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田
- 外文名:Qingtien
- 別名:芝田
- 故名:青邑
- 著名景點:石門洞景區、麻宅古村景區
- 地理位置:甌江中下游
- 地方方言:吳語、楚語、青田語、溫州語
- 種族:華夏族
地理區域,青田歷代沿革,古歷代沿革表,政治疆域,歷史傳說,楚語發音,歷史文化,景區景點,著名人物,
地理區域
“青田”之名,始見於南朝宋鄭緝之《永嘉郡記》青 縣有草,葉似竹,可染碧。名為竹青,此地所豐,故名青田。
青田縣
青田歷代沿革
青田由來:
“青田”之名,始見於南朝宋鄭緝之《永嘉郡記》青田有草,葉似竹,可染碧。名為竹青,此地所豐,故名青田。
上古青田村,青田村人家多種梨樹,名曰“官梨”,子大一圍五寸,恆以供獻,名為“御梨”。吏司守視,土人有未知味者,梨實落至地,即融汁。
至於縣名的自來,歷代史書中有如下記載:
《永嘉記》:青田山有竹青,青一名青芝。青芝:推論可能是竹筍,古人也叫芝。山靈竹青產青備射慨芝。
《北宋太平寰宇記》:“青田縣本松膠遙蒸陽、括蒼二邑之地,景雲中析置,因青(田)山以為名。”
清乾隆、光緒《青田縣誌》唐武德年間:青田山有竹,青一名青芝。
元朝《半坑基祖璣公傳》璣公居村數載,每日起早摸黑,上山披荊斬棘造田開地,廣栽竹木,種植成材。毛竹生長茂盛,取其竹篾做家具。又命閣族兒童學習造紙業,取其嫩竹簧以生貨制熟料加工造紙。實我青邑之冠,經濟收入之頗觀。
清康熙《青田縣誌詢記炒》:“青田山,縣北一里。舊志:山下有田,產青芝,故名。”
《清史稿·地理志》“青田,府東南百五十里,北青田山,縣以此名。”
清光緒《處州府志》“青田山,縣北一里,葉法善棲此學道,田產青芝習婆鴉,故名。”
據此,因山下田產青芝而得名“青田山”,縣治設在青田山下而命名“青田縣”,別名“芝田”。
歷史政治變遷:
春秋戰國時期今青田境域屬越,屬甌越地
公元前(306)年,戰國後期,越王無疆北上伐齊,聽信田姓說客所誤,率領大軍調頭攻楚,不料中埋伏,兵敗身亡;越國因此分崩離析,各族子弟們競爭權位,有的稱王,有的稱君,居住在長江南部的沿海。東越,閩越皆陵享祖協為其後人所建國家。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統一後,征服甌越和閩越,置閩中郡。(秦統一南方)
秦閩中郡,楚滅越會稽一帶盡歸於楚,越子孫逃歸海上後為東甌國。閩中仍有君長,未奪其地。(清乾隆、光緒《青田縣誌》)
秦霸捉漢時期青邑仍為楚界。 (乾隆、光緒《青田縣誌》)
西漢惠帝三年(前192年),甌越首領騶搖因助漢滅秦有功,封為東海王,都東甌地;
建安八年(203年),分章安縣南鄉建立松陽縣,今青田境域是羅陽(安陽)、松陽縣的一部分,仍屬會稽郡。
備註:羅陽為安固改安陽。(乾隆、光緒《青田縣誌》)[1]
三國孫吳政權,太平二年(257年),分會稽郡東部章安、臨海、始平、永寧、松陽、羅陽等六縣另設臨海郡,今青田境域隨屬臨海郡。
東晉太寧元年(323年),分臨海郡溫嶠嶺南的永寧、安固、松陽、橫陽四縣置永嘉郡,包括今溫、處(麗)地區,今青田境域隨屬永嘉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改永嘉郡為處州,分松陽縣東鄉建立括蒼縣,今青田境城為括蒼縣蜜甩晚遙的一部分;開皇十二年,處州改稱括州;
大業三年(607年),改括州為永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復改永嘉郡為括州;
景雲二年(711年),刺史孔琮奏請分括蒼縣建立青田縣,隸屬括州;
天寶元年(742年),改括州為縉雲郡;
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括州;
大曆十四年(779年),又改括州為處州,青田縣隸屬處州。[1]
元時,青田縣屬江浙行中書省處州路。
