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留縣誌》記述了該縣的自然、社會、政治、軍事、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書籍簡介,書籍目錄,
書籍簡介
編纂人員:程德波, 李雲哲, 張佑遲
編纂單位:鞏留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內容時限:1930-2003
出版單位:新疆人民出版社
書籍目錄
- 封面
- 鞏留縣誌
- 著作權頁
- 序一
- 序二
- 凡例
- 目錄
- 概述
- 大事記
- 第一編 建置 區劃
- 第一章 縣境與建置
- 第一節 縣境
- 第二節 建置沿革
第二章 行政區劃
- 第一節 佐領、蒙伯克制
- 第二節 旗屯管理體系
- 第三節 屯長、千戶長制
- 第四節 區莊制
- 第五節 區鄉制
- 第六節 社鎮制
- 第七節 鎮鄉村制
第三章 鎮 鄉 場
- 第一節 鞏留鎮
- 第二節 莫乎爾鄉
- 第三節 吉爾尕郎鄉
- 第四節 阿尕爾森鄉
- 第五節 東買里鄉
- 第六節 塔斯托別鄉
- 第七節 提克阿熱克鄉
- 第八節 阿克吐別克鄉
- 第九節 農牧場
第四章 地 名
- 第一節 地名概況
- 第二節 主要地名
- 第三節 地名源流
第二編 自然環境
- 第一章 地質 地貌
- 第一節 地質
- 第二節 地貌
第二章 氣候
- 第一節 氣候綜述
- 第二節 氣溫
- 第三節 降水 蒸發
- 第四節 日照
- 第五節 風
- 第六節 霜期、雪、冰凍
第三章 水文
- 第一節 河流
- 第二節 湖泊 冰川
- 第三節 沼澤
- 第四節 地下水
第四章 土壤
- 第一節 土壤類型與分布
- 第二節 土壤特徵
- 第三節 土壤養分
第五章 土地 生物 礦藏
- 第一節 土地資源
- 第二節 植被
- 第三節 生物種類
- 第四節 礦藏
第六章 自然災害
- 第一節 水災 雨災
- 第二節 雹災
- 第三節 旱災
- 第四節 風災
- 第五節 凍災 雪災
- 第六節 其他災害
第三編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數量與變化
- 第一節 清末民國時期人口
-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人口
- 第三節 人口密度與分布
第二章 人口構成與普查
- 第一節 城鄉人口構成
- 第二節 民族構成
- 第三節 性別構成
- 第四節 年齡構成
- 第五節 文化構成
- 第六節 職業構成
- 第七節 人口普查
第三章 計畫生育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宣傳教育
- 第三節 節育措施
- 第四節 獎勵制度
- 第五節 經費管理
第四編 民族 宗教
- 第一章 民族
- 第一節 民族變遷
- 第二節 哈薩克族
- 第三節 維吾爾族
- 第四節 漢族
- 第五節 錫伯族
- 第六節 回族
- 第七節 其他民族
- 第八節 民族工作
第二章 宗 教
- 第一節 伊斯蘭教
- 第二節 佛教 薩滿教
- 第三節 基督教 天主教 東正教
- 第四節 宗教事務管理
第五編 農業
- 第一章 種植業
- 第一節 機構 隊伍
- 第二節 生產關係變革
- 第三節 耕地 作物 區劃
- 第四節 農技 農藝
- 第五節 產量 產值
- 第六節 農村合作經濟與經營管理
- 第七節 “五好”農村建設
- 第八節 國營農場
第二章 畜牧業
- 第一節 機構 隊伍
- 第二節 生產關係變革
- 第三節 草原分布與草原建設
- 第四節 畜禽品種
- 第五節 畜牧業區劃
- 第六節 牧業生產
- 第七節 疾病防治
- 第八節 牧業企業
第三章 林 業
- 第一節 機 構
- 第二節 森林資源分布
- 第三節 主要樹種
- 第四節 苗木生產
- 第五節 植樹造林
- 第六節 林業管護
- 第七節 鞏留林場
第四章 農牧業機械
- 第一節 機 構
- 第二節 農牧機具
- 第三節 農機推廣
- 第四節 經營管理
- 第五節 農機修理與供應
- 第六節 農機企業
第六編 屯墾
- 第一章 發展概況
- 第一節 清代屯墾
-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後屯墾
第二章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七十七團
- 第一節 概況
- 第二節 農業生產
- 第三節 水利
- 第四節 工交 商貿
- 第五節 教育 科技 衛生
- 第六節 管理
第七編 水利
- 第一章 機構
- 第一節 行政機構
- 第二節 事業機構
- 第三節 企業單位
第二章 水利建設
- 第一節 工程建設
- 第二節 水土資源開發
第三章 水利工程
- 第一節 引水工程
- 第二節 排水工程
- 第三節 渠首、跌水設施
第四章 灌區 防洪
- 第一節 灌區
- 第二節 防洪
第八編 工業 交通
- 第一章 工業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工業門類
- 第三節 鄉鎮企業
第二章 交通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公路
- 第三節 橋涵 渡口
- 第四節 道路建設
- 第五節 公路養護
