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棣華(1861.08.22~1931.05.01),近代女圖書館學家、圖書館事業家、教育家、近代新圖書館運動的倡導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韋棣華
- 外文名:Mary Elizabeth Wood
- 出生日期:1861.08.22
- 逝世日期:1931.05.01
- 主要成就:近代新圖書館運動的倡導者
人物簡介,早年事跡,成功開始,韋棣華獎學金,基本情況,申請條件,人物基金,個人評價,人物遺囑,
人物簡介
韋棣華女士1861年8月22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州,曾任Richmond 圖書館館員。1899年來到中國後,在教會創辦的文華學院擔任英語教師,同時兼管圖書館工作,從此開始了為中國圖書館事業建設和發展的工作,在中國圖書館學正規教育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韋棣華於1907年5月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召開的第29屆ALA年會上,宣讀了《中國城市的圖書館工作》的報告,第一次向國際社會介紹了中國圖書館工作的情況,從此艱難地開始了為中國圖書館事業爭取資金的國際活動。在美國逗留的5個月中,韋棣華與上百名國會議員交流,使籌款募捐的活動得到美國社會的逐漸認同和支持,美英兩國教育界、宗教界、商業界等有關人士紛紛請願,建議美國政府將美、英兩國獲得的庚子賠款的一部分退還中國,作為教育事業之用。美國國會於1924年5月決定,將庚子賠款中的600多萬美元退還中國,由中國文化教育基金會負責將其用於教育事業。該款項中的50萬美元用於建造北京圖書館,該基金會在10年內負責北京圖書館一半的運營費用;該基金會還決定支持國內其它6座圖書館;同時,每年資助文華圖專5000美元用於教度及獎學金支出。受美國影響,英國在1926年的《中英諮詢委員會報告書》中決定庚子賠款之大部分作為基金用作教育事業,並對武昌文華大學圖書專科學校常年給予資金支持。韋棣華晚年的主要工作就是為文華圖書專科學校爭取捐贈,她的美國朋友幫助她爭取到11000美元,也就是後來的韋棣華基金,之後又有數人增加了對該基金的饋贈。
韋棣華於1910年在武昌成立了公書林(即公共圖書館之意),創中國近代開放辦館思想之先河。她同時在一些國立大學裡開辦各種講座,以吸引學生和民眾利用圖書館,並在1914年成立中國第一個流動圖書館,深受廣大民眾歡迎。隨著圖書館活動的擴大和深化,文華公書林越來越缺乏接受過正規圖書館教育的工作人員,韋棣華在美國教會的幫助下,於1914年、1917年分別派出兩名學生沈祖榮和胡慶生,到美國接受圖書館學專業教育,在二人學成歸國後,在時任文華大學校長孟良佐的大力支持下,韋棣華於1920年3月在文華大學創立了圖書科,她致力於推行美式辦館方式,受此影響,中國多個城市陸續出現了地方性的圖書館協會,推動了全國圖書館學的發展。1929年,圖書科獨立為文華圖書館專科學校,成為中國最早的圖書館學專科學校。1951年,文華圖書專科學校由私立改為公立,1953年併入武漢大學。到1949年為止,文華圖書館專科學校共培養圖書館專業人員約500人,他們在全國各地的圖書館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為奠定中國現代圖書館學正規教育體系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1926年,韋棣華代表中華圖書館協會出席了美國圖書館協會50周年大會,並代表中國倡導成立國際圖書館及目錄學聯合會(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前身),使中國成為15個創始國之一。韋棣華生活儉樸,終生未婚。北大校長蔡元培曾在《文華圖書科季刊》撰文,表彰她為中國圖書館事業作出的最大貢獻。
早年事跡
文華書院位於武昌鳳凰山下的曇華林,是美國基督教聖公會於1871年創辦的一所寄宿學校。韋棣華到武昌不久,被該校聘為英文教員。有過圖書館工作經歷的她很快發現文華校園內圖書資料貧乏,教師學生無教學參考書籍,在整個武漢也沒有一座可供大眾閱讀的圖書館。於是她發動教員捐獻圖書,自己到處蒐集並自費購買書刊,在學校設立了一個小型的圖書閱覽室。這個小閱覽室大受師生歡迎,這使韋棣華認識到,把西方的公共圖書館觀念引進中國,並建立一座大型的新式公共圖書館已非常必要。為了加強自己在這方面的知識和籌集,她又專程返回美國就讀於紐約普萊特學院、波士頓西蒙斯學院,學習圖書館學。學習之餘,她奔走各大學遊說,得到哥倫比亞等大學及教會相關人士的大力贊助。1903年,韋棣華帶著學到的專業知識和募集的建設款項,回到了武昌文華書院。這一年文華書院大學部成立,文華書院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成功開始
