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侯國

韓侯國

程妮娜《東北史》考證:“西周時期東北地區也存在一個韓侯國,這與後來戰國七雄中的韓沒有任何關係。從《詩經·大雅·韓奕》來看,此韓侯國的地理位置有兩大特點,一是靠近燕國,一是與穢貊等少數民族聚居地相鄰。”韓侯國是由北上的貊族和南下的穢族在開原一帶融合後建立起來的,時間當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距今約3000年,今天的開原為韓侯國都城韓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韓侯國
  • 時間:周武王到周成王
  • 區域:松嫩平原
  • 政治體制:奴隸制。
西周時的韓侯國,韓城,韓奕,歷史沿革,歷史的歸宿,

西周時的韓侯國

從周武王到周成王,分封諸侯,分封了71個邦國,封姜太公於齊、召公爽於燕、箕子於朝鮮、韓侯於韓等等。。周武王四年(公元前1066年),武王克商“釋箕子之囚,去之朝鮮(即今遼陽地區),因以封之。
開原是東北地區最早建城的地區,並成為國都。西周時期,開原稱韓城,是韓侯國的都城。西周時期,從華北地區遷移而來的貊族進入東北地區南部,並不斷北上,史料載此期曾有貊國。同時,從松嫩平原向下的穢族,出曾建有穢國。南下的穢族與北上的貊族相融合,在松遼平原中部的開原地區建立了奴隸制國家——韓(侯)國。韓侯國國都在今開原古城,稱韓城。

韓城

韓侯國選什麼地方作為國都呢?它選擇了韓城,即開原古城。韓城東靠叢山,北倚黃龍岡,南傍清冠河,西望遼河。這一天險之地、天府之國,自然成了肅族族與穢貊族首選之所,表里山河的今開原古城也就成了遼北初期國家韓國的都城。
韓城的規模如何?作為東北三大文明古國的“東方伯”的韓侯國,其都城規模與形制自然都要高於一般諸侯國的國都,也是僅次於周王朝都城鎬京的大城。建成後的韓城,《詩經·韓奕》描述說是“博彼韓城”,讚嘆“韓國的都城韓城,真是雄壯高大啊!”
修築這樣一個大城,只靠本國的軍民是不夠的,另外為了加固城牆質量、加快工程進度、顯示至高權威,於是脅天子以令諸侯,下令徵發燕國的軍隊與流人罪犯來幫助建城。《詩經·韓奕》說:“溥彼韓城,燕師所完”。

韓奕

春秋時期,西周前期至戰國中期,東北地區的政治格局一直是燕、箕氏朝鮮和韓國三國鼎立的形勢。遼河以西一直到今北京一帶為燕國,遼河以東瀋陽以南的遼南地區為箕氏朝鮮,遼河以東遼北地區為韓國。東北三大文明古國在七百年間演繹了波瀾壯闊的鬥爭畫卷,三國爭霸開發了東北,演化了東北文明。
韓侯國不但是東夷長,韓侯也是東方伯,韓國當時十分強大。陳奐《傳疏》:“韓,韓侯。奕,猶奕奕也。宣王命韓侯為侯伯,奕奕然大,故詩以《韓奕》命篇。”《韓奕》說韓國的物產有“魴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羆,有貓有虎”,“ 獻其貔皮,赤豹黃羆”。“韓姞相攸,莫如韓樂,孔樂韓土”,說明韓侯國經濟、文化相當繁盛。

