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質

青藏高原地質,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年代最新、並仍在隆升的一個高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藏高原地質
  • 外文名: geology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 作者:李光岑
  • 出處:《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
  • 卷名:地質學
構造和演化,主要岩帶,地殼結構,

構造和演化

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包括祁連-柴達木、崑崙、巴顏喀拉、羌塘-昌都、岡底斯和喜馬拉雅等6個構造帶,各構造帶之間為蛇綠混雜岩所代表的縫合帶隔開。大致以龍木錯-金沙江縫合帶為界,北面的祁連-柴達木,崑崙、巴顏喀拉構造帶等,屬於歐亞古陸南緣的構造帶,在早中元古代結晶基底上,發育了早古生代優地槽,加里東運動使地槽回返,形成褶皺基底,晚古生代轉化為穩定的蓋層。其中石炭-二疊紀出現含煤建造,暖水動物群和華夏植物群繁盛。南面的岡底斯、喜馬拉雅構造帶,在中晚元古代結晶基底上整合遞變,從早古生代開始發育了地台蓋層,海相沉積一直延續到始新世,其中晚石炭世-早二疊世廣泛發育了岡瓦納相冰海雜礫岩和冷水型生物群,是岡瓦納古陸北緣的微陸塊。
由於這6個構造帶最新海相地層層位和作為各構造帶分界的縫合帶,明顯地從北向南依次變新,表明青藏高原是由歐亞大陸不斷向南增生,岡瓦納古陸北緣微陸塊不斷解體、北移、拼貼到歐亞大陸南緣而產生的。始新世青藏高原結束了洋殼演化和洋殼向歐亞大陸俯衝(見俯衝作用)的歷史。由於印度洋不斷擴張,已拼合的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之間發生大陸岩石圈俯衝。在俯衝帶地殼縮短,分層變形、分層加厚。經歷了構造抬升和均衡隆升的階段,在晚新生代青藏高原出現。青藏高原的形成主要是中更新世以來近200萬年地殼隆升的結果,並且這一隆升過程至今尚未結束。
青藏高原中若干條反映不同時期洋殼的蛇綠岩帶,揭示了岡瓦納古陸不斷解體,向北漂移,與歐亞古陸碰撞、拼合,歐亞古陸不斷增生的歷史。

