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營口市蓋州市青石嶺鎮,坐落在渤海之濱,是蓋州市的北大門。地處東經122.22°,北緯40.27°,距營口市30公里。是營口市重要的蔬菜基地。
地名由來
唐代總章元年在此地建“建安城”(即高麗城),設定過建安州都督府。距建安城2公里處有一關隘,因嶺上產青石故名“青石關”,青石嶺因此得名,並延用至今。
青石嶺鎮下轄12個行政村,現有居民總戶數7437戶,總人口29109人。全鎮有五個民族 ,即漢、滿、回、鮮、錫伯族,並有
佛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和
天主教四大宗教。
自然氣候
青石嶺鎮屬北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最高溫度37℃,最低溫度-33℃。年平均氣溫9.6℃,無霜期173-186天。全年日照總時數為2829小時,積溫為3440℃。最大風速14米/秒,年主導風向:夏為東南風,冬為西北風。年平均降水量700㎜,蒸水量1300㎜,相對溫度61%,平均海拔50米左右。東部為丘陵,西部為平原,作物一熟有餘,四季分明,不濕不燥,寒暑適中,溫和宜人。
歷史沿革
青石嶺鎮歷史悠久,距聞名於世的古人類遺址
金牛山僅1公里,從青石嶺南磚窯挖出的“半兩錢”和青石嶺村東挖出的漢墓青磚證明秦漢時期此地就人煙稠密了。
唐代總章元年在此地建“建安城”(即高麗城),設定過建安州都督府,
公元1685年(康熙24年),境內設定青石嶺屯堡,歸蓋平縣管轄;
1904年(光緒30年),本境稱青石嶺區,歸蓋平縣管轄;
1931年,本境改青石嶺區為青石嶺堡村,歸蓋平縣管轄;
1946年,改青石嶺堡村為青石嶺堡鄉,歸蓋平縣管轄;
1947年,改青石嶺堡鄉為青石嶺分區,上歸蓋平縣李屯區管轄,下轄6個村;
1956年,青石嶺設鄉,上歸蓋平縣團甸區管轄,下轄5個村;
1958年,朱甸鄉併入青石嶺鄉,上歸蓋平縣管轄,下轄12村;
1961年,建立青石嶺人民公社,上歸蓋平縣管轄,下轄16個大隊;
1984年,改為青石嶺鄉,上歸蓋縣管轄,下轄17個村;
1993年,改為青石嶺鎮,上歸蓋州市管轄,下轄17個村。既飛雲寨、三塊石、高麗城、青石嶺、前咀、後咀、腰嶺子、趙家、前朱甸、後朱甸、達子卜、臥龍、畢屯、宋光、商台、黃梁、劉家溝村。
現,全鎮劃整合後合併為12個村,分別為飛雲寨、三塊石、高麗城、青石嶺、螞虹咀、朱甸、達子卜、臥龍、必佳屯、宋光、商台、黃梁村。
經濟概況
青石嶺鎮現有耕地5萬畝,其中水田4萬畝,旱田1萬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高粱、大豆,曾是蓋州市最大的商品糧基地,糧食年產量4500萬斤左右;果園面積400公頃,蘋果、梨、桃、李子、葡萄栽植量22萬株,年水果總產量3180噸,紅富士基地飛雲寨村,紅富士蘋果單個果重均在一斤以上,且色紅、皮薄、肉脆、汁多、香甜可口,耐儲存,銷往日本等地;山林面積三萬畝,其中國有山林一萬畝,種植落葉松、油松、楊、柳、槐、柞等樹種,這些山林除供居民燒柴、取暖外,還放牧牛羊兩萬隻;現有柞蠶場600畝,可放蠶60把;有近萬畝蝦池,每畝純利潤5000-7000元左右;2000畝水面生態養殖場及3000畝魚蟹坑塘,年產商品蟹5萬斤,年產泥鰍魚50萬斤,淡水魚40萬斤;繁育池5000平方米,年繁育幼體河蟹1000斤、泥鰍魚10億尾;有5000畝的蔬菜大棚,年產蔬菜三千萬斤;現代化糧谷加工廠15個,年加工、銷售綠色優質大米上億噸;有絨山羊2萬隻,年產羊毛8噸;有遼寧省特種珍禽養殖公司一個,年繁育出售山雞2萬隻;另外該鎮的花卉產業發展很快,先是營口市養花專業戶在該鎮臥龍村承包五畝地建立現代立體花窖,種植花卉數十種。後是大石橋市養花專業戶與該鎮商台村民合資建立2000平方米的立體花窖,養花上百種,現已發展到十幾戶。
發展前景
青石嶺鎮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東部青石嶺村、高麗城村有開採二十年歷史的矽砂、矽石、矽藻土、耐火土、粘土,且藏量多、含量高,有十幾家廠礦開採、加工,每年銷往國內外的產量上億噸。達子卜村的金礦儲量很大,現已開採五年之久。該鎮工業基礎雄厚,已形成保溫耐火、採礦、輕紡、 電熔鎂、造紙、紙箱、機電產品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電力設施齊全。有6300kv級的電力配置,現有企業148家,固定資產1億元。
青石嶺鎮的小城鎮建設已初步完成,建立三個規劃區,擬建樓房10000平方米,現已建成5000平方米,除現有一個農貿市場外,還將開發一個水果市場。
旅遊資源
歷史悠久的青石嶺鎮,自然景觀和名勝古蹟很多,距鎮南10華里處有雄偉壯觀的東北第一關“古青石關”;距鎮南6華里處有唐王征東時遛馬踏痕的“唐王山”;距鎮西6華里處有唐王征東為誘敵所築的“謊糧堆”;距鎮東南8華里處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高麗古城一座,內有旅遊景點13個。還有碧波蕩漾的青石嶺、朱甸水庫;更有聳立在山巔之上的烽火台四座。這些古色古香、風光宜人的景觀,很受廣大國內外遊客的青睞,尤其是“古青石關”和“高麗古城”常年車水馬龍,國內外遊人來往絡繹不絕。
具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