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家庭》是2021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革命家庭
- 作者:嚴鍇
-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6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9458041
《革命家庭》是2021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革命家庭》是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水華執導,孫道臨、於藍、張亮、劉桂齡、石小滿主演的劇情片。影片主要講述了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一個共產黨員家庭進行對敵地下鬥爭的故事。劇情簡介兩歲便失去雙親、由後娘養大的周蓮,16歲便...
《紅色經典系列:革命家庭》講述了農村姑娘周蓮與師範學生江梅清結婚,夫妻恩愛情濃。起初,妻子對丈夫參加革命活動的心思不甚了解,大革命的風暴促進了周蓮對革命的認識和對丈夫的理解。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黨組織派遣梅清到漢口工作,周蓮帶領子女三人隨後前往,和丈夫一起參加革命鬥爭。不久,梅清殉難,周蓮繼承丈夫...
《革命家庭》是2021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1961年上映的經典黑白電影《革命家庭》改編而成。主要講述了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一個共產黨員家庭進行對敵地下鬥爭的故事。周蓮本來是個父母雙亡、沒有文化的普通婦女,嫁給了進步青年江梅清,生了三個孩子。她開始識字學習,並受丈夫的影響,接受了...
《革命家庭》是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和天津北方演藝集團重點打造,天津評劇院創作的評劇,於2021年1月30至31日在天津濱湖劇院首演,該劇講述的是一個普通平凡的女子逐漸成長為一個意志堅定的革命者的故事。2022年9月,獲第十七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獎。2023年3月11日、12日晚,在上海宛平劇院上演。劇情簡介 據《...
《革命家庭(2VCD)》是由水華執導,夏衍、水華編劇,孫道臨、於藍、張亮等主演的劇情類電影,於1961年7月在中國上映。影片講述了1920-1930年代,一個普通家庭的每個成員都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故事。影片以大革命時期為背景,描繪了鄉村女子周蓮和師範生江梅清組建的家庭,在革命風暴中的種種經歷與犧牲。江梅清加入...
《革命家庭》是一本根據夏衍、水化原著小說改編創作的革命故事連環畫。出版信息 《革命家庭》是一本描繪一個革命家庭和一個革命母親的成長過程的連環畫。周蓮是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在黨的領導和現實生活的啟發下漸漸認識了階級鬥爭的真理,並且勇敢地參加了革命鬥爭。她的孩子立群、小蓮在他們的薰陶培育下也都參加了革命...
《革命家庭-紅色經典電影閱讀》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革命家庭》講述了民國初期,農家姑娘周蓮在丈夫江梅清的幫助下,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北伐戰爭開始後,江梅清參加了北伐軍,但在大革命失敗後被反動派殘忍殺害。周蓮沒有被苦難擊倒,而是毅然參加了革命工作,繼續丈夫未盡的事業。30年代初期,周蓮到上海...
馬克思的家庭,是一個令人敬慕的、偉大的革命家庭。他的妻子燕妮,不僅是他生活、生命中親密的終身伴侶,而且是他思想的、革命事業的堅定不移的同志和戰友。燕妮和馬克思的三個女兒,在他的影響下,也都先後成為馬克思思想的繼承人和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傑出戰士。馬克思平生不僅專於研究政治經濟學、哲學、歷史學、法學...
《我這九十年:1920-2010一段革命家庭的私人記憶》是2010年9月1日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我這九十年:1920-2010一段革命家庭的私人記憶》內容簡介中:在風風雨雨、磕磕絆絆中,我們和周圍許多人一起,經歷了艱苦生活、勝利喜悅,也經歷了政治運動、人事變遷。現在,大部分朋友陸續故去了,大多數故事也...
“一門三烈”是指一個家庭中出了三位革命烈士。中國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等諸多革命戰爭中有數以百萬計的革命烈士,可以說我們新中國的建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的不斷發展,就是用這些無數烈士的鮮血換來的。在戰爭年月,一個革命家庭出三位、四位、五位、六位甚至更多的革命...
。 他出生在一個革命家庭,祖父、父親及叔父都是曾浴血戰場的革命軍人,其舅爺更是毛澤東的衛士長李銀橋,至今其一家仍與毛澤東的後人有著良好且親密的關係。 近年來,邸江楠發表過多篇文學作品,涵蓋了詩詞、散文、小說和論文。主要作品有:《世紀戀情》《毛澤東和他的兒女們》《DSL的發展與套用》等。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中有為數不少的紅色革命家庭,毛澤東一家,無疑具有代表性。毛澤東一家骨肉親人中先後有毛澤建、楊開慧、毛澤覃、毛澤民、毛楚雄、毛岸英為革命英勇犧牲。十多年來,毛新宇出版過多部書寫毛家親人生平的著作(《爺爺毛澤東》《我的伯父毛岸英》《母親邵華》等),這些作品多為單人作傳,未將...
丁竹成出身在一個革命家庭。父親丁德甫,積極支持革命,是著名的愛國人士,解放後被選為人民代表。八哥丁澄是淮安抗日根據地十一區區長,1941年被害。十哥丁桂成,新四軍某部幹部,1944年犧牲于山東抗日戰場。九哥丁九,系1936年入黨的老黨員,曾任新華社華東分社社長,“文革”中中國共產黨被林彪、“四人幫”迫害致死...
出身於一個革命家庭,父親1947年參加革命,曾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米根孝本人在地質部門工作過,1981年開始從事攝影和新聞工作。1984年到《中國地質報》工作,1985年在中國新聞學院就學,畢業後曾在新華社《經濟參考報》、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經濟決策報》、《特區時報》、《渤海商報》、《世界信息報》、《...
