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樂道情

靜樂道情

靜樂道情是一種傳統說唱藝術,屬於晉北道情的一個分支,它的發展衍變,也直接淵源於道歌、說唱道情,也與當時社會上蓬勃興起的戲曲藝術有著密切關係。從而使道情以其獨特的個性和濃郁的地方風格出現在戲曲音樂之中長期流傳在廣大農村和山區,每逢農閒季節,到處搭班唱戲,成為當地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它以通俗易懂的唱詞,優美動聽的曲調,樸實自然的方言,詼諧幽默的道白,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靜樂道情
  • 外文名:The jingle of Taoism
  • 源於:說唱道情
道情概述,概述,演唱劇目,道教故事傳統戲,二十四孝故事,移植戲,近期劇目,藝術特點,唱腔結構形式,調高,定弦方法,伴奏樂器,調式特徵,價值,傳承與現狀,

道情概述

道情是中國曲藝的一個類別。淵源於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漁鼓、筒板伴奏,故又稱道情漁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傳統民間音樂結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如陝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漁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為主,以說為輔。有坐唱、站唱、單口、對口等表演形式
道情道情

概述

《中國曲藝通史》文稱“至清末,山西曲藝的道情受戲曲影響陸續轉向戲曲形式發展。晉北道情受北路梆子影響,同時也吸收了二人台音樂,形成為戲曲的晉北道情;臨縣道情則與臨縣秧歌相結合,形成為戲曲的臨縣道情;洪洞道情是受蒲州梆子影響,吸收當地民歌小曲,形成為戲曲的洪洞道情;河東道情則受中路梆子影響,形成為戲曲的東路道情。”
靜樂道情是晉北道情的一個分支,它的發展衍變,也直接淵源於道歌、說唱道情,也與當時社會上蓬勃興起的戲曲藝術有著密切關係。從而使道情以其獨特的個性和濃郁的地方風格出現在戲曲音樂之中長期流傳在廣大農村和山區,每逢農閒季節,到處搭班唱戲,成為當地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它以通俗易懂的唱詞,優美動聽的曲調,樸實自然的方言,詼諧幽默的道白,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形成了性格鮮明的汾河文化。據靜樂縣誌記載:“清代傳入境內,清末至民國年間道情在本縣盛行,從北到南都有私人班社排演,很多村莊愛好者一到冬季就組織業餘班社,請師傅教唱,置辦簡單的服裝道具,排練幾場劇目,活躍鄉村文化。”
歷史上靜樂有著比較濃厚的道教信仰氛圍, 解放前,這裡幾乎各村都有經堂,道情過去被視為“神戲”,舊俗廟會第一場戲為敬神戲,人們總用道情敬神。道情若與其它劇種同台或對台演唱時,也總是讓道情先唱,道情不開戲,其它劇種不能開戲,較早期的道情極受人尊重,從事道情的藝人們亦以此自恃。在後來的發展中由於普通民眾文化程度不高,那些唱詞文雅的傳統道情越來越不符合他們的口味,後來藝人們從當地的梆子戲中移植了一些武打戲及生活小戲,劇目上有所改變,樂隊中也增添了一些樂器,深受民眾的歡迎,隨之靜樂道情出現了半職業性的鄉黨班社,即由村裡的藝人們組成的道情班,職業藝人的出現對道情藝術的繁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老一代湧現的優秀的名角有很多,其中最赫赫有名的是道情藝術大師候四則,候四則道情班在當時十分受民眾的歡迎,北面演至雁北、大同、內蒙一帶,西渡黃河唱到陝北。靜樂道情在當時盛極一時,有名氣的常年班社就有二十多個之多。民國後期時局動盪,班社在舞台上的活動減少,但是民眾凡廟會,紅白喜事,求神祈雨,還願均邀請道情班社演唱,抗日戰爭勝利後,為表示慶賀,靜樂村民們紛紛邀請道情班唱願書,在這種形勢下,一批新的道情班社應運而生,農村半職業及業餘道情演出團體活動又開始活躍起來,他們農忙務農,農閒時在靜樂各鄉村等周邊地區巡迴演出,到文革中,舊戲禁演,一些民眾想看,藝人們只能偷偷為他們演,80 年代以後,舊戲開禁,靜樂半職業道情演出團體又重振旗鼓,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影視、網路等對戲曲市場的衝擊下,道情逐漸走向衰落,到現在比較活躍的有兩個班社,盆子水道情班,楊家溝道情班,其中盆子水道情班中辛存林的技藝最好,名氣最大,他是一個多才多藝的藝人,不僅紅黑生旦扮演得活靈活現,而且文武場上的吹拉彈樣樣精通,幾十年的演出中,辛存林逐漸吸收融合晉北各個派系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的演出風格,目前這個班社堅持常年演出,其餘班社演出較少,靜樂道情以其原生態及鮮明的特色日益受到各界的關注。