韋棣華除了經營文華圖書室,主要精力都放在籌建圖書館的工作上。她買下文華附近的一塊叫龔家花園的地皮,並做好了前期建設的準備工作。1905年,文華書院為新的圖書館舉行了盛大的奠基開工典禮。1909年5月,在文華書院正式更名為“文華大學”的喜慶日子裡,圖書館主體建築完工,新的圖書館被命名為“文華公書林”,即民眾化之公開圖書館,這個文雅詩意的名字,突出了“公”字,強調“公共、開放、公享”的意義。1910年5月16日,文華公書林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開放典禮,標誌著中國近代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公共”圖書館誕生。開放後,公書林經常舉辦演講會、讀書會、故事會、音樂會等以吸引讀者上門讀書。1914年還成立了一個流動圖書館,選擇一些書籍設點存放於各處學校及單位,方便讀者就近閱讀,並且隔幾周更換一次,還設分館三處,廣泛服務武漢市大中學及廣大市民,並向市民闡述和宣傳公共圖書館的理念和意義。1914年至1916年,文華公書林還在上海、南京、杭州、開封、太原等城市組織巡迴演講,向民眾普及圖書館知識。此舉引起了文化界特別是圖書館界的廣泛關注。蔡元培先生因此稱文華公書林“彌孚眾望”。1921年,由於讀者需要和藏書的不斷增多,韋棣華又派得意門生沈祖榮等到北京、天津等地募捐,又派出文華的學生赴美演講籌款,加上她的個人捐款,使文華公書林得以擴建,主樓由原來的兩層擴建為三層,並建大型的閱覽室和會議室。當時館藏中文書籍兩萬多冊,外文書籍三萬多冊,中英文雜誌一百多種,另有古礦物古生物標本等一千多件。
韋棣華獎學金
基本情況
韋棣華獎學金 Wei Dihua Scholarship
1996年11月,吳文津先生與杜克先生分別代表韋棣華基金會和中國圖書館學會,就韋棣華獎學金在中國的實施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從1997年至2007年,韋棣華獎學金計畫已在中國實施了11年。11年來,韋棣華基金會共向中國圖書館學會提供獎學金92097.5美元,合計人民幣754826.15元。中國圖書館學會共評審出383位韋棣華獎學金獲得者,發放獎學金673000元人民幣。
韋棣華獎學金對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學生給予的資助,幫助了學生完成專業學習和實踐,提供了專業人才的交流渠道,促進了圖書情報學科的發展。中國圖書館學會和韋棣華基金會正在此基礎上,繼續加強合作,共同做好韋棣華獎學金的評審、發放、使用監督和效果評價等相關工作,共同推動韋棣華女士畢生致力的圖書館學研究和實踐,共同促進中國的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申請條件
1.申請者必須是圖書館學情報學院、系本科生或研究生二年級(含二年級)以上學生;正在撰寫博士論文者將優先考慮;
人物基金
1930年,韋棣華女士為資助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積極募捐,並以捐款為基礎成立了韋棣華基金會。
1996年11月,吳文津先生與杜克先生分別代表韋棣華基金會和中國圖書館學會就韋棣華獎學金在中國大陸的實施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從1997年至2007年,韋棣華獎學金計畫已在中國大陸實施了11年。11年來,韋棣華基金會共向中國圖書館學會提供獎學金92097.5美元,合754826.15元人民幣;中國圖書館學會共評審出383位韋棣華獎學金獲得者,發放獎學金673000元人民幣。韋棣華獎學金對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品學兼優,生活貧困的學生給予的資助,使該專業的學生和教師感受到了關懷和鼓舞。對此善舉,學生和教師紛紛來信表示感謝。中國圖書館學會對韋棣華基金會和吳文津先生除表示感激外,還將不辜負韋棣華基金會的委託,繼續做好韋棣華獎學金的評審與發放工作,把基金會的關懷和鼓勵經我們的手送給學子們,以此完成韋棣華女士的願望,促進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個人評價
由於韋棣華卓越的貢獻和華中大學(1924年文學大學重組為華中大學)?>圖書館學專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成立一所獨立的圖書館專科學校的條件基本成熟。1930年,韋棣華不顧年事已高和嚴重的心臟病,開始為成立新的學校而奔忙。1930年9月,武昌私立文華圖書館專科學校成立。此時,韋棣華來華已有30餘年。她的後半生整個都獻給了中國公共圖書館事業,前中華民國第二任總統黎元洪稱她為“中國現代圖書館運動之皇后”。就在人們為了慶祝她到華30年,公書林成立20周年以及文華圖專創辦10周年之際,韋棣華因心臟病於1931年5月1日病逝於武昌,享年69歲。
韋棣華37歲來到中國,並在中國走完了一生,她為中國現代圖書館事業的建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樣一位風格高尚、無私奉獻的國際友人,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切緬懷和衷心感謝,她在中國圖書館事業上的貢獻,將永遠被中國人民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