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溝鄉

韭菜溝鄉

韭菜溝鄉,位於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西北部,境內多山,四周山嶺起伏,屬溫帶季風氣候,資源豐富。該鄉實施“三鄉”目標,努力打造“經濟富鄉,藥材大鄉,旅遊強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韭菜溝鄉
  • 所屬地區:遼寧省鞍山市
  • 面積:152.60平方千米
  • 人口:1.13萬人
地理位置,鄉情概況,行政區劃,地形地勢,氣候類型,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旅遊資源,中國小校,鄉鎮特色,經濟發展,新農村建設,地圖信息,

地理位置

遼寧省鞍山岫巖滿族自治縣韭菜溝鄉位於岫巖西北部,北以藥山主峰石花頂山與三家子鎮為界,東隔哨子河與黃花甸鎮相望,南以房木嶺與大房身鄉接壤,西以牧牛嶺與牧牛鄉毗鄰。

鄉情概況

該鄉橫向距離11公里,縱向距離14公里,總面積151平方公里。2003年並掉四道溝村、張家堡村、紅嶺村、葉家街村、香爐山村、土門村6個村,後轄佟家堡村、韭菜溝村、水獺嶺村、朱家堡村、永泉村5個村,70個村民組,3423戶,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1329。
韭菜溝鄉(圖2)韭菜溝鄉(圖2)
韭菜溝鄉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借鑑先進地區的發展經驗,圍繞山和藥做文章,在建設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搞建設,變落後的局面為後發優勢,2005年在全縣24個鄉鎮的排名中由原來的23位越升為第6位。如今韭菜溝鄉的發展局面已全面打開,特別是在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方針出台後,全鄉上下積極謀劃、籌措發展思路及措施,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氛圍已經全面形成,發展的空間更為廣闊,發展勢頭更為強勁,發展平台更為優越。
現韭菜溝鄉已更名為藥山鎮。

行政區劃

韭菜溝鄉政府駐永泉,人口1.13萬人,面積152.60平方千米,轄11個村委會:土門村、永泉村、水獺嶺村、葉家街村、紅嶺村、韭菜溝村、朱家堡村、香爐山村、四道溝村、佟家堡村、張家堡村。

地形地勢

該鄉境內多山,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低緩,四周山嶺起伏,溝谷交錯。境內最高山峰為藥山主峰石花頂山,海拔887.7米。境內常流河哨子河,從北部永泉村土門居民組入境,流長13公里,流入黃花甸鎮。季節河流有發源於香爐山北麓的香爐河和發源於香爐山南麓的槽子峪河,流長分別為12公里和14公里,兩條河流均匯入哨子河。
韭菜溝鄉(圖3)韭菜溝鄉(圖3)

氣候類型

該鄉境內屬溫帶季風氣候,冬寒而長,夏熱且短,雨熱同季,年降水量700—900毫米,無霜期為140天左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韭菜溝鄉鎂石、理石、方解石、鈉長石、矽石、滑石、鉛鋅等礦藏資源儲量豐富。鄉村工業以採礦及礦產品加工為主,境內現有採礦及礦產品加工企業22家。經過幾年來韭菜溝鄉黨委、政府在“三區六礦”方面的精心打造,境內現已形成高升礦產品加工有限公司、長青石材有限公司、佟家村鈉長石礦等以鎂石、大理石、鈉長石為主導產品的集礦產資源開採與加工為一體三大主導礦業。

