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區早新生代古氣候記錄》是依託同濟大學,由劉志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區早新生代古氣候記錄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劉志飛
- 依託單位:同濟大學
- 批准號:40102010
- 申請代碼:D0206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2002-01-01 至 2004-12-31
- 支持經費:23(萬元)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區早新生代古氣候記錄》是依託同濟大學,由劉志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區早新生代古氣候記錄》是依託同濟大學,由劉志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文摘要通過對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盆地早新生代長時間連續天然剖面的沉積環境、孢粉學、粘土礦物學和沉積地球化學等多種古氣候...
始新世的造山運動以後,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地區,隨著青藏高原的整體隆起而抬升,往後並有明顯加快的趨勢。可可西里山脈遂以現在的面目呈現在人們面前。自然特徵 氣候資源 南端的唐古拉山脈和北部的崑崙山脈像一對巨龍,成為可可西里地區天賜的守護神,除南北兩條著名山脈 之外,中部多是一些中小起伏的山丘,中...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將根據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科學前沿,揭示過去50年來環境變化的過程與機制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預測這一地區地球系統行為的不確定性,評估資源環境承載力、災害風險,提出亞洲水塔與生態屏障保護、第三極國家公園建設和綠色發展途徑的科學方案,為生態文明建設和“一帶一路”建設服務。 [33]...
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綜合科學考察 《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綜合科學考察》是一本圖書,作者是可可西里綜合科學考察。
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進。距今一萬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以平均每年7厘米速度上升,使之成為當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一個高原,2.4億年前,印度板塊開始向北向亞洲板塊擠壓,由此引起崑崙山脈和可可西里地區的隆起。隨著印度板塊不斷向北推進,並不斷向亞洲板塊下插入,青藏高原在...
丁林在青藏高原大陸碰撞-大陸俯衝-高原隆升及其對資源環境影響等研究領域做出了系統的創新成果。(中國科學院評)丁林在2005年、2006年兩次擔任中國科學院可可西里科學考察隊隊長,足跡遍布崑崙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三大地區。他帶領的考察隊被描述為“完成了1990年以來對可可西里地區最大規模的科考壯舉”。(《...
第十五章古生物化石見證青藏高原的隆起 第一節二疊紀早期羌塘、拉薩、藏南地塊與歐亞大陸隔洋遙望 第二節二疊紀中期羌塘地塊與歐亞大陸碰撞 第三節三疊紀新特提斯誕生,古特提斯消失 第四節侏羅紀拉薩與羌塘地塊碰撞,羌塘地塊海水進退頻繁 第五節白堊紀印度板塊抵近歐亞板塊,可可西里和羌塘地塊湖河連片 第六節新生...
許懷先,蒲秀剛,韓德馨.地表砂岩樣品含油氣顯示與確認—以青藏高原措勤、比如、昌都、可可西里盆地為例[J].石油實驗地質,2004,026(001):68-72.[6]許琪,韓德馨,金奎勵,等.煤中49種元素含量與煤岩組分和煤化程度的相關規律[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1990,19(3):10.[7]吳欣松,韓德馨,昝新,等...
趙子允曾在美國著名的《科學》雜誌發表學術論文,糾正了西方學者的錯誤認識,詳細闡述了青藏高原的地質成因和未來發展趨勢,震動了整個學術界;他經過多年觀察、保護、拍攝、宣傳有“活化石”之稱的可可西里野駱駝,協助有關部門建立了國家級“可可西里野駱駝保護區”;他對新疆地理、地貌、氣候了如指掌,野外生存經驗...
二、可可西里-金沙江哀牢山蛇綠岩帶 三、瀾滄江蛇綠岩帶 四、泰國北部難河蛇綠岩帶 第四節 西藏高原蛇綠岩地質 一、班公湖-怒江蛇綠岩帶 二、獅泉河蛇綠岩帶 三、永珠湖-納木湖蛇綠岩帶 四、雅魯藏布江蛇綠岩帶及東西段的變化 第四章 東特提斯多弧-盆系地質 第一節 大洋活動邊緣演化特徵 一、...
