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靜應廟不知創建何時,但從紫虛元君殿明間脊檁下發現的墨書題記“至元一十四………修復”可知靜應廟創建年代至少在元代之前。其後,明、清兩代又增修,解放後將其闢為邗邰國小。靜應廟坐北面南,占地4800平方米,原有的照壁、戲樓山門、拜天廳已廢。
現存建築有祭亭、紫虛元君殿、梳妝樓、西來佛殿、玉帝殿及城隍殿、瘟神殿、龍王殿、馬王殿、東西道院等建築17座、48間。
2003年,復修山門戲樓。
主要景點
祭亭,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為卷棚頂懸山式,灰筒板瓦覆頂,檐下一斗二升斗拱,明、次間各施斗拱兩垛,欄額與普柏枋呈“丁”字形,前檐下置小八角石柱,下為石雕柱礎,柱上刻對聯二幅,中為“中義不磨,千古勛名垂鐵券,威靈不赫,一方保障固金湯”;外側為“江山盤奠憑依在,風雨時和俎豆尊”。明間為四扇隔扇門,次間為長方形隔扇式窗,殿內有清·雍正年間修復題記。
紫虛元君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東西長10.50米,南北寬7.16米,為單檐懸山式建築,上覆灰筒板瓦,脊筒素麵,兩端置吻獸。檐下斗拱為四鋪作單下昂,明、次間、補間斗拱各為一垛,昂嘴呈琴面式,欄額枋和普柏枋呈“T”字形,欄額出頭刻三捲雲瓣。殿身檐柱微向內傾,有較明顯的側腳,有柱升起。屋內為徹上明造,梁架構造比較粗糙,為草伏,上有墨線雲龍圖案彩繪.
梳妝樓,平面近似正方形,為3.48米34米,單檐歇山式,灰筒板瓦覆頂。正脊、垂脊、戧脊皆為灰瓦件,四戧脊上置走獸12件,四挑角下置四個垂蓮柱,檐下為立臥枋,牆體為灰磚砌築。牆體兩側上方正中砌六邊形窗,正面上部砌方孔圓錢式隱窗,下部開一板式門,整個建築建造精緻,小巧玲瓏,為清代建築。
西來佛殿,面闊三間,懸山式,綠色琉璃瓦和灰筒瓦覆頂,前後檐斗拱皆為四鋪作單下昂,明、次間、補間斗拱各為一垛。欄額與普柏枋亦呈“丁”字形,略有柱側腳和柱升起,前糖四柱於鼓形石造柱礎上,明間為四扇隔扇門1,兩次間上部為通間窗戶。前有明台,設四級踏跺。玉帝殿,面闊三間,以生鐵鑄造筒瓦,檐部板瓦為鑄件,滴水為圓唇式。每個鐵上均鑄有布施人的姓名。正脊為鐵色琉璃瓦素麵,脊筒中部置三層樓閣式飾件,下部為兩吻獸拱護,兩端置龍首吻獸,四戧脊上置仙人走獸16件,前檐下施四鋪作單下昂斗拱,民間補間鋪作兩垛,兩次間隔一垛,昂頭雕成龍首形,惜大多已被鋸掉。欄額與柏枋呈“丁”字形,稍有柱側腳與升起。前檐枋下有四柱八角石柱,上刻花草紋飾,下為石雕柱礎。明間開板門,額置門四枚,中為兩扇板門,上有鐵乳釘五路共50枚。前有月台置踏跺四級。該殿以鐵瓦覆飾,較為少見,大部分鐵瓦件在5年代末遭破壞,1997年本村民眾捐助生鐵10噸,經多次試製,終使這一古代建築重現輝煌。
玉帝殿前兩側為水三官殿和殷郊殿,皆為懸山式建築,無斗拱。該廟中部左側為西道院,現有上房和兩廂房,均為懸山式,右側為東道院,現存上房三間其前尚有龍王殿,瘟神殿,城隍殿等建築。據同治12年重修祭亭碑記記載:“吾於為有周分封之域,其遺無幾,惟有邗水繞於前,古城抱於右……。鎮之坤方有靜應廟,地勢宏敞,廟貌巍峨,建造者莫考,豈敢冒為附會,為有周之遺址乎。廟之正殿曰南嶽,維神日紫虛元君,殿前有祭亭三間,不知創自何時,而重修於元之至正,明之正德,我國朝雍正十一年......”
木作儘量保留原件,對覆頂瓦脊進行了補充;1998年由邗部村村民捐助生鐵十多噸鑄造鐵瓦,究陽市文物局主持對玉帝殿(鐵瓦殿)及眼光殿進行了維修。因“大辦鋼鐵”期間覆頂鐵瓦件大部分拆下回爐,鐵鑄脊獸全部無存,換為灰瓦件此次將新鑄鐵瓦上房予以更換。脊獸改為鐵色琉璃件,並且還對送子奶奶進了不落架維修。
靜應廟是一處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築,無論是牆體、大木作,均保留著元代初期的建築特徵,最大筒瓦殘長0.85米,在全國瓦件中較為罕見。紫虛元君大殿及祭亭檁枋下都保存著清楚的墨書紀年,它為同期建築斷代提供了確切實物依據其鐵瓦殿的覆頂筒瓦、板瓦、滴水均為生鐵鑄造,用鐵達十餘噸。用材獨特,匠心獨具,受到建築專家的稱奇;其中每件鐵瓦上都鑄有布施人的姓名,涉及到豫晉兩省的路、府、州、縣,它為我們研究該寺廟在當時的規模、影響,都具有一定的意義,也為我們研究儒、道,佛三教合流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證;靜應廟不僅建築規模宏大,布局合理,而且其中的紫虛元君殿、祭亭和鐵瓦殿均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