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位於拉丁姆地區台伯河下游的南岸,現在是義大利的首都。在公元前8世紀前,卻是一個獨立的城邦國--古羅馬。這個國家最初的民族是拉丁人與薩賓人,他們散居在七座山崗上,後來部落聯合,在巴拉丁山崗建起了強悍的國家。關於羅馬的起源古時有很多傳說,青銅雕塑《母狼》,就與其中一個普遍的傳說有關。
相傳打了10年的特洛伊戰爭,最後以特洛伊城池陷落而告終。美神阿芙羅蒂德與特洛伊王安喀塞斯所生的兒子、英雄埃涅阿斯在一片混亂的戰火中逃出了特洛伊。經過長途跋涉,吃盡人間流浪生活之苦,渡過西西里,到達迦太基,最後來到拉丁姆區台伯河岸的拉提努斯王的領地。國王獲悉他是特洛伊王的後代,便把女兒拉維尼亞嫁給他,埃涅阿斯後來就繼承了拉提努斯的王位。他死後,兒子阿斯卡尼烏斯又繼其位,並建了新城。
基本介紹
故事概括,雕像來由,
故事概括
如此相傳,至努彌托耳執政時,發生了內訌:努彌托耳被其弟阿穆利烏斯推翻,國王的女兒西爾維亞也被他送入神廟為尼。後因戰神馬爾斯看中了她,與她生下了一對雙胞胎。西爾維亞被以破貞戒之罪處了死刑,生下的孩子也被投入台伯河。執行者出於惻隱之心,把兩個孩子裝入船一樣的籃子裡,順著淺流放走。籃子飄到巴拉提努斯山下,被一棵樹枝鉤住。孩子的哭聲,引來一隻正欲下山喝水的母狼。母狼見有兩個嬰兒,非但不吃,反把孩子帶回窩中,以狼乳餵養。後被國王的牧人找到,交給了國王,國王把兩個嬰兒交給妻子撫養,並為他們分別起名為羅慕路與勒莫。
兄弟兩人長大後成了力大無窮的英雄。當他們得知自己的身世後。便返回故土,殺死阿穆利烏斯王,救出祖父。事後,兄弟兩人便在巴拉提努斯山下另立新城,擬自封為王。但在新城命名時,兩人發生爭執,雙方去求助神示,但所受神示,均不相同:前一個見一頭十二羽翼鷹,後一個見了一隻六羽翼鷹。神決定由羅慕路來命名。弟弟不滿,互相廝殺,羅慕路殺死了勒莫,城名遂按羅慕路之名,後稱為羅馬。
這件事,據公元前1世紀羅馬古文物學家鐵侖提烏斯在《瓦羅紀年Vallo》中說,在公元前754年(古羅馬人習慣以此年為紀元)。古羅馬大詩人維吉爾也曾以長詩《伊尼特》提到此傳說,後被文學史上稱作《伊利亞特》的續篇。
雕像來由
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有人在母狼腹下又添作了羅慕路與勒莫兩兄弟雕像,此作一直流傳至今。這尊母狼的形體結構比較嚴謹,體現了一種外表兇殘內心仁慈的性格主題。母狼身上的裝飾紋樣也非常細緻講究,頸毛部位呈卷凸狀,下垂的乳房與因餵乳而消瘦的腹肋部位,塑造得極其真實。母狼的整體感給人以一種警覺性的威嚴的印象。也許,這正是古羅馬人堅毅冷峻的民族性格的象徵,這尊像高85厘米,又稱《卡庇托里烏姆母狼雕像》,現藏於羅馬市政博物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