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國平, 獲湖北大學2005-2006年度優秀教師稱號8.2007年, 獲武漢市第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優秀獎9.2009年, 獲武漢市第十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優秀獎10.2009年,指導研究生獲湖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稱號11.2010年,獲2010年度湖北省教育學會先進工作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靖國平
- 國籍:中國
- 職業:湖北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 主要成就:主要講授本科、研究生課程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個人簡歷,教學工作,科研工作,科研項目,獲獎情況,主要獲獎,主要著作,主要論文,
個人簡歷
靖國平,中共黨員,教育學博士。湖北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學原理碩士研究生導師,教育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北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生導師。曾任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兼職研究員(2004-2008年)。湖北省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特邀專家,湖北大學“琴園學者”特聘教授(2007-2013年)、課程與教學論碩士學位點負責人、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負責人、省級重點學科(課程與教學論)負責人。全國教學論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教育學會教育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湖北省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武漢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學術委員。
教學工作
主要講授研究生課程:
《教育哲學》、《課程論》、《教學論》等。
主要講授本科生課程:
《教育原理》、《德育原理》、《教育學》、《教育名著選讀》
科研工作
科研項目
1.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課題:《“轉識成智”:課程改革的價值向度及實踐探索》,2008-2011年 (二)主要
獲獎情況
2.湖北省教育廳高中課程改革重大研究項目:《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變革研究》,2010-2012年
3.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規劃課題:《當代知識教育變革與課程改革研究》,2004-2006年
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重大課題子課題:《價值多元背景下學校道德教育改革與德育環境重建》,2004-2006年
5.湖北大學創新研究團隊資助計畫項目:《當代知識教育變革與湖北省基礎教育改革研究》,2004-2006年
6.湖北省教育廳課題:《當代知識教育變革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湖北省教育廳,2007-2009年
7.湖北省教育廳課題:《湖北大學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2003-2005年
8.湖北省教育廳課題:《中外學校德育比較研究》,2001-2003年
9.湖北大學人才基金項目:《智慧主體論知識教育論綱》,2001-2003年
10.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大學生英語學習情感心理研究》研究工作(排名第二),
2007-2009年
11.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湖北省高等教育發展規劃研究》(1979-2000),2007-2008年
12.武昌區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及行動計畫(2009-2015)項目子課題“武昌區中國小教育質量管理現狀的調查研究”。
主要獲獎
1.2003年, 獲湖北大學2001-2003年度優秀教師一等獎2.2003年, 獲湖北省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3.2004年, 獲湖北省教育學會2000-2003年度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4.2004年, 獲湖北大學2002-2003年度“十佳師德標兵”榮譽稱號5.2006年, 獲湖北大學“十五”科技工作先進個人稱號6.2006年, 獲湖北省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7.2007年
主要著作
1.專著:《教育的智慧性格——兼論當代知識教育的變革》(湖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2.專著:《價值多元化背景下學校德育環境建設》,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年3.主編:《好教師成長中的問題與對策》,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4.主編:《新教師成長中的問題與對策》,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5.主編:高等學校教師教育創新培養模式“十二五”規劃教材(13本),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2012年6.參編:《主體教育論》(人民教育出版社)、《當代教育哲學》(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高等教育學》(湖北人民出版社)、《教育學導論》(湖北人民出版社)、《教師實用教育學》(湖北科技出版社)、《中外著名教育家大全》(警官教育出版社)等。
主要論文