主要岩帶

北祁連蛇綠岩帶
位於祁連中央隆起帶北側,沿玉門、肅南、祁連、門源一帶出露了一套蛇綠岩,包括蛇紋石化橄欖岩、輝橄岩和純橄岩;輝長岩、輝長輝綠岩;中基性海底噴發岩,主要為細碧岩、角斑岩,具枕狀構造;放射蟲矽質岩夾復理石砂板岩。呈北西-北西西向延伸600~700公里。帶內發育有藍閃石片岩,常出現在超鎂鐵岩上下盤,主要有綠簾石藍閃片岩、石榴石藍閃片岩和石英白雲母藍閃片岩3種組合類型,藍閃石結晶粗大。大量生物化石證明,本帶包括震旦紀晚期、寒武紀和奧陶紀早期3期古蛇綠岩,它們的岩石組合大體相似。蛇綠岩的地球化學特徵和放射蟲矽質岩的存在,說明古北祁連洋盆處於洋中脊環境。
崑崙蛇綠岩帶
沿西大灘-修溝-瑪沁斷裂帶殘留了華力西末期的洋殼殘體。蛇綠岩已失序,西段未見重要露頭,東段花石峽、瑪沁、瑪曲一帶,發現了百餘個超鎂鐵岩體,屬蛇綠岩套。與蛇綠岩伴生的構造混雜岩和泥礫混雜岩的基質是早三疊世復理石,夾有大量二疊紀石灰岩和含煤碎屑岩等外來塊體。
龍木錯-金沙江縫合帶
總體呈北西西向展布,東段向南偏轉,近期主要表現為右行走滑斷裂,有地震活動。在其西段錫金烏蘭湖、大鵬湖、瑪爾蓋茶卡一帶,發現了一套混雜堆積,在三疊紀砂板岩中,夾有大量二疊紀灰岩岩塊和鎂鐵、超鎂鐵岩塊;在中段勝利湖、若拉崗、獅頭山一帶,構造混雜堆積和蛇綠混雜堆積十分發育;東段金沙江混雜堆積頻寬40公里,南北向展布,分東西兩個帶。西帶為蛇綠混雜岩,在蛇紋岩基質中包卷了大量二疊紀放射蟲矽質岩、石灰岩、細碧角斑岩岩塊。東帶為野復理石,中三疊統砂板岩中含有大量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灰岩岩塊。金沙江縫合帶閉合於印支運動。
班公錯-怒江蛇綠岩帶
曾為古特提斯南域的一個深海盆,保存了一套完整的洋島環境的蛇綠岩組合,許多地方可以看到完整的洋殼序列。包括超鎂鐵岩、堆晶輝長岩、粒玄岩岩牆、枕狀玄武岩、球顆玄武岩和放射蟲矽質岩。放射蟲為三疊紀-侏羅紀生物組合。上侏羅統-下白堊統淺海相碎屑岩不整合覆蓋其上,其間往往發育有超鎂鐵岩古風化殼。
雅魯藏布江蛇綠岩帶
沿印度河-雅魯藏布江蛇綠岩斷續出露,長達1700公里,南北寬10~50公里。多處可以看到完整的洋殼序列。包括地幔超鎂鐵岩、堆晶輝長岩、輝長岩、枕狀拉斑玄武岩、輝綠岩席狀岩牆(床)群,上覆灰綠色、紫紅色放射蟲矽質岩。由於板塊俯衝,與蛇綠岩相伴,發育了泥礫混雜岩和蛇綠混雜岩。泥礫混雜岩常在蛇綠岩南側,從三疊紀末到白堊紀,形成許多構造混雜岩塊。晚白堊世泥礫混雜岩,其基質為雜色矽泥質類復理石,含二疊紀石灰岩、玄武岩,三疊紀砂板岩、侏羅紀砂岩、灰岩和早白堊世矽質岩岩塊。蛇綠混雜岩往往在蛇綠岩帶北側,在蛇紋岩基質中混入了三疊紀砂岩、白堊紀放射蟲矽質岩、輝長岩、火山岩岩塊。日喀則蛇綠岩底盤發育了動力變質的角閃石石榴石片岩,其同位素年齡為0.81億年,是蛇綠岩仰沖侵位形成的。

地殼結構

地球物理場與地殼結構
在1°×1°布格重力異常圖和衛星磁異常圖上,青藏高原表現為一個外形呈紡錘狀的封閉負異常區,夾持在塔里木地台、揚子地台和印度地台的正異常區之間,形成一個不對稱的“重力盆地”。異常邊緣陡峭,內部平坦,與地質構造格局和地形輪廓基本一致。航磁異常、布格重力異常等值線和均衡重力異常等值線,主要有兩個延展方向:高原中西部近東西向,高原東部呈南北向。地殼厚度與地殼結構在南北方向上的變化大於東西方向。這些特徵表明高原地殼深部構造與地殼表層構造一致。高原內部淺源地震斷層面解和高原中源地震斷層面解,揭示出高原的現今應力場,其主壓應力軸多近南北向或北北東向,高原東部邊緣近東西向。這說明高原岩石圈存在一個以近南北向水平壓應力為主,及與之成正交的張應力為輔的近代構造應力場。高原中西部一系列近東走向的逆沖斷裂帶、推覆構造帶等壓性構造和走滑壓剪性構造,都是在這種構造應力場的背景下形成的。
青藏高原地殼、上地幔介質在縱向與橫向上均呈現出明顯的不均一。岩石圈存在著清楚的塊-層結構:縱向分層,橫向分塊。岩石圈厚度約140~170公里,地殼平均厚度70公里左右。地殼厚度在東西方向上較均勻,變化不大,而南北方向上變化較大,在幾個主要斷裂帶上,莫霍面均發生錯斷。例如,雅魯藏布江斷裂帶北側,莫霍面比南側抬升了8公里。同周圍的地塊相比,青藏高原地殼厚度要大一倍。爆炸地震和磁大地電流測深,揭示了高原地殼內部存在兩個低速低阻層,它們是地殼內部物質對流、地殼加厚的滑移帶和淺源地震的發震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