歷史沿革

韓侯國建立後不久,周王朝大封諸侯國,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中山等中原地區的侯伯國,同時以“少數民族自治”的方式,在東北地區分封了諸如燕國、孤竹國、令支國、韓(侯)國、箕氏朝鮮等一批地方伯國,而以韓侯國為高一級的侯國。
據東北史專家程妮娜考證,當時東北地區的韓侯國是東方各國的“東夷長”,韓王則是“東方伯”,他可以代表周王室與周天子發布命令,號令東方諸侯,如燕國、箕氏朝鮮、孤竹國、令支國等等。《詩經·韓奕》說:“以先祖受命,因時百蠻。王錫韓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國,因以其伯。”
春秋時期韓西國都城韓城
春秋時期,東北三大文明古國中西部的燕國不再稱侯而稱王,南部的箕侯國也稱王,《魏略》載:“箕子之後朝鮮侯,見周衰,燕自尊為王,欲東略地。朝鮮侯亦自稱王,欲興兵逆擊燕,以尊周室。”東北進入王國時代後,強大的朝鮮侯國滅掉了韓侯國,更其國名為韓西國,即朝鮮,韓西國成為朝鮮侯國的一部分。《潛夫論·志氏姓》載:“韓西蓋即朝鮮,朝誤為韓,西即鮮之轉。”韓侯國轉為韓西國,國都仍設於韓城。
東胡族對韓西國的威脅
戰國時期,東胡族取代了山戎,成為東北各國北方的最大威脅。東胡族勇猛慓悍,善於騎射,他們經過漫長的原始氏族生活之後,進入奴隸社會。韓西國和燕國多次受到東胡的侵擾與劫掠,韓城經常處於戰火之中。
國 春秋戰國時期“韓國”之前世——西周韓侯國。韓姓始祖地正是約三千年前周室諸侯之一的韓國,其封地,即現之陝西東部(包括今之韓城地),以及河南西北部。公元前十一世紀中西周滅商,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年幼,周公旦攝政,平定商紂之子武庚管叔蔡叔之叛亂,分封天下。周成王眾多的弟兄分別分封在於(加右耳旁,今河南沁陽)、晉(今山西翼城)、應(今河南魯山)、韓(今陝西韓城),成為諸侯國。《竹書紀年》記載:“周平王十四年,晉人滅韓。”(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
大約在春秋初期,即公元前757年晉文侯滅掉了韓侯國,韓國存在了近282年。韓侯國被滅掉之前的公元前770年,在韓原南邊芝川黃河邊上,周平王封有梁伯國,稱少梁少梁一直處於秦晉之夾縫之中,採取平衡的外交策略。成為秦晉爭奪之地,由於晉在前645年的韓原大戰中失敗,前641年梁伯國為秦穆公所滅。再說晉國。西周初年,周公滅唐(今山西翼城西部)後,封武王幼子成王之弟叔虞於唐,叔虞子改稱晉國,因建都在唐,故叔虞又稱唐叔虞。晉國勢力範圍主要在今天山西西南部的翼城、聞喜、侯馬等所謂河東地帶。春秋時期晉昭侯分封叔父成師於曲沃,結果曲沃成師的後代逐漸坐大而造成分裂局面,晉國之分裂局面後為旁支曲沃武公統一。曲沃武公以旁系奪得晉國君位以後,封其功臣叔父姬萬於韓地,稱為韓武子。《史記》上有這樣的記載:“韓之先與周同姓,姓姬氏。其後苗裔事晉,得封於韓原,曰韓武子。”其後人便以韓為姓。所以今之韓城在韓侯國被前晉國滅掉後仍屬於後晉國的地盤。此為韓國之前世歷史根源也是韓姓之血緣始祖地。而歷史上著名的春秋爭霸之戰,秦晉“韓原大戰”就發生在此地。
晉國做為春秋五霸之一,實力不在秦之下,其勢力範圍橫跨河東河西。根據《史記》記載:公元前645年秋,晉國秦國先年飢謹之難,從韓原方向發兵攻秦。秦穆公率軍在韓原抵禦晉兵入侵,秦晉大戰韓原。穆公受傷陷入重圍,在將要被晉軍擒捉之際,其手下幾百名名勇士沖入重圍,救出了穆公,反而俘虜了晉惠公,秦國在戰局中轉敗為勝,史稱“韓原大戰”。然而秦晉之好,本為姻親,“繆公曰:‘我得晉君以為功,今天子為請,夫人是憂。’乃與晉君盟,許歸之,更舍上舍,而饋之七牢。”(《史記。秦本紀第五》)?這說的是秦戰勝晉國之後,周天子以晉君與己同姓而遊說秦穆公釋放晉惠公;穆公夫人乃晉君惠公之姊,亦為此鬧情緒。穆公不得已放自己的小舅子晉惠公夷吾回國,晉獻河西韓城等地於秦,並送太子圉到秦國作人質。想當初晉惠公就是在自己姐夫秦穆公的軍隊護送下回國當上國君的,當時就曾經承諾把河西地贈給秦,後來卻反悔食言。韓塬大戰失敗後晉國才被迫割讓了河西晉惠公死後有其子懷公,晉秦關係仍然對立。秦即扶持重耳,派軍隊干涉晉國內政,秦軍晉懷公被刺殺,重耳上台並娶秦公主為妻,秦晉復交好。但是韓塬大戰過了十八年,在秦國扶持的晉文公重耳死後,晉國卻反手給了秦一個更大的報復。秦穆公晉文公皆欲稱霸中原,首先就都想拿鄭國開刀,然而燭之武以能言善辯夜退秦師,瓦解秦晉聯軍,晉國為此很是氣惱。秦留下杞子、逢孫、揚孫等人馬在鄭監視鄭,但亡鄭之心不死。前627年晉文公死,秦穆公不聽蹇叔的哭諫,以為時機已到,便一意孤行,再次發兵欲獨吞鄭國,卻又沒料到半路上遇到商人弘高與秦師虛與委蛇,暗中為鄭國通報了危險信息,秦在鄭的內應“三人幫”土崩瓦解。鬱悶的秦軍見鄭早有準備,被迫放棄裡應外合之計畫,卻貪婪地順手滅了晉之屬國滑國,然而往回走時卻在餚山遭遇晉國毀滅性的打擊。“當是時,晉文公喪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欺我孤,因喪破我滑。’遂墨衰絰,發兵遮秦兵於餚,擊之,大破秦軍。”(《史記.秦本紀第五》)
歷史之弔詭
晉滅韓侯國,韓侯國後裔姬萬(韓武子)助晉國旁支篡國,被封於原韓侯國故地韓原。以旁支篡國者亦終為旁支(韓武子後人)所滅;晉滅韓侯國,終亦亡於韓氏手中而復有後韓國之誕生。這裡歷史的恩怨和輪迴環環相扣。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孕育戰國七雄之三,戰國時代韓國之崛起:前晉國因分封自家叔父而導致叔父之後裔以旁支篡國。歷史的輪迴注定:篡國者的後代所分封的韓武子(據說也是後晉國的叔父),再次上演了以旁支滅正宗的歷史弔詭大戲。不過這次是跟另兩家共同分晉。前晉國為後晉國所滅以後,有韓武子,姓姬名萬,字武子,與晉室同為周文王后裔,因侍奉晉獻公有功,被晉獻公封於韓原(今韓城),其子孫即按當時的習慣,以地為氏,以韓為姓。韓武子的子孫,世代為晉國的大夫。在那個孔子所哀嘆的“禮崩樂壞”的時代,各諸侯國內的卿大夫的勢力不斷坐大,甚至權傾當朝。
春秋晚期,韓國的誕生崛起與一件重大歷史事件相關,公前453年,韓宣子、趙襄子魏獻子三家在眾多大夫世家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擒殺把持晉國朝政的強勢大夫智伯,瓜分其地,為後來之三分晉地打下基礎。因次“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命韓、魏、趙為諸侯。”(《史記.周本紀第四》)《資治通鑑》也記載了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此三家從此與晉侯並列。這不過是由早已名存實亡的衰弱的周王室所做的象徵性確認而已。此一事件被史學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水嶺。三家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在公元前376年廢掉晉靜公,徹底瓜分晉公室剩餘土地。因此韓、趙、魏三國又被合稱為“三晉”。韓、趙、魏三氏同時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一。此時之韓國地域早已經超越原來的封地河西韓原,跨過黃河向東發展,不但越過與韓城隔河相望的今之河津,更把都城建在了河東之平陽——今天之山西臨汾。而三家分晉後,韓國祖先受封地韓城反而歸屬於魏國了。這也就是當今一些人只知道韓國在河南,而不知道韓國與韓城的淵源和關係的原因。我乘車越過黃河龍門大橋由河津前往太原,向東北方向途中就經過臨汾,此路線就大概相當於當年韓國勢力擴張的路線。但是後來韓國的勢力範圍卻向南發展。至韓景侯的時候,韓國都從平陽遷至陽翟(現河南省禹縣);韓哀侯,以七雄之一的實力再滅掉鄭國,遷都於新鄭(現河南省新鄭縣)。