1.《教育研究與實驗》1988年第2 期,警惕拜金主義對教育的影響2.《湖北大學學報》1988年第4 期,皮亞傑理論對教育的主要影響3.《教育研究與實驗》1990年第1 期,三種文化的學前教育比較4.《外國教育動態》1990年第2 期,重視個性的原則與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5.《湖北大學學報》1990年第3 期,教育本質新探(人大複印資料轉載)6.《外國中國小教育》1990年第4 期,為二十一世紀而教7.《課程教材教法》1990年第11期,試論教學方法的基本特性(教育文摘報轉載)8.《外國教育動態》1991年第1 期,澳大利亞昆斯蘭遠距離教育概覽9.《高等教育研究》1991年第2 期,中心城市地方高教發展戰略研究(中國教育報轉載) 10.《湖北大學學報》1991年第6期,馬克思教勞結合思想在我國實踐的反思11.《湖北民族學院學報》1993年第2期,道德的審美特性與德育審美化12.《中國教育學刊》1994年第4期,我國企事業基礎教育面臨的問題及改革思路 13.《湖北大學學報》1994年第5期,略論教育管理哲學的幾個矛盾範疇14.《湖北教育報》1995年2月20日,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培養大學生的主體性 15.《湖北大學成教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教育哲學三題16.《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論受過教育的人(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00第4期轉載) 17.《中國教育學刊》2000年第2期,從倉庫理論到蜜蜂理論—知識教學觀的變革(國內外教育文摘2000年7-8期轉載)18.《教育研究與實驗》2000年第4期,論當代教育對於人的獨立個性的追求與探索(人大複印資料《當代文萃》2000年5期轉載)19.《湖北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修煉減負的內功:由教師主宰到學生主動”(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小教育》2000年8期轉載) 20.《湖北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關於素質教育的深層思考21.《湖北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論我國現行學科知識教學價值取向的負面效應22.《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2001年第2 期,教育與人的社會素質23、《教育世界》2001、1我國教育在培養人的獨立個性問題上面臨的困惑24、《教育世界》2001、2 教育:通過知識引導智慧成長的藝術25.《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重構知識教學——一種交往價值的走向26.《教育研究與實驗》2002年第3期,“轉識成智”——當代教育的一種價值走向27.《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2年第2期,論教育與生活的“二重變奏 ”(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02第7期轉載) 28.《湖北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重讀《學會生存》——當代教育的危機、走向和解放29.《江蘇高教》2003年第6期,論受過高等教育的人30.《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年第10期,論教育的知識性格和智慧性格31.《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2003年第3 期,從狹義智慧教育到廣義智慧教育32.《湖北大學學報》2003年第4 期,“新課改”:利益的失衡與矯正33.《湖北大學學報》2003年第5 期,論當代知識教育方式的變革34.《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第6期,個體知識教育及其時代意義35.《中國教育報》2004年6月5日,讓課堂充滿智慧探險,(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小教育》2004年第8期轉載)36.《教育科學研究》2004年第2期,體驗性學習與新課程改革37.《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第1-2期,師者:從知識者轉向智慧者38.《湖北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國際化:大學的傳統底蘊與本土性格39.《湖南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2004年第2 期,論智慧的涵義及其特徵40.《教育研究與實驗》2005年第1期,論教育學的學科範式、知識樣式及其話語方式41.《湖北教育》2005年第7-8期,“生成性課堂”何以可能?42.《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從“學科立場”到“學派立場”——論中國教育學的學派意識及其實踐路向,(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06年第5期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年第2期轉摘)43.《人民教育》2006年第21期,教育的三重境界44.《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1期,論人受教育之必要性、可能性與超越性45.《湖北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教育:新農村的奠基石46.《湖北教育》2006年第9期,讓義務教育真正成為素質教育的搖籃47.《湖北教育》2006年第11期,如何認識當前課程與教學改革中的矛盾衝突48.《光明日報》2007年8月22日,(教育周刊11版)“奧賽班”是進是退?49.《教育科學研究》2007年第4期,價值多元背景下學校德育環境的反思與重建50.《中國德育》2008年第6期,價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國小校德育環境調查報告51.《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年第11期,多元價值視野中的學校德育環境變革52.《教育研究與實驗》2008年第3期,追求生命智慧:讓教育踏上幸福之路53.《教育學術月刊》2008年第1期,理性與德性:古代人格教育比較及啟示意義 54.《湖北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大學教師的學問人生55、《湖北教育》2009年第12 期,激情與創新:優秀教師成長的重要素質56、《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年第1期,知識與智慧:教育價值的演化57、《成才》2010年第4期,讀式文化 讀文“化”人 58、《江蘇教育研究》2010年第6 期,關於智慧教育的幾點思考59、《教育研究與實驗》2010年第4 期,從“知性人”到“智性人”——當代教育學人性假設的轉型60、《湖北教育》2010年第10期,促進教育公平 保障社會公正四、社會服務工作 近10餘年來,作為湖北省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特邀專家、湖北省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和武漢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學術委員,一直致力於湖北省、武漢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與服務工作。參與區域和學校發展規劃設計;主持各類教育科研課題的開題、中期檢查和結題工作;擔任中國小校長和教師培訓的主講教師;主持湖北省高中課程改革重大研究項目《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變革研究》;重點關注中國小教師的專業成長和課堂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