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根

韭根

韭根,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韭Allium tuberosum Rottl.ex Spreng的根。全國廣泛栽培。具有溫中,行氣,散瘀,解毒之功效。常用於里寒腹痛,食積腹脹,胸痹疼痛,赤白帶下,衄血,吐血,漆瘡,瘡癬,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韭根
  • 別稱:韭菜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百合目
  • :百合科
  • :蔥屬
  • :韭
  • 分布區域:全國廣泛栽培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采
  • 毒性:無毒
  •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一、採集加工,二、炮製方法,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歸脾、胃經。

功效

溫中,行氣,散瘀,解毒。

主治

用於里寒腹痛,食積腹脹,胸痹疼痛,赤白帶下,衄血,吐血,漆瘡,瘡癬,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中惡,心神煩悶,腹脅刺痛:韭根一把,烏梅七顆,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聖惠方》)
2.治少、小腹脹滿:韭根汁和豬脂煎。細細服之。(《千金要方》)
3.治蛔蟲腹痛:韭菜根60g,雞蛋1個。加醋少許,煨水服。(《貴州草藥》)
4.治諸痛:非菜根,搗爛醋拌炒。絹包熨痛處。(《古今醫鑒》)
5.治赤白帶下:韭根搗汁,和童尿露一夜。空心溫服。(《海上仙方》)
6.治鼻衄:韭根、蔥根同搗,棗大。納鼻中,少時更著。(《千金要方》)
7.治時氣鼻衄.日夜不止,面色如金黃:韭根一握,搗取汁,鉼中盛。以索懸於井中,浸良久,急取出。滴二七滴於鼻中。(《聖惠方》)
8.治小兒黃病:韭根汁,滴少許入鼻中。出黃水即瘥。(《聖濟總錄》)
9.治血暈昏迷欲死者:急取韭菜根一大握,切細,放在小口瓶內,用滾熱酸醋泡在瓶中,將瓶口沖在病人鼻口內,使韭氣直衝透經絡,血行即活,再用後方。(《醫便》)
10.治盜汗及汗無時:韭根四十九枚。水二升,煮一升,頓服。(《千金要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者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溫熨;或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

陰虛內熱者慎服。

炮製

一、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淨,鮮用或曬乾。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殘莖,洗淨,切段,乾燥。或鮮用。

形態特徵

韭:多年生草本,高20-45cm。具特殊強烈氣味。根莖橫臥,鱗莖狹圓錐形,簇生;鱗莖外皮黃褐色,網狀纖維質。葉基生,條形,扁平,長15-30cm,寬1.5-7mm。總苞2裂,比花序短,宿存;傘形花序簇生狀或球狀,多花;花梗為花被的2-4倍長;具苞片;花白色或微帶紅色;花被片6,狹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4.5-7mm;花絲基部合生並與花被貼生,長為花被片的4/5,狹三角狀錐形;子房外壁具細的疣狀突起。蒴果具倒心形的果瓣。花、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全國廣泛栽培。

藥材性狀

為細圓柱形段。外表面棕黃色,皺縮不平,有細橫環紋及支根痕;切斷面類白色,較平坦。質脆,易折斷。氣強烈、特異,味辛微辣。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溶血作用
3.祛痰作用

相關論述

《綱目》:“溫。”
《醫林纂要·藥性》:“甘、辛、酸,熱。”
《別錄》:“主養發。”
《本草拾遺》:“葉及根生搗汁服,解藥毒,療狂狗咬人慾發者,亦殺諸蛇、虺、蠍、惡蟲毒。又搗根汁多服,主胸痹骨痛不可觸者。”
《綱目》:“功用與韭葉相同。”
姚可成《食物本草》:“治諸癬。”
《醫林纂要·藥性》:“大補命火,去瘀血,續筋骨,逐陳寒,療損傷;加酒服之,回陽救急。”
《分類草藥性》:“清風熱,消食積,治女子勞復,明目清昏,補遺精,止鼻衄,清虛火,搽疳瘡,熏喉蟻癢。”
《現代實用中藥》:“治吐血及衄血,又搗汁塗漆瘡。”
《福建藥物志》:“下氣,消瘀。主治過敏性紫癜,鼻衄,倒經,血崩,漆瘡,乳腺炎,誤吞金屬針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