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平衡態河床演變的理論與方法》是依託清華大學,由吳保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平衡態河床演變的理論與方法
- 依託單位:清華大學
- 項目負責人:吳保生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非平衡態河床演變的理論與方法》是依託清華大學,由吳保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非平衡態河床演變的理論與方法》是依託清華大學,由吳保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衝積河流的河床自動調整原理給出了非平衡態河床調整的方向,即當水沙條件發生改變時,河流將通過沖淤調整使河床朝著與來水來沙相適應的平衡...
《河床演變的滯後回響理論與套用》針對河床由非平衡狀態向平衡狀態調整的機理分析和過程描述,提出了河床演變的滯後回響理論和模型,存在通用積分、單步解析、多步遞推三種模式,適用於模擬不同條件下的河流非平衡演變過程。模型揭示了河床滯後回響的物理本質,豐富了河床演變學的理論和方法。模型套用於模擬黃河乾、支流平...
河床形態和地質條件以及人類活動等。河床演變的研究方法 對天然河道的實測資料進行分析, 分析河道的歷史演變過程;從河道形態、 水流和泥沙特徵, 推斷出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趨勢。套用泥沙運動的基本理論和河床演變的基本原理,對未來的河床變形進行理論計算。 通過模型試驗, 對河床演變進行預測。
本項目將非平衡態熱力學理論中的兩個基本原理- - 最小熵產生原理和耗散結構理論移植到河流動力學領域,套用非平衡態熱力學理論方法對河流動力學中的某些問題進行研究探討。以最小熵產生原理為出發點,完善流體最小能耗率原理;基於最小熵產生原理(或最小能耗率原理)和耗散結構理論,通過分析河床演變過程中的熵的...
本項目擬採用資料分析、水槽實驗與理論研究相結合的手段,探討不同時間尺度內上、下游控制因素對河床演變的協同作用;開展來水來沙與侵蝕基準面單獨與共同變化的水槽實驗,觀測沿程與溯源沖淤隨時空的傳播及疊加過程,提出二者的協同作用模式;採用模擬非平衡態河床演變過程的滯後回響模型,建立考慮上、下游控制因素協同...
本書主要通過實測資料與理論分析、概化模型試驗與水沙數學模型計算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較為系統地研究長江中下游典型彎曲分汊河道的水沙運動與河床演變規律及兩者的耦合作用機制,揭示非平衡輸沙條件下水庫下游彎曲分汊河道的演變規律,預測來沙量減少條件下彎曲分汊河道的演變趨勢。本書研究成果可豐富河床演變學知識,...
六、論挾沙水流的能量平衡問題 七、關於擴展理論含沙量沿垂線分布的懸浮指標 八、非均勻沙起動規律初探 九、Experimental Studies on Some Aspects of Bed Load Transpout with Nonrnigom Sediments 十、低水頭樞紐引航道泥沙問題 十一、泥沙研究四十年 第二章 河道演變與整治 一、河床演變與河道整治 二、河床演變...
1.3 研究與實踐歷程 4第一篇 河道整治基本理論 第2章 河道水沙運動規律 11 2.1 水流紊動特性 11 2.1.1 天然河流水流紊動觀測概況 11 2.1.2 準定常、準平衡小偏離水流狀態的紊動特性 14 2.1.3 非平衡大偏離水流狀態的紊動特性 19 2.1.4 強潮非恆定、非平衡水流狀態的紊動特性 22 2.1.5 ...
彎曲河道三維水流數值模型的設計與套用(摘要)平衡海灘剖面動力機制的數值模擬研究(摘要)Delft3D水流模型中潛壩模擬參數的合理選擇——以八卦洲右汊潛壩模擬為例(摘要)近岸人工沙壩演變的數值模擬研究(摘要)Lorenz-Mie理論在濁度儀研製中的套用(摘要)沂蒙山區的一次全新世河流襲奪事件及後續的迅速地貌演化(摘要)
第2篇 河床演變泥沙問題的數學描述 第3章 懸移質含沙量恢復基本問題 3.1 平面二維懸移質運動擴散方程 3.1.1 平均含沙量以體積加權方式表示 3.1.2 平均含沙量以流量加權方式表示 3.1.3 平面二維擴散方程的有關係數 3.2 飽和含沙量垂線分布 3.2.1 擴散理論的套用 3.2.2 絕對含沙量沿垂線分布 3.3 ...
