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經典邏輯系統發生學研究:兼論邏輯哲學的中心問題

非經典邏輯系統發生學研究:兼論邏輯哲學的中心問題

基本介紹

  • 書名:非經典邏輯系統發生學研究:兼論邏輯哲學的中心問題
  • 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
  • 頁數:235頁
  • 開本:32
  • 定價:22.00
  • 作者:任曉明 桂起權
  • 出版日期:2011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10037346
  • 品牌:南開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非經典邏輯系統發生學研究:兼論邏輯哲學的中心問題》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恰當性問題:邏輯哲學的中心問題
1.1什麼是邏輯哲學?
1.1.1邏輯與邏輯哲學
1.1.2邏輯哲學與“哲學邏輯”
1.1.3邏輯的劃界
1.2邏輯系統及其現實原型
1.2.1形式系統內外的有效性
1.2.2形式論證與非形式論證的關係
1.3什麼是邏輯哲學中心問題?
第二章邏輯系統發生學:探索非經典邏輯產生的奧秘
2.1形式化的步驟和限度
2.2蘊涵詞及其演變——不斷克服形式化限度的過程
2.2.1實質蘊涵
2.2.2嚴格蘊涵
2.2.3相干蘊涵與衍推
2.3對應原理與非經典邏輯的產生
2.3.1什麼是對應原理?
2.3.2改造經典邏輯的一般策略原則
2.3.3非經典邏輯產生和發展的奧秘
2.4邏輯真與邏輯多元論
2.5邏輯可修正與非經典邏輯的興起
2.5.1哈克論邏輯可修正
2.5.2邏輯可修正的涵義
2.5.3邏輯可修正與邏輯系統發生學
第三章恰當性和對應性:模態邏輯的產生與擴展
3.1關於必然真理的哲學討論
3.2模態邏輯諸形式系統:不同的形式刻畫
3.3蒯因對模態邏輯的責難
3.4可能世界的語義學及其哲學疑難
3.5從邏輯系統發生學視角看模態邏輯的擴展
第四章涵義與指稱:內涵邏輯的興起
4.1弗雷格的涵義和指稱理論
4.1.1涵義和指稱
4.1.2外延主義與內涵主義之爭
4.1.3涵義和指稱的邏輯
4.2作為涵義與指稱邏輯的內涵邏輯
4.2.1內涵邏輯簡述
4.2.2外延性原理及其限度
4.2.3內涵與內涵邏輯
4.2.4邱奇的內涵邏輯系統及其局限
4.3涵義與指稱邏輯的出路
4.3.1什麼是超內涵問題?
4.3.2超內涵邏輯的興起
4.4從邏輯哲學角度看內涵邏輯
第五章事實與價值:悖論、二難與道義邏輯的產生和發展
5.1道義邏輯的產生
5.2道義邏輯標準系統
5.3道義邏輯悖論
5.3.1羅斯悖論
5.3.2齊碩姆悖論
5.3.3溫和謀殺者悖論
5.3.4承諾悖論
5.3.5傑弗塔二難
5.4從邏輯哲學的觀點看道義邏輯
第六章真值與非真值:直陳條件句邏輯的發展
6.1實質條件句進路
6.2能世界進路
6.3非真值條件進路
6.4實質條件句進路的合理性與局限性
6.5非真值條件進路的優勢與缺陷
6.6直陳條件句邏輯的發展趨勢
第七章帕斯卡與非帕斯卡:歸納機率邏輯的發展和演變
7.1非帕斯卡機率邏輯系統的產生
7.1.1非帕斯卡機率邏輯產生的哲學背景
7.1.2非帕斯卡機率邏輯的恰當性
7.2機率解釋的分野
7.2.1客觀解釋
7.2.2主觀解釋
7.3機率解釋的可套用性
7.4從帕斯卡機率解釋到非帕斯卡機率解釋的發展
第八章精確與模糊:模糊邏輯的形式化發展
8.1問題的提出
8.2從邏輯哲學的觀點看
8.3模糊邏輯FZ系統的邏輯哲學分析
8.4簡要的評論
第九章對應與互補:量子邏輯的產生與發展
9.1作為一種非經典邏輯的量子邏輯
9.2引入量子邏輯的基本進路
9.2.1作為“實驗命題”的邏輯
9.2.2“實驗命題”邏輯的形式化
9.3量子邏輯的哲學爭論
9.3.1普特南關於“邏輯可修改性”的弱論斷與強論斷
9.3.2“意義不變性”論證
9.4在幾種不同的量子力學解釋下看邏輯可修正性
9.4.1量子力學正統解釋下的邏輯修正
9.4.2德布羅意一玻姆理論解釋下的邏輯修正
9.4.3埃弗雷特的多世界解釋下的邏輯修正
9.5對應原理——“普特南二難”的合理解
9.5.1普特南觀點的澄清:基於經驗的理由還是哲學的考慮?
9.5.2從整體多元論立場看非經典邏輯
9.5.3對應原理與量子邏輯
第十章二值與多值:多值邏輯的產生和發展
10.1從認識論角度看多值邏輯的產生
10.2幾種典型的三值邏輯系統及其特異性質
10.3矛盾律、排中律與多值邏輯
10.4從邏輯哲學角度看多值邏輯
