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流通紀念幣”多為銅鋅合金製作,因其未計入央行發行的流通貨幣總量,所以不能用於流通。非流通紀念幣的發行歷史很短,僅限於1980年至1984年(一說1985年),其間我國先後發行了4套共21枚非流通紀念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流通紀念幣
- 名詞領域:收藏
- 規格:面值1元
- 項目:4套共21枚
發展歷程,
發展歷程
從1980年5月至1984年,我國先後發行了4套21枚有關的非流通紀念幣。在規格上分為普通和加厚兩種。由於其發行量較少而鮮為人知。
第一套是發行於1980年5月的《第13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幣,這是一套與鹽湖城冬奧會金銀紀念幣配套發行的紀念幣,全套4枚,面值均為1元,發行量約3萬套。4枚紀念幣的正面主圖案為國徽、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會徽、會名和面額,背面主圖案分別為男子滑翔、女子花樣滑冰、女子速度滑冰和男子現代冬季兩項。
第二套是發行於1980年6月的《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紀念幣,全套4枚,面值均為1元,發行量約4.25萬套。4枚紀念幣正面主圖案為國徽、面額、花紋,背面主圖案分別為中國古代射藝、角力、騎術和蹴鞠。
第三套是1982年4月發行的《第12屆世界盃足球賽》紀念幣,全套1枚,面值為1元,發行量約4萬套。該紀念幣正面主圖案為國徽、國名、年份、花紋,背面主圖案為標準射門動作。該銅幣由上海造幣廠和瀋陽造幣廠聯合鑄造,由於兩廠在原模設計與雕刻上出現了些許差異,導致出現上海版和瀋陽版兩種版別。
第四套非是熊貓紀念銅幣,它們與熊貓紀念金銀幣配套發行,面值1元,其正面主圖案為國徽、國名、年份、花紋,背面主圖案為熊貓吃竹子。1983和1984年發行的熊貓紀念銅幣各在3萬枚左右。
縱觀四套非流通紀念幣,其主體思想及紋飾圖案,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豐富了中華貨幣文化的內涵,充分展示了我國的造幣技術和科技水平。如:《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紀念銅幣採用漢畫像磚的傳統技法,以簡單的線條表現出生動的立體感和深遠的空間感。其製作工藝獨特,圖案多姿多彩,別具匠心,具有極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在加之其大多數被裝幀後向海外銷售,國內已十分罕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央行於1985年也發行過熊貓紀念幣,但這批紀念幣僅作為國禮使用,鑄造量極少,所以異常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