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銅器全形拓
- 別稱:立體拓、器物拓、圖形拓
- 始出:清末
- 歷史發展期:濫觴期、發展期、鼎盛期
特點,大師,
特點
全形拓,又稱立體拓、器物拓、圖形拓。是一種以墨拓技法完成,要求拓技者具備熟悉素描、繪畫、裱拓、剪紙等技法,把器物原貌轉移到平面拓紙上的一種特殊技藝。初始於清末,消失於民國,近五十年來幾乎失傳。多少文人墨客、金石學家沉浸在全形拓的樂趣中,相傳清嘉慶道光年間文人阮文建公得三代彝器四種,海內金石名家爭欲觀瞻,他煩於應付,摹拓刻木,拓贈各友。江蘇鎮江焦山寺僧六舟和尚感覺木刻有失原形,便與其研究手拓全形。初是以燈取形,把原器的尺寸量好畫出輪廓,再以厚紙做漏子,用極薄六吉棉連紙撲墨拓之,拓前須先用白芨水以筆刷器上,再用濕棉花上紙,待紙乾後,以綢包棉花作撲子拓之。這便是六舟和尚創拓的全形拓。
同治光緒時金石收藏家陳介祺採用“分紙拓”法,將器身、器耳、器腹、器足等部位的紋飾、器銘分拓,然後用筆蘸水劃撕掉多餘白紙,按事先畫好圖稿相應之需,把拓完的各部分拓片拼粘在一起,由於所繪圖稿準確,用墨濃淡適宜,使得全形拓技法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近代民國時期周希丁等人又將西方傳入的透視、素描等技法套用到了全形拓之中,墨色更是考究,墨色濃淡相間,所拓器物圖像的立體感大為增強。青銅器全形拓的拓法是拓器物前,選擇最能代表該器物特徵的最佳角度,用鉛筆在準備好的綿連紙上輕輕畫出一個「⊥」形圖,以表示器物的垂直線和水平線,再以「⊥」形圖為基礎,畫出被傳拓器物原大的線描圖,隨後把標有器物各部位位置的綿連紙分先後覆在被拓器物上,用蘸有白芨水的毛筆刷濕,上紙,用棕刷刷實,用墨拓黑後揭下,這樣多次拓完器物的各個部位,完成全形拓。這種全形拓是在一整張綿連紙上將器物的立體形狀多次拓成的,所以也叫 “整紙拓”。用該技法手拓之器物全形,器形準確與實物不二,紋飾清晰,絲絲入扣,銘文規範,筆畫有秩,效果逼真,賞心悅目,為重鑄全形拓昔日的輝煌注入了濃重的一筆。
這一技術自出現於清代嘉道年間,其歷史發展大致可分為三期:濫觴期、發展期、鼎盛期。每個時期都有其代表人物,陳介祺簠齋專心研究,厚資求工拓為最精。後來周希丁精心鑽研拓亦精妙,並廣傳其法。韓醒華、郝葆初、蕭壽田、傅大卣等皆其門徒。
金石學發展到民國時到達頂峰,當時最有學問的人都在研究青銅器,由於照相技術在當時還未普及,人們想窺見到一件別人收藏的青銅器是一件非常難的事。青銅器全形拓就滿足了廣大愛好者的需求。民國時陳介祺厚資求工拓為最精。後來周希丁精心鑽研拓亦精妙,並廣傳其法。傅大卣為其門徒,當代賈文忠即是傅大卣徒弟。賈文忠出身於北京金石世家,自幼受家廷薰陶酷愛金石書畫,受家父著名青銅器修復專家賈玉波真傳精通青銅器修復、鑑定。曾拜胡爽庵、康殷(大康)、傅大卣、程常新、魏隱儒、趙存義為師學習金石篆刻、書畫、鑑定等。先後在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館、中國農業博物館從事文物鑑定、保護、修復等工作三十餘年。其間修復過幾千件青銅器,國家一級青銅器就有上百件之多。
近年來賈文忠又繼承了師傅傳統技藝全形拓,創作了幾十種全形拓作品,深受廣大文人墨客收藏愛好者歡迎,著名學者專家李學勤、孫軼青、呂濟民、羅哲文、史樹青等大力支持和表揚,全形拓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文人墨客和收藏家之間饋贈、交換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書畫與拓片之間新的藝術形式,它所表現的都是歷史上的青銅重器。
李學勤看到後說,全形拓在民國時期曾經風靡一時,這門藝術已經絕跡了四、五十年。今天,賈文忠又恢復了這門技術,它的出現一定能對當今的金石愛好者所歡迎。
著名文物大師史樹青觀賈文忠青銅器全形拓時不禁讚嘆道“賈文忠全形拓下真跡一等,優於民國時期的各家作品,繼承和發展了這種傳統絕技,而且對我國的文物保護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拓器物立體全形是各類傳拓技法中最難的一種,全形拓歷來為文人學者所重視,全形拓作為收藏中的一個重要門類有著悠久的歷史。拓片分墨拓、朱(硃砂)拓,所展現的黑紅世界別具金石韻味,能夠吸引觀眾強烈的審美意趣和收藏欲望。全形拓還能夠體現原物所沒有或不夠明顯的繪畫特色。全形拓製作過程中必有的捶拓工藝,使拓片成為珍貴的藝術品。由於全形拓捶拓年代及捶拓者不同,一些全形拓本身就具有極高文物價值。一些早年流傳下來的全形拓,再加上名人收藏題跋,其價值不亞於原物價值。所以全形拓的收藏,也就是對珍貴文物的保護和利用。