第十一章平庸矛盾與不平庸矛盾:次協調邏輯的興起及其意義
11.1引言:次協調邏輯的產生
11.2次協調邏輯的現實原型
11.3悖論、二律背反與次協調邏輯
11.4達·科斯塔的次協調邏輯
11.5次協調命題演算Cn
11.6次協調邏輯的哲學意義
第十一章辯證法與辯證邏輯:辯證邏輯形式化的嘗試
12.1作為一種哲理性非經典邏輯的辯證邏輯
12.2辯證邏輯形式化的有限目標論題
12.3辯證邏輯形式系統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性質
12.4辯證邏輯公理系統DLA的建立
第十三章形式與非形式:論證邏輯的興起及其哲學意義
13.1圖爾敏論證邏輯的意義
13.2圖爾敏論證邏輯的哲學基礎
13.2.1圖爾敏論證邏輯的基本論點
13.2.2圖爾敏論證邏輯的基本原則
13.3論證邏輯的發展與探索
13.3.1圖爾敏論證模式的進一步發展
13.3.2關於有效性和保真性概念的探索
13.3.3關於合理性觀念的進一步探索
13.4從邏輯哲學的視角看論證邏輯
結語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二)外文文獻
後記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儘管頻率主義者強調的是機率的客觀性,並且將機率與科學實驗相聯繫,斷定客觀世界存在或然性和統計規律。然而,頻率解釋在面對科學理論驗證的實際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第一,我們如何給只出現一次的事件指派機率?只發生一次的事件在時間上具有不可重複性,因而也沒有頻率,從而機率的頻率解釋就無法給此類現象例如“德國在未來的五十年是否將會與賴比瑞亞捲入一場戰爭”和“某地明天發生地震”指派機率值;第二,頻率極限與任何觀察頻率都是邏輯相容的,這使得一個關於機率值的預言既不能被觀察經驗證實,也不能被觀察經驗證偽,而由於頻率主義者有~個基本論點,即一個命題有意義若且唯若該命題原則上能被經驗加以檢驗,因此頻率解釋關於基本機率的命題是無意義的,就是說機率的極限頻率定義是不成功的;第三,機率的極限頻率定義使得機率只適用於事件的無窮序列,而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因此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永遠都無法達到事件的無窮序列。
波普爾(K.R.Popper)開始的時候支持頻率解釋,後來他發現頻率解釋的機率陳述不適用於單個事件,並且極限頻率無法得到經驗的確證,於是在1957年發表的論文《機率演算與量子論的性向解釋》中轉向探索新的機率解釋,這就是第三種客觀解釋——性向解釋。在波普爾之後,不少科學哲學家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發展了這種思想。
波普爾通過把聚合的概念修改為可重複條件的集合實現了他思想的轉變。在性向解釋中,他把生成條件看做是被賦予一種產生可觀察的頻率的性向,並且“性向”這個術語指的是某種傾向描述。簡單地說,經驗世界中的機率本身就是事件的一種性質、趨勢或物理性向,這標誌著與頻率觀點的不同。在頻率解釋中,馮·米瑟斯認為機率應該只是在我們具有一個關於經驗的聚合,也就是一個關於其結果服從兩個常見定律的事件長序列的自然情況下被引入,而波普爾則認為在一系列條件(即使這些條件沒有被重複許多次)下介紹機率是十分合理的。因而,根據波普爾的性向解釋,當相關條件僅僅被重複幾次時,我們被容許假定機率存在(並且甚至可能獲得關於這樣一個假定的可證明推論)。可見,與馮·米瑟斯的頻率觀點比較起來,波普爾的性向解釋對機率論套用的情形提供了有用的擴展。
波普爾發展性向解釋的目的是為了引入客觀單一機率,然而波普爾的性向解釋並沒有解決為單個事件引入客觀機率的問題。因而,性向解釋的出現面臨著單個事件是否有客觀機率的挑戰,由此發展了單個事例(single—case)性向解釋和長趨勢(long run)性向解釋。單個事例性向解釋認為性向是在一個具體場合中產生一個特定結果的性向。米勒(Miller)把性向歸因於“當時……全域的整個情況”,但由於這種情況具有唯一與不可重複的特性,所以要理解這樣的性向指派如何能夠被檢驗是很困難的;費特塞(Fetzer)把性向歸於相關條件完全集,然而為了檢驗一個被推測的性向值,我們就必須對全部相關的條件序列作出推測,而這種必要的推測往往是難以表述和難以檢驗的。因此,單個事例性向解釋致使相應的性向是形上學的而不是科學的。因而,單個事例性向解釋無法對出現在自然科學中的客觀機率給出恰當的分析。