深入研究了非均勻懸移質不平衡輸沙,在擴散方程底部邊界條件、挾沙能力級配、恢復飽和係數、粗細泥沙交換、床沙質與沖瀉質統一運動規律等方面有多項突破和創新。所建立的水庫淤積與河床演變一維數學模型理論基礎強、功能全、泥沙計算詳盡、參數固定、通用性好,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在丹江口、葛洲壩、三峽、大騰峽、東風...
未來將探索隨機運動理論在沖刷計算中的套用,進而採用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的泥沙輸運模型來提高沖刷數值計算的準確性.另外,將橋墩結構形式參數化,進而對橋墩設計參數進行更為系統的局部沖刷參數分析,以期得到更為普遍性的結論.同時河床物理參數對橋墩沖刷的影響研究也正在進行中,包括沖刷防護措施的設計理論.
其關於黃河演變的理論研究及治理思路,在幾十年的治黃工作中起到了指導作用。學術論著 據2015年7月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網站顯示,謝鑒衡先後發表論文70多篇,專著9部。其中論文有《非均勻沙分級起動規律研究》《水庫壩前沖刷漏斗平衡形態的數學模擬》《黃河下游河床變形長期預測數學模型的研究》等。科研成果獎勵 人才培養 ...
《水資源利用工程與管理》是1998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廣賀。內容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的基本理論,水資源保護與管理的理論和方法,並附有較多實例。全 書共分10章,主要內容包括:水資源開發利用狀況,河水和泥沙的運動特徵及河床的演變分析;地下水 運動規律,水文地質參數的確定...
第三節 節水灌溉理論與技術 第四節 節水灌溉的水文及生態環境效應 第五節 糧食安全的水資源保障體系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河流動力學———泥沙運動力學與流域水沙環境演變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泥沙運動力學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三節 河床演變學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四節 泥沙工程學研究進展與前沿...
1963年提出了河床最小活動性假說,導出了河床形態方程。1973年提出了全沙模型律,1980年提出了紊流隨機理論,導出了適用於層流、層流向紊流過渡和紊流光滑區、過渡區和粗糙區的流速分布和阻力總公式。謝衡在水庫淤積及壩下游沖刷的估算方法等研究中取得了成績。地下水模型 5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都建立了地下水動態觀測...
5.1.1 河床縱剖面調整的一般路徑 179 5.1.2 縱向河勢調整傳遞及阻隔控制要素 180 5.2 縱向河勢調整控制要素 185 5.2.1 水位降落與縱向河勢調整的關係 185 5.2.2 平面卡口對水位降落的抑制作用 189 5.2.3 縱向卡口對水位降落的抑制作用 191 5.2.4 計算理論平衡縱比降進行成果檢驗 193 5.3 縱向河勢...
動力地貌學的一個重要理論基礎是動力作用均衡的思想。各種外營力與地表之間,在經過長期相互作用之後,可以調整到一種相對均衡的狀態,這時能量消耗、物質分配處於最合理的狀態,即達到最大的“熵”值,地貌形態就相對穩定。山地斜坡均衡剖面、河流均衡剖面、海岸均衡剖面和冰雪積累與消融平衡等都是這一思想的體現。自然界...
《水文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水文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研究方法。全書共分緒論和九章,其中緒論闡述了水文學的研究對象、水文現象的特點、水文學的產生和發展;第一章 論述了水文循環與水量平衡的理論;第二章 論述了水分循環各環節的概念和理論;第三章 至第六章 分別論述了河流、湖泊、沼澤、冰川、地下水...
《多沙河流的河性》是2003年8月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志勇。內容簡介 《多沙河流的河性》主要闡述多少河流河床演變的有關特性。書中內容以作者對黃河的一級支流渭河下游、黃河幹流下游等多沙河流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基礎,以沖淤臨界流量、洪水最大沖刷深度、淤積平衡縱比降、高含沙水流為主線,從理論、假說...
