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青海湖流域地表過程綜合觀測研究站

北京師範大學青海湖流域地表過程綜合觀測研究站

北京師範大學青海湖流域地表過程綜合觀測研究站,隸屬於北京師範大學,主要從事青海湖流域地表觀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師範大學青海湖流域地表過程綜合觀測研究站
  • 所屬機構:北京師範大學
1、青海湖流域自然地理特徵
青海湖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東靠日月山,南傍青海南山,西臨阿木尼尼庫山,北依大通山,形成一個四周群山環繞的封閉式內陸盆地,是一個典型的高寒半乾旱封閉的湖泊流域。東南低且緩,西北高且陡。湖盆長軸沿西北—東南方向,最長104km,最寬62 km,湖面海拔3196 m,最大水深29 m。流域總面積為29661km,海拔介於3194-5174 m。
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鹹水湖,湖面面積約為4473 km,湖水容量約為850億m。青海湖流域內有70多條河流,較大的有布哈河、哈爾蓋河、沙柳河、泉吉河等。青海湖面積在中更新世規模最大,全新世以來湖泊面積呈減小趨勢。
2、青海湖流域特色與觀測系統功能
青海湖是維繫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和阻擋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 生態屏障,也是區域內最重要的水汽源和氣候調節器。青海湖及其周邊地區,是國際重要濕地和國家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脆弱生態系統的典型地區,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近50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和人畜壓力的不斷增加,湖泊萎縮、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和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生態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著該區域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些生態和環境問題已經引起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國際社會和科學家們的極大關注。弄清楚青海湖流域的生態-水文過程,有助於更深入地理解該流域所面臨的的生態環境問題背後的機理,併科學地指導流域生態環境改善的相關工作。因此,開展青海湖流域生態水文觀測具有重要的科學和現實價值。
北京師範大學青海湖流域地表過程綜合觀測研究站目前定位於以高寒半乾旱流域的生態-水文-土壤相互作用研究為核心,建成高寒半乾旱封閉流域的生態水文綜合實驗基地和多尺度、多要素、多過程的網路化、立體化觀測網,揭示高寒半乾旱區的生態水文機理,為流域生態保護和恢復、區域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研究方向設定如下:
高寒半乾旱生態系統生態過程與水文過程的相互作用機理;
水熱條件對流域生態格局和功能的影響;
流域多尺度生態水文耦合模型模擬;
湖泊-陸地水汽交換特徵與機理。
觀測系統目前建設有6個野外觀測站點。每個站點占地面積約為50m2。
3、監測設施與設備
青海湖觀測系統目前擁有6個野外觀測站點,包括6套波文比測量系統和3套渦動相關測量系統以及1套甲烷通量測量系統,以及其它生態水文相關的科研設備,總價值約230萬元。
4、監測成果
北京師範大學青海湖流域地表過程綜合觀測研究站自2008年開始定點觀測以來,獲得了豐富的觀測數據。已觀測和積累的數據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為定點長期觀測數據,主要包括8個典型生態系統的微氣象、土壤水分和渦動數據,;一部分為非定點數據,主要包括青海湖流域的基礎地理數據,如典型生態系統的土壤特徵數據、植被群落調查數據、流域內不同水體的同位素和水化學數據等。這些數據為構建流域的生態水文模型和流域水資源承載力的評價與預測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5、社會服務
依託北京師範大學青海湖流域地表過程綜合觀測研究站,以及國家支撐計畫重點項目課題“青海湖流域濕地恢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集成與試驗示範” 在海北州的實施,為“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中的濕地保護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持,促進了濕地的植被保護和恢復,改善了濕地生態系統功能。2012年向青海省科技廳提交了《加強技術研發 促進青海湖流域濕地生態環境持續好轉》的諮詢報告。同時,試驗站人員為當地幹部和農牧民開展了技術培訓,提高了其生態保護意識和技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