演唱劇目

道教故事傳統戲

以反映道家生活,宣揚“無情度有情”的宗教哲理為特點,其中經常上演的劇目有《翠蓮傳》、《經堂會》、《陰陽扇》等。這類劇目自說唱形式直接脫轉而來,沒有進行戲曲化的進一步改造,說唱的痕跡明顯,唱詞句格,曲調運用,均保持著主曲體向聯曲體過渡的音樂特徵。作為戲曲藝術,這類劇目雖然尚不完善,但卻有鮮明的代表性,是研究古代道情的珍貴資料。

二十四孝故事

內容為修賢勸善,以反映全真道教提倡賢孝做人,因果報應的思想為特徵,經常上演的主要有《郭巨埋兒》、《三皇姑出家》等。這類劇目在音樂結構、表演技藝、人物行當等方面,比之傳統戲有截然的不同,音樂由主曲體向聯曲體轉變,表演上也注重挖掘深層情緒的表達,作為戲曲藝術,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發展。

移植戲

多數來自“大秧歌戲”,內容為民間生活故事,以反映風趣的家庭矛盾、鄰里風波、兒女情長、田園嬉戲為特點,經常上演的劇目有《釘缸》、《打碗罐》、《老少換妻》等。這類戲曲以其詼諧的表演和插科打諢,調節戲劇氣氛,使道情戲更貼近生活,貼近民眾,深受廣大民眾的歡迎。

近期劇目

多數來自梆子戲,多為宮廷生活、朝廷故事、反映忠奸、除暴安良等內容,經常上演的劇目有《金絲墜》、《明公斷》等。這類劇目對道情來說,本身就是藝術風格的全面突破,它不但拓寬了戲路,同時也推動著表演技藝的迅速提高和音樂表現手段的進步。

藝術特點

唱腔結構形式

我國戲曲音樂唱腔結構分為兩種形式:板腔體和聯曲體,靜樂道情大都採用聯曲體,按其結構方式可分為單曲式和數曲連綴式。
聯曲體唱腔曲調的使用,依劇情的需要到各套曲中選擇曲調。將選好的曲調先後連線在一起演唱即可,每一曲調亦可單獨反覆使用。
據說,靜樂道情最初有七十二個套曲和一百多種曲調,而且這些曲調很大一部分盛行於唐宋元時代的著名詞曲牌子,如《耍孩兒》、《浪淘沙》、《西江月》等,這些曲牌至今仍保持原有的風格和色調,因此靜樂道情音樂有著寶貴的文化遺產價值。

調高

傳統的調高為唐律制之“道調”,分正、反兩種。正調宮音比反調宮音低五度。其正調相當於現代通用調音的1=C,反調相當於1=G。
道情調的高低問題,近年來變化較大,各地不統一。靜樂道情的傳統定調方法是依“笛子”為準的,用的是“小工調”笛(即開放1、2、3孔為“宮音”)。由於笛子的長短、粗細、無嚴格要求,因而它實際“音高”不絕對一致。
道情調高的名稱也是依笛子為準,如“三眼調”、“四眼調”、“五眼調”等。道情傳統調高是“三眼調”,後來逐步改為“四眼調”和“五眼調”,它們各自的演奏、演唱效果和味道是截然不同的。
現在的許多人不懂工尺譜和“三眼、四眼、五眼調”,在實踐中多用G調。

定弦方法

道情的唱腔複雜,音域廣,曲調、調性轉換多,因而每件樂器必須具有相適應的弦調和隨時變換指法的能力。
近年來由於道情調高的變化,新樂器的增加,定弦方法也有了不斷變化。一般傳統的定弦以第一板胡(大板胡)定正調——“合尺“(5、2);第二板胡(小板胡)定反調——“上六”(1、5);四胡定背調——“尺五”(2、6)。

伴奏樂器

道情的伴奏樂器最初只有“漁鼓”和 “簡板”。後來道情由說唱發展成為戲曲之後,除增添了戲曲中應有的伴奏樂器嗩吶和全套打擊樂器外,同時減掉了一些作用不大的樂器,如簡板、四塊瓦、手鼓等。在過去只有男角演唱時,用板胡伴奏即可,而後來加入女角演唱後,為了適應女角的調,又加入晉胡這一樂器。