唐古拉山脈位於青藏高原的腹地,是西藏自治區與青海省的界山。全長約1000千米,寬達150千米。以青藏公路所經過的溫泉埡口為界,西段山體大致呈東西走向,東段轉為西北一東南走向。在行政區劃上,該山系分屬西藏的阿里、那曲、昌都市和青海省玉樹地區。地理環境 地質 在地質學上,唐古拉山是青藏高原薄皮構造的一部分...
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和瀾滄江(在東南亞被稱作湄公河)總水量的15%都來自於三江源地區,使這裡成為我國乃至亞洲的重要水源地,素有“江河源”、“中華水塔”、“亞洲水塔”之稱。世界著名的三條江河集中發源於一個較小區域內在世界上絕無僅有,青海省也由此聞名於世。三江源地區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
江源國家公園地處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年輕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主要山脈有崑崙山主脈及其支脈可可西里山、巴顏喀拉山、唐古拉山等。中西部和北部為河谷山地,多寬闊而平坦的灘地,分布有大面積以凍脹丘為基底的高寒草甸和沼澤濕地。東南部唐古拉山北麓以高原低山緩丘、高原河湖盆地、冰緣凍土等地貌類型為主...
劉嘉麒對中國東北、西北、青藏高原和南、北極等地區進行過廣泛地質環境調查,研究了中國新生代火山活動規律與地質特徵拓展中國瑪珥湖高解析度古氣候研究領域發現黃土中游離溫室氣體高異常,建立了渭南黃土剖面高解析度時間標尺參與了新疆和東北的資源探察和生態環境研究以及南、北極的科學考察,探討了南極火山活動和氣候變化的...
羌塘盆地22萬平方公里。羌塘盆地在藏北羌塘高原。羌塘盆地環抱於崑崙山脈以南,岡底斯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以北。羌塘盆地位於青藏高原腹部,位於可可西里—金沙江縫合帶、班公湖—怒江縫合帶之間,面積約22萬平方千米,是一沉積盆地,分為羌南坳陷、中央隆起、羌北坳陷。準噶爾盆地 準噶爾盆地位於天山以北,天山...
在這個亞帶中,植物稀少,種類單一,為天山雪蓮生長地段,其他以蘚類地衣為主。此外,在高山凍原地面上還出現一些短命耐寒草類。高山帶占優勢的植被類型是青藏高原型的山蒿草草甸以及碎屑石質坡上的高山坐墊植物。高山冰雪礫漠帶的上部為無植物生長的裸露岩石和冰川、永久積雪亞帶,大部分地區在海拔3900—4000米之間,...
青藏高原特有種,分布青海、甘肅及四川西部、西藏東部。四川分布自南坪向南至汶川,向西經寶興、九龍至木里一線的川西北青藏高原延伸部分,約計28個縣;甘肅分布於西部肅南、肅北及祁連山東部甘南瑪曲縣;青海分布於祁連縣以西的祁連山地區到崑崙山與唐古拉山之間的玉樹州;在西藏可可西里僅分布於東南部沱沱河沿到烏蘭...
該地區處在青藏高原南部,受南亞地區季風活動的影響,氣候表現出明顯的季風特徵,即冬半年為西風帶所控制,夏半年受暖濕海洋氣流的影響。這裡冬夏溫差雖有冷暖之別,但其間過渡不明顯,按水分狀況的變化,大體劃分為下列季節:11月至次年3月為乾季,也是冷季。高空西風占優勢,空氣乾燥,晴而少雨,風力較強。6—9...
六盤山地區具有暖溫帶半濕潤氣候,由於地處內陸,地勢高亢,又臨近青藏高原,形成冬季漫長寒冷,秋季氣溫多變、夏季短暫涼爽、秋季降溫迅速的四季氣溫變化特徵,年平均溫度1.0—5.8℃,最熱月(7月)均溫11.6—17.4℃,最冷月(1月)均溫為-7.0——-11.3℃,年較差22.1—25.4℃,≥10℃的持續日數為...
可可托海礦區山水草原風光旅遊區 可可托海礦區山水草原風光旅遊區位於富蘊縣境內,以可可托海寶石礦區為中心,連線周圍一系列各具風光的旅遊點,如海子口水庫。人文歷史 文化遺產 阿爾泰山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很久以前就發掘出了大量舊石器時代的文物。這裡記錄著許多部落民族在這方土地上的起起落落。斯吉台、和蒙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