旅遊資源

藥山韭菜溝鄉歷史文化悠久,自然風光秀麗,有良好的旅遊資源,著名藥山風景區坐落境內。藥山系千山余脈,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50平方公里,以盛產中藥材而得名。景區內山勢高峻,大小奇峰40餘座,珍稀藥用動植物達400餘種。景區的人文景觀歷史久遠,起始於隋唐,興盛於明清,集佛、道教於一山,與千山、醫巫閭、風凰山齊名。為保護自然資源,發展旅遊業,縣政府於1992年起先後修復了青華觀、娘娘廟、藥王洞、護法神廟等旅遊景點。2006年起,在縣鄉兩級政府的精心運作下,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引進資金4億元,對藥山開始施工了全方位綜合性開發。隨著藥山景點及基礎設施的逐步改善,旅遊觀光的遊客也逐年增多,2006年,接待遊客可達12萬人次,為拉動鄉內第三產業發展,推動全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促進遼寧和鞍山地區旅遊業的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
藥山藥山系千山余脈,位於岫巖滿族自治縣北部韭菜溝鄉、三家子鎮、石廟子鎮的交界處,距縣城60公里,因盛產藥材而得名,又以岫巖方音諧稱岳山。藥山為清代奉天省的四大名山之一,與千山、鳳凰山、醫巫閭山並列齊名。藥山山勢高峻,由東北向西南起伏綿延10餘公里,有大小奇峰40多座,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最高峰石花頂海拔889.7米。有4座山峰聯袂而立,峰頂各有一處岩石崩裂開來,遠望猶如四朵蓮花盛開,故名石花頂。古城頂與它隔溝對峙,山巔有古城遺址,存有人工鑿刻之石椅、石旗桿、定向盤等。清華觀為藥山主景區。傲然挺立的迎客松和唐代古塔格外引人注目。明代遼東總兵李成梁曾在此廣建廟宇,建有清華觀、娘娘廟、三清殿、靈官殿、關帝祠、佛殿、鐘鼓樓等。這裡的奇峰摞疊,洞井棋布。風景區西部山勢雄偉多姿,怪石嶙峋;東側層巒疊翠,澗水潺潺,風景區分為古城頂景區、清華觀景區、梨花塢景區、石花頂景區和古戰場景區等五大景區。現正在分步開發建設,部分對外接待。

中國小校

岫巖滿族自治縣韭菜溝鄉中學
岫巖滿族自治縣韭菜溝鄉佟家國小
岫巖滿族自治縣韭菜溝鄉葉家國小
岫巖滿族自治縣韭菜溝鄉四道國小
岫巖滿族自治縣韭菜溝鄉張家國小
岫巖滿族自治縣韭菜溝鄉朱家村國小
岫巖滿族自治縣韭菜溝鄉水獺村國小
岫巖滿族自治縣韭菜溝鄉紅嶺國小
岫巖滿族自治縣韭菜溝鄉韭菜國小
岫巖滿族自治縣韭菜溝鄉香山國小

鄉鎮特色

2009年年,岫巖縣韭菜溝鄉將繼續實施“三鄉”目標,努力打造“經濟富鄉,藥材大鄉,旅遊強鄉”,全面推進該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韭菜溝鄉(圖4)韭菜溝鄉(圖4)
打造經濟富鄉。該鄉以鎂、鈉長石、方解石等礦產資源為著稱。鄉里現有24家企業,其中支柱企業就有2家,年利稅可達200萬元,為了加快資源整合步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面推進走工業強鄉之路,以工業反哺農業,做大做強工業發展大計,2009年已有2個項目正在洽談中,有望在今年實施,鄉里同鞍山企業老闆王吉財商定億元方解石超細粉項目,該項目投資1億元人民幣,預計年產20噸方解石超細粉。引進鞍山玉佛院資金500萬元建藥山礦泉水項目。目前,商標已註冊,商標為玉佛聖水。所以今年有望突破縣委縣政府所下達各項經濟指標。該鄉本著促民增收增效的原則,進一步加大農業產業化調整,結合國家方針政策,全面做好設施農業項目。在永泉村金家灣建香菇冷棚200個,3月末菌坨可入棚,總投資540萬元。在水獺村建肉牛養殖基地,已建4棟,並已購進400頭肉牛,總投資500萬元。同時也加強民生工程建設,投資10萬元對佟家村韓家組--王家組3000延長米河套進行道壩結合治理;投資10萬元對大寺河2000延長米河套進行高標準治理,為藥山旅遊增加一道亮麗風景線。
打造旅遊強鄉,該鄉坐落在藥山腳下,以藥為名,以藥為本,藥山更有許多神奇傳說。幾年來,該鄉高舉“以藥興山,以山富民”發展思路。該鄉種植藥材就達20多種,種植面積可達4000多畝,其中庭院經濟發展勢頭較好,幾年來,該鄉藥農收入是非常可觀的。雖然藥材市場價格有所滑坡,但對庭院經濟發展影響不大,比種其它農作物價值更高,因為投資少更便於管理,市政府望在該鄉投資5000萬元建 東北藥材大市場。
打造旅遊強鄉。為了進一步塑造旅遊強鄉之名,加大力度對藥材進行綜合開發,整體推進藥山對外知名度,大力發展特色滿族山水風情旅遊景點,不斷完善藥山腳下藥園基地設施建設,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提升藥山對外知名度。