- 第六節 運 輸
- 第七節 交通監理
- 第八節 運輸市場管理
第九編 郵電
- 第一章 機構 隊伍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隊伍
第二章 郵政
- 第一節 郵路
- 第二節 郵政業務
第三章 電信
- 第一節 電話
- 第二節 電報
- 第三節 機要通信
- 第四節 電信設備
第十編 商貿
- 第一章 機構
- 第一節 國營商業機構
- 第二節 供銷商業機構
第二章 商業經濟成分
- 第一節 私營及個體商業
- 第二節 集體合作商業
- 第三節 國營商業
- 第四節 供銷合作商業
第三章 商品購銷 外貿出口
- 第一節 主要商品購銷
- 第二節 外貿出口
第四章 生產加工
- 第一節 肉食、副食品生產加工
- 第二節 棉麻、腸衣加工
- 第三節 扶持生產發展
第五章 糧油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糧油徵購
- 第三節 糧油銷售
- 第四節 糧油調運
- 第五節 倉儲及保管
- 第六節 糧油議購議銷
第十一編 旅遊
- 第一章 旅遊資源
- 第一節 資源調查
- 第二節 資源評價
第二章 旅遊設施
- 第一節 旅行社 接待部
- 第二節 住 宿
- 第三節 交通 通訊
第三章 線路 景區景點
- 第一節 旅遊線路
- 第二節 主要景區景點
第四章 規化與開發
- 第一節 旅遊規化
- 第一節 旅遊開發
第五章 經營與管理
- 第一節 機構 隊伍
- 第二節 業務管理
- 第三節 旅遊宣傳
第十二編 財政 金融
- 第一章 財政
- 第一節 機構 體制
- 第二節 財政收入
- 第三節 財政支出
- 第四節 其他財政業務
第二章 稅 務
- 第一節 機 構
- 第二節 稅種演變
- 第三節 稅收管理
第三章 金 融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貨幣
- 第三節 存款 儲蓄
- 第四節 信 貸
- 第五節 保險 僑匯 公債
第十三編 城鄉建設和環境保護
- 第一章 城鄉建設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村鎮的形成與分布
- 第三節 城鎮建設
- 第四節 鄉村建設
- 第五節 建築業
第二章 環境保護
- 第一節 環境狀況
- 第二節 污染現狀
- 第三節 污染防治
- 第四節 自然環境保護
- 第五節 環境監測與管理
第十四編 綜合經濟管理
- 第一章 計畫
- 第一節 機構 體制
- 第二節 計畫編制
- 第三節 計畫執行
第二章 統 計
- 第一節 機構 隊伍
- 第二節 統計制度
- 第三節 統計調查
第三章 物價管理
- 第一節 機 構
- 第二節 管理工作
- 第三節 主要商品價格
第四章 標準計量管理
- 第一節 機 構
- 第二節 計量單位和計量器具
- 第三節 計量管理
- 第四節 標準化管理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節 機 構
- 第二節 市場管理
- 第三節 工商企業登記管理
- 第四節 經濟契約管理
- 第五節 商標、廣告管理
第六章 審 計
- 第一節 機 構
- 第二節 審計工作
第七章 土地監察管理
- 第一節 機構 體制
- 第二節 土地管理
- 第三節 法規宣傳和土地監察
第十五編 政黨 群團
-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鞏留縣地方組織
- 第一節 中共鞏留縣委員會
- 第二節 黨員代表大會
- 第三節 組織建設
- 第四節 宣傳教育
- 第五節 統戰工作
- 第六節 紀律檢查工作
- 第七節 政法工作及綜合治理
- 第八節 史志工作
第二章 中國國民黨鞏留縣地方組織
- 第一節 中國國民黨鞏留縣黨部
- 第二節 組織活動
第三章 民眾團體
- 第一節 職工團體
- 第二節 青年團體
- 第三節 婦女團體
- 第四節 農民團體
- 第五節 科技團體
- 第六節 工商團體
- 第七節 其他團體
第四章 重大政事
- 第一節 抗美援朝
- 第二節 減租反霸
- 第三節 “鎮反”、剿匪
- 第四節 “三反”“五反”
- 第五節 社會主義改造
- 第六節 “肅反”“審乾”
- 第七節 整風反右與反右傾
- 第八節 “大躍進”
- 第九節 人民公社化
- 第十節 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 第十一節 “文化大革命”
- 第十二節 揭、批、查
- 第十三節 落實政策、平反冤假錯案
- 第十四節 整黨整風
- 第十五節 改革開放
第十六編 政權 政協
- 第一章 權力機構
- 第一節 歷屆人民代表大會
- 第二節 人大常委會
- 第三節 普 選
- 第四節 人大常委會工作
第二章 行政機構
- 第一節 縣級機構
- 第二節 職能部門與基層行政組織
第三章 人民政協
- 第一節 歷屆政協委員會議
- 第二節 工作機構
- 第三節 政協工作
第十七編 民政 信訪 僑務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擁軍 優撫
- 第三節 安置
- 第四節 烈士褒揚
- 第五節 婚姻登記
- 第六節 救 濟
- 第七節 扶 貧
- 第八節 福 利
第二章 信訪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信訪業務
