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古近紀-新近紀重點古湖泊環境演變序列

《青藏高原古近紀-新近紀重點古湖泊環境演變序列》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擔任主要完成單位,孟憲剛,邵兆剛,韓建恩,王津,余佳,朱大崗,孫立蒨,楊朝斌,孟慶偉,呂榮平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藏高原古近紀-新近紀重點古湖泊環境演變序列
  •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孟憲剛,邵兆剛,韓建恩,王津,余佳,朱大崗,孫立蒨,楊朝斌,孟慶偉,呂榮平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130067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3-2-53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1、立項背景 晚新生代尤其是古近紀-新近紀以來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環境演化,是國際地學界關注的焦點和研究的重點,也是東亞大地構造演化、環境變遷與全球環境和氣候變化研究的關鍵地區,具有非常重要的調查研究意義。 2、研究目標 在青藏高原1:25萬區域地質調查新成果、新資料的基礎上,測制、建立青藏高原古近紀-新近紀重點古湖泊環境演化的標準剖面,提供青藏高原古近紀-新近紀重點古湖泊環境演化的高精度實測資料,並在此基礎上,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古近紀-新近紀末古環境急劇變化的過程和動力學機理,確定青藏高原古近紀-新近紀湖泊環境演變序列,重塑青藏高原古近紀-新近紀末氣候變遷的演化歷史,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在青藏高原的回響。具體包括:(1)調查、鑑別新近紀上新世重點古湖泊及其地質構造事件;(2)建立新近紀上新世重點古湖泊的湖相地層標準剖面;(3)測定新近紀上新世重點古湖泊的古環境參數;(4)確立新近紀上新世重點古湖泊的環境演變序列。 3、主要創新成果 首次編制出“青藏高原古近紀-新近紀河湖相地層分布圖(1:250萬)”;將青藏高原古近紀-新近紀古湖劃分為5個成湖階段、13個成湖期,圈定出63個古近紀-新近紀時期的古湖泊; 首次在札達盆地上新世地層中發現犀類(額鼻角犀亞科Dicerorhininae)化石和鼠兔類化石,確定了中國犀類動物的起源地、青藏高原隆升的時代、幅度、上新世時期的高度,確定了札達盆地上新世主要為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等重大科學問題; 首次在札達盆地發現兩個不整合面,並將這兩個不整合面在區域上所代表的構造運動分別命名為“象泉運動”和“古格運動”,為青藏高原隆升研究提供了新的證據;重新厘定和劃分了札達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河湖相沉積地層,建立了古格組地層單位;厘定本區香孜組的底界,為解決札達盆地第四紀底界問題之爭提供了依據,為第四紀冰期的底界,或第四紀的下限提供依據;首次運用ESR方法確定了青藏高原早更新世以來四次冰期的年代及其演化序列; 提出札達盆地屬“翹板式”箕狀盆地,其動力來源於西瓦利克陸內俯衝導致的塊體差異性運動,確定了西喜馬拉雅山隆升高度和速率; 將札達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環境演化過程劃分為7個大的階段,氣候環境經歷了從濕熱-溫暖潮濕-偏冷潮濕-寒冷乾旱的變化,植被從森林-灌木-草原的逐漸演化過程。 4、成果套用 本項目先後在國內重要學術刊物上共發表論文45篇,出版專著1部,共培養4名研究生,在青藏高原晚新生代古湖泊研究領域產生了重要的學術影響。 項目最終成果報告質量評分90.25分,被中國地質調查局評定為優秀。項目成果獲2012年度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成果一等獎。項目研究成果對認識札達地區土林地貌和當地旅遊資源開發提供了重要的科學支撐,2005年9月20日札達土林被正式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為札達地區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項目活動構造和滑塌堆積等方面的研究,為札達縣的公路建設、水電建設和其他基礎工程建設提供了基礎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