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狼

母狼

公元前八世紀到公元前四世紀,義大利半島被伊特魯里亞人所統治,形成了歷史上所稱的伊特魯里亞文化。伊特魯里亞文化後來被其征服者羅馬人所繼承,成為羅馬文化的基礎。伊特魯里亞美術作品中,雕塑的藝術水平最為突出,青銅雕像《母狼》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母狼
  • 【材質】青銅
  • 【規格】:高85厘米
  • 【現藏地】:義大利羅馬市政博物館
檔案,簡介,作品意義,作品賞析,

檔案

【名稱】《母狼》
【作者】不詳【創作年代】公元前500年
母狼
【地位】羅馬城城徽

簡介

青銅雕像《母狼》取材於羅馬建城的傳說。著名的特洛伊戰爭結束後,特洛伊王子逃到義大利半島,建立了阿爾巴城,世代相傳;後來,一個名叫努米托耳的國王被其弟阿木留斯推翻,兒子被殺,但他的女兒為戰神所愛,生下一對雙胞胎羅穆路和瑞穆斯,卻被阿木留斯放入籃子中丟入台伯河;這對兄弟後來被一隻母狼發現並收留撫養,不久,被牧人發現收養;他們長大以後,殺死仇人,救出外祖父,創建了新的城市;後來羅穆路殺死了瑞穆斯,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為羅馬。這尊雕像所刻劃的就是曾經哺育了羅馬創始人的母狼的形象。

作品意義

這尊雕像是伊特魯里亞人的藝術傑作,對羅馬人來說,它還具有紀念碑意義,人們把它作為民族發源的始祖而給以頂禮膜拜。現在,雕像《母狼》已成為了羅馬市的象徵。

作品賞析

雕像形體結構嚴謹,是一尊高度寫實的藝術作品,體現了外表兇殘內心仁慈的性格主題。母狼四肢健壯,神態兇殘,洋溢著野性的生命力。那頸部捲曲的毛,下垂的乳房和消瘦的腹部以及肋部都塑造得極為真實。母狼整體的神情是警覺而威嚴的,似乎正是羅馬人堅毅冷峻的民族性格的象徵。公元十六世紀時,有人又在狼的腹部下製作了兩個嬰兒的雕像,更完整得表達了羅馬建城的傳說。
母狼側轉頭,豎起耳朵,機警地站立著,目光注視著前方,齜牙咧嘴,仿佛在警告著來犯者不要靠近。文藝復興時期有人在它腹下添加了吮吸乳汁的兩個嬰兒。母狼的結構十分準確、概括,獸毛作裝飾化處理,但在表現皮下肋骨結構的地方卻省略了獸毛.可見作品注重表現動物的內部結構,只有在無關緊要處才飾以表面的裝飾。希臘文化的影響,使伊特魯里亞人的雕塑進入了繁榮時期,《母狼》很有分寸地體現了這個影響,但是它更以一種兇猛的野獸的形象,一種整體簡化的外形樹立起羅馬古風時期雕塑藝術的精神。《母狼》被認為是嚴峻而冷酷的古羅馬的象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