編輯推薦

《非經典邏輯系統發生學研究:兼論邏輯哲學的中心問題》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

目錄

前言
第一章恰當性問題:邏輯哲學的中心問題
1.1什麼是邏輯哲學?
1.1.1邏輯與邏輯哲學
1.1.2邏輯哲學與“哲學邏輯”
1.1.3邏輯的劃界
1.2邏輯系統及其現實原型
1.2.1形式系統內外的有效性
1.2.2形式論證與非形式論證的關係
1.3什麼是邏輯哲學中心問題?
第二章邏輯系統發生學:探索非經典邏輯產生的奧秘
2.1形式化的步驟和限度
2.2蘊涵詞及其演變——不斷克服形式化限度的過程
2.2.1實質蘊涵
2.2.2嚴格蘊涵
2.2.3相干蘊涵與衍推
2.3對應原理與非經典邏輯的產生
2.3.1什麼是對應原理?
2.3.2改造經典邏輯的一般策略原則
2.3.3非經典邏輯產生和發展的奧秘
2.4邏輯真與邏輯多元論
2.5邏輯可修正與非經典邏輯的興起
2.5.1哈克論邏輯可修正
2.5.2邏輯可修正的涵義
2.5.3邏輯可修正與邏輯系統發生學
第三章恰當性和對應性:模態邏輯的產生與擴展
3.1關於必然真理的哲學討論
3.2模態邏輯諸形式系統:不同的形式刻畫
3.3蒯因對模態邏輯的責難
3.4可能世界的語義學及其哲學疑難
3.5從邏輯系統發生學視角看模態邏輯的擴展
第四章涵義與指稱:內涵邏輯的興起
4.1弗雷格的涵義和指稱理論
4.1.1涵義和指稱
4.1.2外延主義與內涵主義之爭
4.1.3涵義和指稱的邏輯
4.2作為涵義與指稱邏輯的內涵邏輯
4.2.1內涵邏輯簡述
4.2.2外延性原理及其限度
4.2.3內涵與內涵邏輯
4.2.4邱奇的內涵邏輯系統及其局限
4.3涵義與指稱邏輯的出路
4.3.1什麼是超內涵問題?
4.3.2超內涵邏輯的興起
4.4從邏輯哲學角度看內涵邏輯
第五章事實與價值:悖論、二難與道義邏輯的產生和發展
5.1道義邏輯的產生
5.2道義邏輯標準系統
5.3道義邏輯悖論
5.3.1羅斯悖論
5.3.2齊碩姆悖論
5.3.3溫和謀殺者悖論
5.3.4承諾悖論
5.3.5傑弗塔二難
5.4從邏輯哲學的觀點看道義邏輯
第六章真值與非真值:直陳條件句邏輯的發展
6.1實質條件句進路
6.2能世界進路
6.3非真值條件進路
6.4實質條件句進路的合理性與局限性
6.5非真值條件進路的優勢與缺陷
6.6直陳條件句邏輯的發展趨勢
第七章帕斯卡與非帕斯卡:歸納機率邏輯的發展和演變
7.1非帕斯卡機率邏輯系統的產生
7.1.1非帕斯卡機率邏輯產生的哲學背景
7.1.2非帕斯卡機率邏輯的恰當性
7.2機率解釋的分野