調式特徵

靜樂道情音樂比較豐富,其唱腔為聯曲體。它是利用諸宮調的某些曲子互相聯綴起來,組成有層次的大型唱段。每種套曲又有“正、反、平、苦、搶、緊”六種不同的曲子,唱腔是根據需要來臨時組合的。例如:“耍孩兒”的結構就包括“正耍孩兒”、“反耍孩兒”、“平耍孩兒”、“苦耍孩兒”、“搶耍孩兒”、“緊要孩兒”六個曲子。這“正、反、平、苦、搶、緊”各有不同內容:“正”表示用正調演唱,一般用正調演唱的曲調為“商”字調;“反”表示用反調演唱,一般用反調演唱的曲調為“徽”字調;“平”表示一般正常的情緒,“苦”表示愁苦、淒涼的情緒,二者皆用正調演唱;“緊”表示唱腔結構緊湊,“搶”表示唱腔結構喜悅、輕快、類似“搶”一般地速度。另外,靜樂道情又巧妙地借鑑了“晉劇”中的“介板”、“流水”、“滾白”,彌補了本身的不足。

價值

靜樂道情是在晉北這塊土壤中成長起來的一種傳統文化,這種文化之所以能在靜樂這塊土地上落戶並長期存在,並一度蓬勃繁榮,是在特定環境中人對它的一種需要。這種需要是建立在特有的社會、經濟、文化上的需要。
靜樂過去四處隔山,交通不便,氣候寒冷,農閒時間長。在閉塞的窮鄉僻壤,人們唯一的精神娛樂便是聽戲唱戲,道情給人們帶來了美好的感受和寬慰。農閒時為了打發時日,各村鎮便搭台唱戲,自娛自樂,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形成這裡人民世代愛好唱戲特別是道情戲的傳統。所以,這裡的人民在從春節到春耕的幾個月里便沉醉在鑼鼓喧天、歌聲瀰漫的道情戲演唱之中。道情被人們賞識和愛護著,滿足著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自從道情傳入靜樂後,在這片土地上長期生長,成為靜樂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50餘首套曲和唱腔、曲牌、鑼鼓經,經過歷代傳唱,賦予了新的內涵,在音樂上形成了獨具魅力的“七彎八轉”的靜樂特色。語言方面,靜樂道情文化最具特色之處,其言語詼諧幽默,精練而獨具匠心,彰顯了靜樂的民俗文化價值。靜樂道情不僅以美塑造人、感染人,深刻影響了當地人民的思想感情,滲透在靜樂人民的文化血脈中,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項瑰寶。

傳承與現狀

道情的傳統傳承方式主要是口傳心授。由於老一代人的逐漸謝世及道情藝術的相對衰落,靜樂道情的保護已成為日益迫切的艱巨任務。
道情的從藝人員基本上都是農民,沒有很高的文化,不識樂譜,這樣對藝術的發展有相當的局限性。再者由於靜樂道情有的班社屬於世代家傳的形式,演員的陣容就受到了限制,招攬村裡的其他人,由於嫌掙錢少,想學的又不多。還有劇本缺少創新,多有低俗現象。不少絕技人去藝亡。
靜樂道情屬於晉北道情的一個支系 ,它的唱腔俗稱 “咳咳腔”,唱腔中保留了大量的虛腔,襯字,這與它緣於說唱藝術有關,它本無內容表達的需要,只是為增添氣氛而已,但襯字的運用幾乎曲曲都有,句句不漏。襯字不僅用於填補虛腔,在實際唱詞中也頻繁的運用,唱者會感到雜亂無章。但襯字的運用又是道情唱腔的一大特點,去掉襯字等於去掉道情的色彩特點,如何解決句意明了又不失風格的矛盾,需要在音樂上有所改進。
靜樂道情作為一種地方戲曲,是晉北道情的重要派系,具有晉北道情的共同特徵,並有著濃郁、獨特的靜樂地域色彩。其豐富繁雜的唱腔、曲牌、鑼鼓經,詼諧幽默的方言道白,明顯區別與其它地方戲曲,在集中展現靜樂地方民俗風情的同時,也顯示了在中國地方戲曲中應有的地位,是前人留給我們的一項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
靜樂道情的發展經歷了無數次興衰演變的過程,對靜樂道情長期以來缺乏深入的研究和發掘、整理。一段時期以來,靜樂道情日漸衰退,道情班子現存的寥寥無幾,在演出時也是到處找人臨時搭班子。道情藝人亦農亦藝,農忙時在家務農,農閒時登台演出,隊伍極不穩定,對演技的提高、新劇目的排練很少顧及。所演劇目也是老祖宗遺留下來,通過老藝人一代一代口頭傳下來的。口頭傳授,年長日久,歷經幾代人,內容減少,文理不通,特別是文武場越傳越避繁就簡,越來越簡單化了,嚴重影響了道情藝術的發展提高。靜樂道情的現狀很不樂觀,如不及時搶救,確有失掉這一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隱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