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相關史料,德宗公主,
人物簡介
韓國貞穆公主(762年—784年),唐德宗李适長女,始封唐安公主,母昭德皇后王氏。公主自幼聰敏,謹慎孝順,深受德宗喜愛。下嫁秘書少監韋宥,一女魏國夫人韋氏。朱泚之亂,唐安公主隨父親逃難。興元元年(784年)三月十九日,公主於城固去世,時年二十三歲。唐德宗悲痛,下令造塔厚葬。宰相姜公輔上奏將來叛亂平息後,公主肯定要歸葬長安。在逃難中,喪事應該節儉,以慰軍心。德宗大怒,對翰林學士陸贄說:“唐安夭亡,我又不是要在這裡修個大墳,不過想修個磚塔安置而已,花得了幾個錢?這根本不關宰相的事,他靠指責我來求名也太過分了!”陸贄給姜公輔求情也沒用,姜公輔因此被貶。貞元十五年(799年)七月十五日,唐德宗追冊唐安公主為韓國貞穆公主,後詔令有關部門擇地為其建廟,韓國貞穆公主廟在靖安坊。貞元十七年(801年)十一月十四日,追祔神主於廟,當日,國家賞賜給祭祀禮物,派太常博士贊相;以後四時仲月,則由子孫自行祭祀。
相關史料
《新唐書 列傳第七十七》
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主性仁孝,許下嫁韋宥,以播遷未克也。帝悼之甚,詔厚其葬。公輔諫曰:“即平賊,主必歸葬,今行道宜從儉,以濟軍興。”帝怒,謂翰林學士陸贄曰:“唐安之葬,不欲事塋壠,令累甓為浮圖,費甚寡約,不容宰相關預,苟欲指朕過爾!”
《舊唐書 本紀第十二》
庚寅,車駕次城固。唐安公主薨,上愛女,悼惜之甚。
《舊唐書 列傳第八十八》
從幸山南,車駕至城固縣,唐安公主薨。上之長女,昭德皇后所生,性聰敏仁孝,上所鐘愛。初,詔尚韋宥,未克禮會而遇播遷;及薨,上悲悼尤甚,詔所司厚其葬禮。公輔諫曰:“非久克復京城,公主必須歸葬,今於行路,且宜儉薄,以濟軍士。”德宗怒,謂翰林學士陸贄曰:“唐安夭亡,不欲於此為塋壠,宜令造一磚塔安置,功費甚微,不合關宰相論列。姜公輔忽進表章,都無道理,但欲指朕過失,擬自取名。朕比擢拔為腹心,乃負朕如此!”
《冊府元龜 卷四十七》
《資治通鑑》
庚寅,車駕至城固。唐安公主薨,上長女也。
上欲為唐安公主造塔,厚葬之,諫議大夫、同平章事姜公輔表諫,以為“山南非久安之地,公主之葬,會歸上都,此宜儉薄,以副軍須之急。”上使謂陸贄曰:“唐安造塔,其費甚微,非宰相所宜論。公輔正欲指朕過失,自求名耳。相負如此,當如何處之?”
《唐會要 卷十九》
《舊唐書 列傳第七十九》
及貞元十四年,春夏大旱,粟麥枯槁,畿內百姓,累經皋陳訴,以府中倉庫虛竭,憂迫惶惑,不敢實奏。會唐安公主女出適右庶子李愬,內官中使於愬家往來,百姓遮道投狀,內官繼以事上聞。德宗下詔曰:“京邑為四方之則,長吏受親人之寄,實系邦本,以分朕憂,苟非其才,是紊於理。正議大夫、守京兆尹、賜紫金魚袋韓皋,比踐清貫,頗聞謹恪,委之尹正,冀效公忠。乃者邦畿之間,粟麥不稔,朕念茲黎庶,方議蠲除,自宜悉心,以副勤恤。皋奏報失實,處理無方,致令閭井不安,囂然抗訴。及令覆視,皆涉虛詞,壅蔽頗深,罔惑斯甚。宜加懲誡,以勖守官。可撫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馳驛發遣。”。
敕:夫尊於朝,婦貴於室,由古道也。安有邦君之妻,而無湯沐之地乎?涼國公李愬妻韋氏,德宗皇帝之外孫也。笄年事,克有令儀,天蔭雖高,猶執婦道。持其門戶,使有姻族之和;奉其蘩,使有蒸嘗之潔。當分閫之際,終無內顧之憂者,由此婦也。今積行累功,以致爵位,六遷重鎮,名列上台,而韋氏猶限彝章,未嘗開國,甚不稱也。因大名之邦,式建小君之號,可封魏國夫人。
德宗公主
魏國憲穆公主,始封義陽(義陽公主)。下嫁王士平。主恣橫不法,帝幽之禁中;錮士平於第,久之,拜安州刺史,坐交中人貶賀州司戶參軍。門下客蔡南史、獨孤申叔為主作《團雪散雪辭》狀離曠意。帝聞,怒,捕南史等逐之,幾廢時士科。薨,追封(魏國公主)及謚(憲穆)。
普寧公主,蚤薨。
文安公主,丐為道士。薨大和時。
義川公主,蚤薨。
晉平公主,蚤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