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屬貨幣本位論

非金屬貨幣本位論是中國近代若干學者圍繞實行何種貨幣本位所提出的各種主張。1929年世界經濟恐慌及世界銀價慘跌,使中國物價及銀價大受影響,跌落甚巨,在對外支付時損失嚴重。經濟學家們積極思索擺脫困境之路,由此引發一場採行何種貨幣本位為宜的大爭論。爭論中雖然歧議甚多,但基本上均屬於放棄純金屬本位制而另采其他本位制以為代替之主張,因為當時中國原有的銀本位制已顯落後,欲行金本位制又無所需條件。

其中包括; ①能力本位制。經濟學家劉冕執所倡。他在所著 (統一中國的新經濟政策) 中所謂 “能力” 系指財產與勞力二者。人民可用其土地財產之生息或勞力收益為擔保,向政府領發其收益1/10的能力證,一年期滿後歸還政府,領發新證,發行量可以無限制。他所建議之能力證對國外不可能造成直接購買力,對國內之價值也難以保持穩定,因為一個人的勞力可能由於種種原因在一年中消失或減弱,而土地財產的收益也可能時有變動,有時甚至連土地財產也無法出售,似此即難保證“能力證”價值穩定。②補償貨幣論。中國南京金陵大學A. B·路易士和張履鸞所倡。補償貨幣又名商品貨幣,即美國經濟學家I·費雪在1913年提議的所謂Compensated Dollar,亦即以一定時期內的若干商品數量及其價格之平均數來確定貨幣之價值。③虛糧本位論。銀行家徐青甫所倡。他在其《經濟革命救國論》一書中,主張廢除金銀本位,以糧為基礎,既可調節民食,又可穩定物價。他的辦法是以中等糙米 (例如一年) 平均價格為基礎 (無米之鄉以他糧折算〕 確定貨幣購買力,並由人民以不動產供獻政府作為發行不兌現紙幣之擔保,其發行量視生產需要隨時增加。④物銀矯正策。中山大學教授黃元彬所倡。他在其《白銀國有論》中建議暫時保留銀本位。海關即行金本位以所存金賬濟“鎊虧”,總之是以輸出入物價指數為依據以決定本國貨幣之對外價值。他自己也說這是 “物價本位之一種”,與美國I·費雪的 “商品貨幣” 制一樣屬物價本位制之一。⑤物產證券制。山西省省長閻錫山所倡。他主張實行證券制與按勞分配製並行。人們根據其所提供的勞動多寡領取相應的勞動券,然後用此勞動券去領取所需消費品。這實為19世紀西方空想社會主義所主張的 “勞動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