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岩石圈結構、隆升機制及其對大陸變形影響

《青藏高原岩石圈結構、隆升機制及其對大陸變形影響》是由地質礦產部地質研究所、地質礦產部成都地礦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肖序常、李廷棟、姚培毅、陳炳蔚、劉訓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藏高原岩石圈結構、隆升機制及其對大陸變形影響
  • 成果登記號:19970170[08309]
  • 第一完成單位:地質礦產部地質研究所、地質礦產部成都地礦所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70170[08309]
項目名稱
青藏高原岩石圈結構、隆升機制及其對大陸變形影響
第一完成單位
地質礦產部地質研究所、地質礦產部成都地礦所
主要完成人
肖序常、李廷棟、姚培毅、陳炳蔚、劉訓
研究起始日期
1992-06-01
研究終止日期
1996-06-06
主題詞
青藏高原;隆起;演化;岩石圖;變形
任務來源
B

成果摘要

“青藏高原岩石圈結構、隆升機制及其對大陸變形影響”是地礦部“八五”重點基個項目(編號85-06-205)。首次編制了高原及鄰區小比例尺早古生代一第三紀圖,建立了一個新的一級生物古地理分區和全區小比例尺古生物分區圖1/500萬青藏高原大地構造圖,對高原及鄰區構造單元劃分,重新作了定了它們的基本特徵。確定了不同地質時期的特提斯洋盆及其消減過程代-早中生代不存在寬闊的“古、新特提斯洋”,主要是由有限洋盆、古陸相間排列的構造格局;提出了青藏高原晚白堊世是由北向南漂移,納大陸北緣不斷解體的塊體組成”的認識。重新厘定了喜馬拉雅中段結“倒轉變質帶”不是同時形成的新認識;認為高喜馬拉雅的變質作用主(500-600Ma)和中新世(10-20Ma);將青藏高原造山帶劃分為四種類式俯衝-疊覆型,橫斷山式碰撞-走滑型,祁連山式陸內疊覆再生型和滑-再生型。對高原隆升的各個重新作了審定。提出了新生代以來高原南部定量一半定量隆升速率。提程可分出三大階段:(Ⅰ)晚白堊世一始新世慢速隆升;(Ⅱ)始新世速度隆升:(Ⅲ)全新世以來快速隆升。對高原的隆升機制提出“分層次、多因素”的觀點和模式。高原地殼加厚和隆升主要受早期構造變形括地幔羽上隆及後期均衡調整的制約。在新構造、震源機制及模擬試基礎上,認為青藏高原受力來源是印度洋持續向北推擠為主(平均約以m/a向北推移),後期2Ma以來此應力逐漸減弱,且應力向北傳遞,大部分為、走滑斷裂吸收,北至塔里木,天山擠壓力己減弱,向東方面可能為南擋;從新生代以來揚子板塊和南海近年深部地質資料,高原東南部沿紅在大規模“逃逸”或“擠出”作用。研究總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