歷史的歸宿

滅正宗三分晉者不能自強,韓國滅亡。韓國於戰國時一度空前強盛,曾為“戰國七雄”之一,齊、楚、燕、韓、趙、魏、秦並稱。公元前375年(周烈王元年,韓哀侯二年),韓國滅掉鄭國,遷都於新鄭(今河南新鄭市)。《史記》載“哀侯元年,與趙、魏分晉國。二年,滅鄭,因徙都鄭。”春秋與戰國分野的標誌就是韓、魏、趙的三家分晉。那么戰國時期韓國都城應該是鄭。《史記》還記載了秦吞併韓國時韓的疆域範圍:“九年,秦虜王安(韓最後一個王),盡入其地,為穎州郡。”韓的領地範圍大致在黃河以南,不包括河北;在穎水之濱,今之河南境內鄭州、洛陽之間,西北面與山西接壤,往南不超過淮河
韓國國勢最強是韓昭侯在位時。《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第三》載:“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鄭之賤臣。學術以乾韓昭侯,昭侯用為相。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十五年。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然而,韓國另一個大人物韓非的境遇則說明了韓國在競爭中失敗的某些原因。“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喜刑名法術之學”,“非見韓之削弱,數以書諫韓王,韓王不能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第三》)韓國君對韓非變法圖強之說不感興趣,派韓非出使秦國,其意在在強秦壓迫下苟且偷生,韓非子乃有《存韓》篇。“存韓”篇開首便說:“韓事秦三十餘年,出則為扞蔽,入則為席薦。”可見當時韓之處境的艱難和危險,韓非縱橫捭闔的論說實在是一個韓國人在本國報國無門之後為韓國能苟且生存所做的最後的卑微委屈的陳詞。韓非之說為秦王贏政賞識,卻終為同門師兄李斯陷害。此乃韓國之悲劇。由於韓國地處中原,被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包圍, 國土也是七國之中最小的一個,國土山地居多,缺乏發展的空間,又不能變革圖強,終於成為第一個被秦所滅的戰國諸侯國。戰國後期起韓國逐漸衰落,公元前273年(秦昭王三十四年),秦國搶占了魏國,韓國的上庸地方(今湖北竹山縣西南一帶),在那裡設定郡縣,從南陽遷“免臣”(免死之罪臣)前往定居。(《史記.秦本紀第五》)從此之後韓、趙、魏等國抵擋不了秦一波接一波的進攻。公元前230年(秦王贏政十七年),秦國首先滅掉韓國,韓哀侯的後裔平氏被從平邑遷至下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