向四周擴展,借雨水、灌溉水、施肥等傳播蔓延。新種植區的初侵染源主要來自種子中混入的小菌核,老種植區的初侵染源主要來自土中菌核。
發病條件
在四川韭菜白絹病6—10月均可發病,尤以6~8月大雨後的高濕條件下發病重。
病毒侵染循環
1.越冬 病原以菌核在菌絲遺留在土中或病殘體上越冬。第2年氣溫回升後在適宜條件下產生菌絲,從地下鬚根、根狀莖或假莖的地表處侵入,形成中心病株,再向四周擴展,借雨水、灌溉水、施肥等傳播蔓延。新種植區的初侵染源主要來自種子中混入的小菌核,老種植區的初侵染源主要來自土中菌核。
2.發生時期 韭菜白絹病3~10月均可發病,尤以6~8月大雨後的高濕條件下發病重。
防治方法
(1)施用日本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機肥,避免糞肥帶菌。
(2)播種前將種籽過篩,儘量除去小菌核;田間部分植株開始發病時,要連根拔除病株銷毀,甚至可將病株穴內的土壤取出韭菜地外,並在病株穴內及其附近澆潑藥液或施用石灰殺菌。
(3)重病區提倡間套作,降低田間濕度。韭菜植株矮小,如淨作,往往通風不良,株間濕度較大,有利於發病。可採用寬窄行栽培,在寬行中種植茄果類、豆類等蔬菜,實行高矮搭配種植,不僅可降低田間濕度,還可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經濟效益。
(4)加強管理。天旱時注意灌水,防止植株衰弱,提高抗病能力;久雨不晴應注意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創造不利於發病的條件。
(5)發病初期噴灑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採收前7天停止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