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1.極端地理環境地表過程研究
主要研究高海拔、高輻射、高幹燥度、低溫、低氧、低壓等極端環境氣候、水文、生物、土壤及人類活動變化過程對地表景觀格局與過程的影響,重點關註:(1)極端地理環境演變過程與人類適應過程;(2)高原極端地理環境生態水文過程與水資源管理;(3)極端地理環境下風-水-冰雪-重力等多營力時空耦合過程與土壤複合侵蝕研究。
2.高寒草原、草甸、荒漠生態系統保育
基於對青藏高原極端地理環境地表過程的理解,開展高寒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動態變化評估,生態安全格局最佳化與生態修復技術體系研發,生態產業培育研究。重點開展:(1)青藏高原生態安全格局精準劃分(修復區、保護區、建設區)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生態資產價值、碳匯價值精準評估;(2)高原濕地生態系統保育與高寒草甸、草原、荒漠生態系統修復技術研發;(3)高原特有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
3.高原區域可持續性管理
主要研究構建生態安全為前提的高原生態-生產-生活範式、高原綜合災害風險防禦範式,高原社會-生態系統可持續性範式。重點關注青海湖流域、祁連山地和柴達木盆地,具體研究內容:(1)綜合災害風險評估;(2)城鎮化過程與可持續性模式;(3)土地利用變化、城鄉土地承載力與高原鄉村振興;(4)生態科普科教與生態觀光。
研究目標
在運行體制和基礎條件上完全達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要求。人才團隊結構合理,青年骨幹人才顯著增多。完善地理學、生態學深度融合服務實驗室主體研究方向的技術和理論體系,原始創新成果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科研成果明顯增多。立足青海省“一優兩高”發展戰略,解決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特色資源開發與利用等領域中的重大科技能力顯著提升,服務區域一流學科(地理學)建設的支撐作用明顯提升。大幅度提高對外合作交流的層次和頻率,加快實驗室資源共建共享步伐,加強在人才培養、科研支撐、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服務社會能力,使其成為青藏高原地理和生態領域研究的前哨站和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及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基地。
實驗室依據已形成的優勢方向和居於青藏高原的地緣優勢,今後將進一步深化具有較強發展潛力方向的研究,通過有效組織和合理安排,力爭主持和參與省部級重大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畫2-4項,其他國家級項目15項,省部級項目15項,力爭在國內外SCI、EI等檢索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篇以上,其它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篇以上,出版學術專著或教材5-10部。完成科研項目 15-2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5-8項,爭取有1項以上成果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以實驗室網站為依託平台,創設青藏高原地理學與生態學研究網路,吸引國內外相關的實驗室、數據中心參與,實現數據、儀器設備、研究基地服務的共享,定期交流實驗室建設和科研成果,聯合開展國際國內合作項目研究。
學術團隊
實驗室現有研究人員48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青海省優秀專家1人,青海省優秀專業技術人才1人,崑崙學者特聘教授5人,青海省高端人才千人計畫9人,青海省自然科學與工程學科帶頭人12人,青海省“135”人才工程5人。實驗室人員結構合理,人才梯隊以中青年人員為主。現有教授27人,副教授13人,講師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員31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人員6人。
本實驗室的科研人員是一支以地理學為主,兼有生態學、土壤學、生物學、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科學、水文水資源學、地質學、等多個學科專業背景的學術隊伍,研究人員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蘭州大學、中國地質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國內著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有14人具有海外學習背景,學緣結構合理,知識結構具有極強的交叉優勢。
科研人員多學科交叉互補的特點使得實驗室可以結合區域發展戰略需求組建多支協同工作的創新團隊。多支團隊入選省部級支持計畫,其中有“自然地理學”省級優秀教學團隊、“青藏高原地表環境過程”省部共建科研創新團隊、“青藏高原環境與資源”青海省人才小高地、“青藏高原水文水資源”青海省高端千人計畫引入創新團隊。各團隊充滿活力和奉獻精神,統一於高原地理學、生態學領域的人才培養和科研主題。
科研項目
|
|
高寒半乾旱荒漠區植被恢復過程中深層土壤有機碳庫特徵及其組分穩定性維持的微生物機制 |
凍融作用對暖濕情景下高山墊狀植被生態系統土壤氮庫驅動作用機制 |
|
|
青藏高原東北山地全新世以來的風塵加積型土壤演變過程研究 |
高寒內陸河流域植被恢復對地下水補給的影響及地下水回響 |
|
近地感測、無人機及衛星遙感相結合的土壤表層關鍵屬性多尺度估算 |
學術委員會
主任委員:
王 浩 中國工程院 院士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 研究員
副主任委員:
委 員:
於德永 北京師範大學 教 授
機構領導
歷任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