在革命家庭的影響下,狄燕里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投身到抗日宣傳、偵察敵情、站崗放哨等工作中去。1944年9月參加工作,先後任滕縣二區青年幹部、青救會長,1945年6月,光榮參加共產黨並選為縣青委委員。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區委宣傳、組織委員。1945年10月為止國民黨軍北上,曾任區區破襲鐵路副總指揮。協助區領導搞好破...
書中附有珍貴歷史照片與革命後代近照,生活化、故事化地真實再現了革命英烈的家風、家訓。閱讀推薦 《英烈門風》一書通過對英烈後人的專訪,還原再現了英烈的家風門風,以及英烈後人在傳承家風的感人故事。從題材上看,《英烈門風》通過革命家庭的家風門風展示革命群體的理想和情操,貼近生活、貼近事實、貼近人情;從方式...
影片《烈火中永生》是編劇夏衍(署名為周皓)與導演水華繼《林家鋪子》、《革命家庭》之後的第三次合作。影片結構緊湊,戲劇衝突集中在許雲峰、江姐和徐鵬飛等人身上展開,主要人物形象鮮明,同時,英雄群像也得到浮雕般的凸顯,全片洋溢著視死如歸的英雄主義氣概。水華是新中國最優秀的導演之一,他的影片《林家鋪子》...
毛華初,男,漢族,生於1921年3月10日(農曆2月初2)。湖南韶山人,族名遠懷字式谷。是毛澤東的侄兒。曾任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2015年3月17日凌晨4點50分,在湖南長沙去世,享年94歲。人物經歷 1921年3月10日(二月初二)出生於一個紅色革命家庭;1927年在湖南參加兒童團;1928年1月隨母親到長沙躲避國民黨;1...
張辛泰,1937年出生於革命家庭; 1953年入團,1956年入黨,1959年畢業於唐山鐵道學院橋樑隧道系;歷任助教、政治輔導員、技術員、鐵道部大橋局橋樑技術研究所革委會副主任、大橋局革委會副主任,1982 年 12 月至 1990 年 8 月任鐵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90年12 月任南(寧)——昆(明)鐵路領導小組副組長(...
大革命運動興起,甘思和的父親、舅父、兄嫂先後參加了革命,均慘遭殺害。在革命家庭影響下,他從小就投身革命,參加過兒童團、少年先鋒隊、共產主義青年團。土地革命時期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四方面軍軍需處勤務員、團委書記,方面軍政治部組織幹事,第12師35團組織科科長,紅31軍司令部作戰科參謀。參加了鄂豫皖...
”變革的途徑是革命,“大凡人類對於一種制度發生不滿足的問題時,由懷疑而至於破壞,由破壞而至於改建,純是人類進化很平常而不可免除的一種現象”,指出“順著人類進化的趨勢,大家努力,向光明的路走”。1921年,繆伯英與何孟雄組成革命家庭,在北京秘密開展革命工作。1921年8月,中共北京地方執行委員會正式成立。...
趙瑞泰、梁紅以紮實的文獻資料和深厚的文學功力,不僅創作了葛健豪、更創作了她和兒女們的英雄群像,不僅描畫了一個偉大母親的光輝形象,更雕塑了一個革命家庭的成長曆程。在這部散發著傳奇色彩與清新墨香的著作中,作者引領我們走進一片苦難而宏大的歷史園地和精神世界。他們所描寫的是在19世紀後半葉直到20世紀前半葉...
劉桃英,新中國成立後改名為歐陽陶承,湖南長沙人。中共黨員,烈士歐陽立安的母親,著有《我的一家》(1956年)一書,該書曾被改編為電影《革命家庭》(1960年)。劉桃英,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農曆三月出生於長沙縣新康都之靖港。幼孤家貧,由舅父寄養鄰居(乾娘)家。13歲湖南湘繡館習湘繡,1911年18歲時因...
1974故事片《閃閃的紅星》誕生。它給當時除了“樣板戲”以外所看不到其它形式的節目帶來了一線生機。在音樂中,生動地體現了主人公潘冬子這大構想和樂觀革命精神。在這以後,四人幫被粉碎,傅庚辰更加熱情地投入創作,相繼寫出了《走在戰爭前面》、《歌唱大別山》朱逢博、《挺進中原》等多部電影音樂等膾炙人口。綜藝...
《紅色家風》是2018年05月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天清。內容簡介 《紅色家風》是一部立足於革命歷史,展現中國共產黨人優秀品質和良好家風的作品。本書分為領袖家書、英烈留聲、遺物故事、革命家庭四個部分,採用史料再現、文物展示、故事講述等方式,深入挖掘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信仰與道德風貌,特別是...
尚根和出生在一個革命家庭,父親尚孝良14歲就參加革命,轉戰疆場,立下了不少戰功。尚根和從小受到了家庭的教育和薰陶,從小就渴望做一名解放軍戰士。他7歲開始上學,因勤奮好學,誠實待人,年年被學校評為“三好學生”,還曾兩次搶救落水兒童。經常幫助村裡的“五保”老人掃院子,幹家務,受到鄰里街坊的稱讚。1982...
回憶我的革命家庭 割捨不掉的親情 手稿的故事 當親情遭遇威嚇 批鬥會上的探視 在伯伯最後的日子 讀不完的父親——採訪劉伯承的長子劉太行 在四川軍界“劉瞎子”威名赫赫 揣著銀圓上“梁山”德國醫生:“真不愧為英雄。”劉伯承的“敵進我進”痛失愛女——至今未解的謎 我們的父親賀龍——採訪賀龍的女兒賀捷生、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