套用地形學是運用地形學的理論和方法解決有關生產實踐問題的學科。它將地形學研究與改造自然及其決策過程緊密相連,是地形學的一個分支,也是套用地理學的重要部分。經過兩次大戰,科學發展方向日益著重實用功能,涉及地形學原理套用之水土保持、工程設計、道路開闢,土地利用、都市計畫等各方面之研究日盛,套用地形學(...
水流挾沙能力是水流、泥沙和河床條件綜合影響的結果,是一項十分複雜的課題。目前,研究這個問題大致有兩種方式:一是從能量平衡觀點建立通用公式,二是從實測資料分析建立經驗公式。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泥沙問題 (1)泥沙在水庫中沉積會侵占水庫的調節庫容,減少水庫調節能力,降低水庫的防洪能力和興利效益。水庫中泥沙的沉積...
在水利建設中,模型試驗套用範圍主要有:①水利樞紐工程及泄水和過水建築物的優選布置;②各類泄水建築物的體型布置,泄流能力,下游消能防沖以及水流運動對建築物的作用力等;③船閘灌泄水系統和升船機的水力學問題;④水電站引水系統和調壓井的非恆定流;⑤潰壩洪水波和水庫滑坡涌波的非恆定流;⑥河床演變與河道...
第二節 懸移質運行的質量平衡及水流挾沙力 參考文獻 第八章 懸移質運行的能量平衡及水流挾沙力 第一節 重力理論述評 第二節 制紊假說 第三節 水流挾沙力 參考文獻 第九章 高含沙水流問題 第一節 高含沙水流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高含沙水流的泥沙運動及河床演變特點 參考文獻 第十章 異重流 第一節 異重流的...
對流體力學學科的形成作出貢獻的首先是古希臘的阿基米德。他建立了包括物體浮力定理和浮體穩定性在內的液體平衡理論,奠定了流體靜力學的基礎。此後千餘年間,流體力學沒有重大發展。15世紀義大利達·文西的著作才談到水波、管流、水力機械、鳥的飛翔原理等問題。17世紀,帕斯卡闡明了靜止流體中壓力的概念。但流體力學...
根據水量平衡推求潰壩流量過程線,然後進行下遊河道演進計算的方法屬於半經驗半理論的簡化計算方法。20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Re (1946)、Dressler (1954)等根據聖維南方程組(當瞬潰時加入立波公式)用特徵差分或有限差分等數值計算求解。60年代以來中國的潰壩洪水計算也有長足的發展,一方面對簡化算法進一步完善,同時對詳算法...
河床演變特性 潮區界灘腳河段的河床演變特徵是汛期主槽沖刷,灘地淤積,枯水時期則相反。牛橋至馬嶼河段,河床主槽汛期沖刷,枯季淤積,年內沖淤基本平衡。馬嶼至寶香河段,河床受徑、潮雙向水流作用,在一個水文年內汛期沖刷,枯季淤積。在一個月內,大潮期沖刷,小潮期淤積,沖淤均基本平衡。寶香至口門河段,...
自然發生說是19世紀前廣泛流行的理論,這種學說認為,生命是從無生命物質自然發生的。如,我國古代認為的“腐草化為螢”(即螢火蟲是從腐草堆中產生的),腐肉生蛆等。在西方,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就是一個自然發生論者。有的人還通過“實驗”證明,將穀粒、破舊襯衫塞入瓶中,靜置於暗處,21天后...
6 黃河吳堡斷面河床演變特徵分析 6.1 吳堡水文站年際資料分析 6.2 汛前、汛後水位上升的年份對應的斷面形態變化 6.3 汛前、汛後水位下降的年份對應的斷面形態變化 6.4 基於模糊集理論的綜合評價模型 6.5 本章小結 7 水沙變化對吳堡斷面沖淤的影響 7.1 吳堡站徑流特徵 7.2 吳堡站輸沙特徵 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