經濟發展

2005年末,該鄉實現社會總產值5.4億元,財政收入14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260元。
韭菜溝鄉投資1500萬元的鐵選廠正式投產,投資2800萬元的石灰石加工和開採項目緊張籌備,投資1000萬元的林蛙養殖項目平穩運營下,項目建設已成為韭菜溝鄉快速發展的“主要王牌”,一大批項目“安家落戶”,顯示出巨大的牽動和輻射作用,為韭菜溝鄉的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羽翼。項目是增強鄉村財政實力、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為此,韭菜溝鄉緊緊抓住自身礦產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招商引資上項目。由鞍山客商投資1500萬元的鐵選廠項目投入生產,年可實現產值1000多萬元,上繳利稅40萬元。同時,該鄉將進一步整合礦產資源,積極引進礦產深加工企業,使資源效益實現最大化。
招商難、上項目更難。鄉黨委、政府認識到,對千方百計引進的企業和項目,如果後續服務跟不上,不但讓落戶企業寒心,也會影響日後招商上項目工作。為此,該鄉對引進的企業,從考察到建設,從投產到銷售,提供全方位、全過程服務,營造了良好的“安商、親商”氛圍。投資2800萬元的石灰石開採和加工項目,經過政府的協調,目前場地平整已經結束,村組、村民有關土地和山場等徵用手續已辦理完畢,投產後,可實現稅收20萬元,帶動就業100多人;北京一投資商加大對佟家鈉長石礦的開採力度,年所得利潤用於藥山風景區開發,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帶動了鄉旅遊產業的發展。如果說工業項目強鄉富村,那么農業項目卻是實實在在富百姓。韭菜溝鄉投資1000萬元在水獺村建立林蛙基地,基地的建成將帶動周邊100多戶發展林蛙養殖,每年至少戶均增收1萬元。項目的推進為韭菜溝鄉的經濟發展增添了生機和活力,隨著這些項目的運營達產,該鄉的經濟將向著更快更好的方向發展。

新農村建設

韭菜溝鄉隨著岫巖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傳統的事務管理型“村宮”、吃苦耐勞型農民已不能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建設新農村的首要任務是提高農民素質,而培育“科技農民”應當首先培養“科技村官”,通過“科技村官”示範、指導,引領農民民眾創業致富。基於這一認識,岫巖縣確定把培育“科技村官”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主要任務。岫巖縣在村支書的選用上,拓寬用人視野,多渠道配強、配齊,選用“雙強三帶”——致富能力強、帶富能力強,帶頭致富、帶領致富、帶動全村經濟社會發展型村支部書記,“雙強三帶”村書記比例達到80%以上。
韭菜溝鄉永泉村支部書記王本仁,是遠近聞名的民營企業家,作為市場型農民被評選為“科技村官”。王本仁先後帶領村民搞起絨山羊養殖、菸草種植、中藥材等多個產業,使永泉村的人均收入已由1998年的1600元增長到現在的3000元,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有文化、懂科技、會經營的“科技村宮”和“科技農民”正成為岫巖縣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

地圖信息

地址:"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