大師
■ 青銅器研究鑑定專家、文物修復專家
■ 中國農業博物館、研究員、 研究部文物研究室主任
(書法家、全形拓專家)
■ 中華全國工商聯古玩商會中國青銅研究會會長
■ 中國文物學會文物修復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 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 中國文物學會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
■ 中國民間國寶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
■ 中國民俗學會副秘書長
■ 國際亞西亞民俗學會(中國委員會)副秘書長
■ 文化部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
■ 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常務理事
■ 中國博物館學會保管專業委員會理事
■ 中國博物館學會藏品保護專業委員會理事
■ 中國博物館學會民辦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專家組組長
■ 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
■ 中國考古學會會員
■ 中央電視台《鑒寶》、《尋寶》專家《藝術品投資》顧問
■ 淘雅線上藝術顧問
賈文忠,字 聞鐘 號 銅齋,1961年生於北京金石世家,老北京古銅張派第四代傳人。大學文化,並曾就讀北京大學考古系“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研究生班。現為九三學社社員,中國農業博物館研究員,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客座教授。《文物修復研究》期刊主編,《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期刊編委。2002年入選《中國文物報》中國文博界百位“學術成就顯著,具有創新精神”的專家學者。
自幼酷愛書畫、篆刻,受家父著名文物修復專家賈玉波影響學習文物修復、青銅器鑑定,先後向胡爽盦、傅大卣、魏隱儒、大康(康殷)學習書法、繪畫、篆刻。1979年參加工作在北京市文物局從事文物修復、複製工作。並向傅大卣、程長新、馬寶山、魏隱儒、趙存義等先生學習青銅器鑑定、碑拓、版本、陶瓷等方面知識。先後在首都博物館保管部、中國農業博物館從事文物徵集、保護、修復、保管、鑑定研究等工作。承擔過很多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如:1985年修復北京孔廟九塊皇帝御書大匾,1990年參與修復全國重大考古發現江西新乾大洋洲出土商代青銅器修復。1991年至1993年參與並指導主持修復全國重大考古發現河南三門峽西周虢國墓地西周青銅器修復,及修復浙川下寺出土的楚國青銅器。國家十部委“指南針計畫古代發明課題--古代農業發明中--“農業文物保護研究”及“重要農業文物資料庫”,“博物館展示課題”。“中國農耕文化與民間剪紙課題”。國家文物局“文物修復標準、文物修復師資格認證課題”等等。被譽為:《文物郎中》是當代傳統文物修復行業領軍人物。
青銅器全形拓,是青銅器研究的延續,清未民國凡研究青銅器專家均收藏全形拓本。據說是清嘉慶年間,江蘇焦山寺里有尊焦山鼎,住持六舟和尚閒暇時將其製成全形拓,求者頗多。金石學家阮元知曉後,便邀六舟和尚將自己所藏三代青銅器,製成全形拓,以饗友人。得者如獲至寶,分外珍惜,從而開創了全形拓之先河,六舟和尚為全形拓之鼻祖。全形拓,又稱立體拓。初始於清末,消失於民國,民國全形拓名家首推周希丁、其徒弟傅大卣得以繼承。由於賈文忠自幼喜愛書畫、篆刻,又拜傅大卣為師他的全形拓是集金石傳拓和穎拓為一體的藝術創新,其作品器形準確,透視合理,紋飾清晰、銘文規範、效果逼真。學者專家都給予很高的評價,是當代青銅器全形拓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