第三章 僑務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僑務工作
第十八編 勞動 人事
- 第一章 勞動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勞動就業
- 第三節 勞動管理
- 第四節 勞保福利
- 第五節 離休、退休待遇
- 第六節 工資調整
- 第七節 勞動安全監察
第二章 人事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幹部來源
- 第三節 幹部培訓
- 第四節 幹部考核
- 第五節 幹部調動
- 第六節 技術職稱評定
- 第七節 幹部離退休管理
第十九編 政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鎮壓反革命
- 第三節 治安管理
- 第四節 戶籍管理
- 第五節 特種行業管理
- 第六節 禁毒 禁賭 掃黃
- 第七節 刑事案件偵破
- 第八節 監所管理
- 第九節 消 防
- 第十節 交通管理
第二章 檢察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刑事檢察
- 第三節 經濟檢察
- 第四節 法紀檢察
- 第五節 監所檢察
- 第六節 控告申訴檢察
- 第七節 檢察監督
第三章 審判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審判制度
- 第三節 刑事審判
- 第四節 民事審判
- 第五節 經濟、行政審判
- 第六節 執行工作
- 第七節 複查冤假錯案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法制宣傳
- 第三節 法律公證
- 第四節 律師顧問
- 第五節 民事調解
第二十編 軍事
- 第一章 機構
- 第一節 人民武裝部
- 第二節 武警中隊
第二章 駐軍 兵事
- 第一節 駐軍
- 第二節 兵事
第三章 兵役 民兵
- 第一節 兵役
- 第二節 民兵
第二十一編 教育 科技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教育制度
- 第三節 幼兒教育
- 第四節 國小教育
- 第五節 中學教育
- 第六節 專業教育
- 第七節 業餘教育
- 第八節 教師隊伍建設
- 第九節 學校建設
- 第十節 勤工儉學
- 第十一節 學校管理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節 機構 隊伍
- 第二節 科技普及
- 第三節 科技推廣
- 第四節 科技成果
第二十二編 文化
- 第一章 文學藝術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文藝創作
- 第三節 民眾文化
- 第四節 文化設施
第二章 檔案 圖書
- 第一節 檔案
- 第二節 圖書
第三章 廣播 電視 電影
- 第一節 廣播
- 第二節 電視
- 第三節 電影放映與發行
第四章 文物 古蹟
- 第一節 文物
- 第二節 古蹟
第二十三編 衛生 體育
- 第一章 衛生
- 第一節 機構 隊伍
- 第二節 醫療
- 第三節 疾病防治
- 第四節 衛生保健
- 第五節 藥品監督管理
- 第六節 醫療制度
第二章 體育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體育教學
- 第三節 體育活動
- 第四節 體育比賽
- 第五節 民間體育
- 第六節 體育團體與設施
第二十四編 精神文明建設
- 第一章 民族團結 軍民團結
- 第一節 民族團結教育
- 第二節 軍民團結、擁軍優屬
- 第三節 兵地團結、友鄰協作
第二章 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 第一節 機構和建設目標
- 第二節 民眾性創建活動
第三章 社會新風
- 第一節 維護民族團結
- 第二節 拾金不昧
- 第三節 見義勇為
- 第四節 助人為樂
- 第五節 文明新風尚
第二十五編 人民生活
- 第一章 農牧民生活
- 第一節 收入
- 第二節 消費
- 第三節 牧民定居
第二章 城鎮居民生活
- 第一節 職工工資
- 第二節 職工生活
第二十六編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傳
- 色普西賢
- 賽沙春
- 達奴巴衣
- 主麻哈里
- 烏木爾阿訇巴衣
- 買合買提·滿蘇爾
- 卡那皮牙·克西勒
- 熱吉甫·司馬義
- 丁鳳鳴
- 帕孜爾江·牛蘇巴依
- 庫爾班·阿里
- 毛尼亞孜·那斯爾
- 李鴻賓
- 袁明善
- 謝國江
- 江布拉提·蘇爾提
- 馬立克阿吉·巴拉肯巴依
第二章 人物簡介
- 第一節 已故人物
- 第二節 當代人物
附錄
- 一、1991~2003年鞏留縣大事記
- 二、1991~2003年鞏留縣發展概況
- 三、1991~2003年鞏留縣領導人名錄
- 四、名表
修志始末
《鞏留縣誌》編審機構及人員
- 鞏留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鞏留縣誌》辦公室工作人員
《鞏留縣誌》審定、驗收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