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要詩與學問

革命要詩與學問

革命要詩與學問》是國內著名詩人柏樺2012-2013年的詩歌作品結集。柏樺延續著從《一點墨》開始的筆記體詩歌的寫法,大量化用典故,使用隱喻,使得其詩歌意象密集而堅硬,自成一派獨特的詩歌氣象。

基本介紹

  • 書名:革命要詩與學問
  • 作者:柏樺
  • ISBN:9787541141881
  • 類別:當代詩歌
  • 頁數:280
  • 定價:38.00元
  •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1-1
  • 裝幀:精裝
  • 開本:3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革命要詩與學問》是國內著名詩人柏樺2012-2013年的詩歌作品結集。柏樺延續著從《一點墨》開始的筆記體詩歌的寫法,大量化用典故,使用隱喻,使得其詩歌意象密集而堅硬,自成一派獨特的詩歌氣象。

作者簡介

柏樺,1956年1月生於重慶。現為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出版詩集及學術著作多種,《望氣的人》(台灣唐山出版社),《往事》(河北教育出版社)《左邊——毛澤東時代的抒情詩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和江蘇文藝出版社分別出版),《四川五君子》(合著,德國荷爾德林協會出版)。最新出版的有:《山水手記》(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年)。《史記:1950-1976》、《史記:晚清至民國》已由台灣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英文詩集Wind Says(《風在說》)已由美國西風出版社(Zephyr Press)和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一點墨》已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3年出版。《別裁》已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4年出版。《為你消得萬古愁》(詩集)已由北嶽文藝出版社2015年出版。曾獲安高(Anne Kao)詩歌獎、《上海文學》詩歌獎、柔剛詩歌獎、《紅岩》隨筆獎等。2015年3月,獲重慶“紅岩文學獎”之詩歌獎。

目錄

上部│在南京
對酒………………3
思由豬起………………4
在南京………………6
三三………………7
過杭州………………8
在雷峰………………10
草料場………………12
當春………………13
南京,雞鳴寺………………14
重慶之憶………………16
清晨之思………………17
問堂客………………18
香氣………………19
立碑何為………………21
黎明之前………………22
災難考………………23
旅歐見聞錄………………24
輕陰中的Marcel………………26
是風吹起了………………27
風的意思………………28
絕句………………29
車爾尼雪夫斯基………………30
治陽痿………………31
卞之琳逸事………………32
卞之琳逸事(二)………………33
夜半,想到張棗………………34
再說膽………………35
小城故事………………36
一念………………37
風與瘋………………38
我愛上了這氣味………………39
天空與擴音器………………41
片刻世界史………………42
回憶鮮宅………………44
問餘姚………………45
剪刀重慶………………46
最後………………47
譚延闓小像………………48
羞愧………………49
生活的幻覺………………50
姓名………………52
冬天說………………53
鄉村,1977………………54
追憶逝水年華………………55
動物之食………………56
魚在風中………………57
生育經………………59
開門………………60
有說………………62
萬物皆在、皆灰………………64
度光陰的人………………65
江南江北………………67
袖手高山流水………………68
願望………………69
葉芝與張棗………………70
見牛,有所思………………72
南充一閃………………73
等待………………75
與楊吉甫對話………………77
樹蔭下………………78
自己的生命………………79
1990,南京深冬………………80
蘋果禪………………82
摸………………84
雙城記………………86
張棗從威茨堡來信………………88
1982,重慶的一個下午………………90
兩幅肖像………………91
金陵花開三幅………………92
食建康………………93
四海江南………………94
人生之冬………………95
吃鵝………………96
心理問題………………97
秋天,龍王鄉………………98
To be or not to be………………99
光陰無用………………100
民國乎,南德乎,張棗乎………………101
重慶的湯………………103
致張愛玲………………104
季節錯亂時………………105
上海,1943………………106
假兒歌………………107
為青春吃、為鬧熱吃………………108
魂兮歸來………………109
一行詩………………112
今日何日兮………………113
傳奇………………114
在人間………………115
襲來………………116
下部│魚飛武庫時
誰害怕他說了什麼………………119
山洞,1970………………122
春盡夏至………………123
他再說………………124
向南方呼吸……………………125
想念一位詩人………………126
在北碚涼亭………………127
花生逸事………………129
一封來自1983年的情書………………133
是誰………………135
張棗:從長沙到西德………………136
在東洋………………138
我們的一九八四………………139
如是我聞………………140
如是我聞(二)………………141
問人………………143
仿古小幅四季屏………………144
阿彌陀佛事………………146
難忍………………147
老人與少女………………148
點燈………………150
1973,公正大隊的茨維塔耶娃………………151
山鄉初夏………………153
“牆上下等的無線電開了”………………155
初夏………………156
晨讀《洪範》………………157
油膩膩的………………158
登雙照樓………………159
此刻………………160
四方風動………………161
以嫵媚的左肩聆聽………………163
譯事(1841)………………164
有事無事………………165
某人的今生與來世………………166
蕈油麵後作………………167
燕子來時,春人常聚………………168
鞦韆………………170
論燕子………………172
春之外………………173
讀《醋栗》………………174
薩特在威尼斯………………175
褒曼………………176
夏日讀杜拉斯………………178
童年………………179
南亞、東亞………………180
南京,1988—1992………………182
小職員的一生………………183
我幸福………………184
南京抽象地圖………………186
無處不中國………………187
秋事,1956………………188
魚飛武庫時………………190
之外………………193
魚緣………………194
江山如畫處………………195
斯德哥爾摩遺事………………197
吹簫………………199
糞論………………200
我天生殺氣………………202
周越然小相………………204
數………………205
興之風………………207
盪子心聲………………208
革命要詩與學問………………209
天涯道路………………211
致山西………………212
在英國………………213
消磨………………214
庫切的童年………………215
辜負………………216
姐妹與氣味………………217
醒來………………218
桉樹的氣味………………220
游澳門………………221
風從德國來………………222
在日本,舞姿幽玄………………224
1968………………225
兩個重慶人在美國………………226
冬鳥窺燈………………227
莫斯科,上海(1934)………………228
溫州之戀………………230
小姐………………232
相對論………………233
繡戶………………234
長長的………………235
月之花………………237
釣雲朵的人………………239
話說印度………………240
聽話………………241
日記………………242
易經(二)………………243
樹下………………245
柏樺專訪——時間、城市、聲音之謎………………24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