7.2.1客觀解釋
7.2.2主觀解釋
7.3機率解釋的可套用性
7.4從帕斯卡機率解釋到非帕斯卡機率解釋的發展
第八章精確與模糊:模糊邏輯的形式化發展
8.1問題的提出
8.2從邏輯哲學的觀點看
8.3模糊邏輯FZ系統的邏輯哲學分析
8.4簡要的評論
第九章對應與互補:量子邏輯的產生與發展
9.1作為一種非經典邏輯的量子邏輯
9.2引入量子邏輯的基本進路
9.2.1作為“實驗命題”的邏輯
9.2.2“實驗命題”邏輯的形式化
9.3量子邏輯的哲學爭論
9.3.1普特南關於“邏輯可修改性”的弱論斷與強論斷
9.3.2“意義不變性”論證
9.4在幾種不同的量子力學解釋下看邏輯可修正性
9.4.1量子力學正統解釋下的邏輯修正
9.4.2德布羅意一玻姆理論解釋下的邏輯修正
9.4.3埃弗雷特的多世界解釋下的邏輯修正
9.5對應原理——“普特南二難”的合理解
9.5.1普特南觀點的澄清:基於經驗的理由還是哲學的考慮?
9.5.2從整體多元論立場看非經典邏輯
9.5.3對應原理與量子邏輯
第十章二值與多值:多值邏輯的產生和發展
10.1從認識論角度看多值邏輯的產生
10.2幾種典型的三值邏輯系統及其特異性質
10.3矛盾律、排中律與多值邏輯
10.4從邏輯哲學角度看多值邏輯
第十一章平庸矛盾與不平庸矛盾:次協調邏輯的興起及其意義
11.1引言:次協調邏輯的產生
11.2次協調邏輯的現實原型
11.3悖論、二律背反與次協調邏輯
11.4達·科斯塔的次協調邏輯
11.5次協調命題演算Cn
11.6次協調邏輯的哲學意義
第十一章辯證法與辯證邏輯:辯證邏輯形式化的嘗試
12.1作為一種哲理性非經典邏輯的辯證邏輯
12.2辯證邏輯形式化的有限目標論題
12.3辯證邏輯形式系統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性質
12.4辯證邏輯公理系統DLA的建立
第十三章形式與非形式:論證邏輯的興起及其哲學意義
13.1圖爾敏論證邏輯的意義
13.2圖爾敏論證邏輯的哲學基礎
13.2.1圖爾敏論證邏輯的基本論點
13.2.2圖爾敏論證邏輯的基本原則
13.3論證邏輯的發展與探索
13.3.1圖爾敏論證模式的進一步發展
13.3.2關於有效性和保真性概念的探索
13.3.3關於合理性觀念的進一步探索
13.4從邏輯哲學的視角看論證邏輯
結語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二)外文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