明時,青田縣屬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處州府。
清康熙六年(1667),浙江省設杭嘉湖、寧紹台、金衢嚴、溫處四道。青田縣屬溫處道處州府。
宣統三年(1911)十一月,浙江成立軍政府,青田縣屬處州軍政分府。
民國初期,廢清代府、廳、州制。
民國3年(1914),浙江省設錢塘、會稽、金華、甌海四道,青田縣屬甌海道。
16年,廢道制,實行省、縣二級制。
21年6月,實行縣政督察制,青田縣先後屬第十一區、第二特區、第九區、第七區、第六區行政督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均駐麗水)。
37年5月,青田縣劃歸第五行政督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溫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青田縣隸屬溫州專區。
1963年5月,改屬麗水專區 (1968年11月改麗水地區)
青田建縣以來,縣境經歷三次變遷。
明景泰三年間(1452),巡撫孫原貞以青田地廣為由,奏請分本縣鳴鶴鄉和柔遠鄉的仙上里、仙下里等地 建立景寧縣。青田縣由己個部減為18個都。“其廣輪之數,不下二百里”(清光緒《青田縣誌》)。
民國三十七年(1948)7月1日南田區的南田、西境.三陽、黃壇、岙里5鄉和萬源鄉一一部分劃給新建立的文成縣。
同年8月1日,永嘉縣的溫溪、貴岙、黃坦、霞師4個鄉和林福、界坑2鄉的一部分劃歸青田縣。當時青田縣的面積為2779平方公里。
1961年10月,西岙、上橫2個公社劃給永嘉縣。
1963年5月改屬麗水專區。
1968年11月改屬麗水地區
古歷代沿革表
歷代 | 縣境所在 | 縣境所屬 | 高級政區 |
夏 | 甌地 [山海經]甌居海中。 [郭璞注]今臨海永寧縣。 [案]處州本從永寧析出詳後。 | 越 [吳越春秋]少康恐禹祭之絕祀,乃封其庶子于越,號曰無餘。 | 揚州 [書禹貢]淮海惟揚州。 [孔傳]北據淮,東據海。 [案]此則盡東海皆揚州境。 |
商 | 甌地 [逸周書王會解]伊尹朝獻商書,臣請正東、符婁、仇州、伊慮、漚深、越漚,剪髮文身。 [王應麟補註]漚深即甌也,漚亦甌也。 | 越 [王會解]越漚,見上。 | 揚州 [爾雅釋地]淮南曰揚州 [郭注]自江南至海 [經典釋文]爾雅所言李郭以為殷制。 |
周 | 甌地 [王會解]有甌人且甌。 | 越 [王會解]有東越于越。 | 揚州 [周禮職方氏]東南曰揚州。 |
東周 | 甌地 [國語]句踐之地南至於句無,句無以南仍甌地也。 | 越 | 廢 [案]三代設州,各有牧伯,春秋以後,政在諸侯,州遂廢矣。至漢武帝始復置州。 |
戰國 | 東越地 [史記越世家]楚威王大敗越,殺王無彊,盡取故吳地至浙江,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 [正義]今台州臨海縣是也。 [案]不止台州,實兼溫處諸府皆是。 | 楚 [越世家]服朝於楚。 | |
秦 | 東越地 [案]史記東越列傳雲,廢為君長是第,貶其位號而未嘗奪取其地也。 | 閩中郡 按楚滅越會稽一帶盡歸於楚,越子孫逃歸海上後為東甌國。清乾隆、光緒《青田縣誌》 [東越列傳]閩越王無諸及越東海王搖者,其先皆句踐之後,秦已並天下廢為君長,其地為閩中郡。 | 秦漢時期仍為楚 清乾隆、光緒《青田縣誌》 |
漢惠帝 | 東甌地 [東越列傳]孝惠二年,立搖為東海王,都東甌,世俗號為東甌王。 | 會稽郡回浦縣 | |
漢武帝 | 廢 [案]史記建元六年立余善為東越王,元鼎六年越衍侯等弒余善,以其降詔軍吏皆將其民徙江淮間,東越地遂虛。 | 會稽郡:秦郡,景帝復置治吳。 東部都尉:元鼎中立,治鄞,後徙回浦。 [漢書地理志]回浦南部,都尉治,南字訛。 | 揚州:元封五年,置統郡吳,無治所。 |
漢昭帝 | 回浦縣地 [太平御覽]始元二年,以東甌地為回浦縣。 [案]兼有台溫處三府地。 | 會稽郡 東部都尉:治回浦。 | 揚州 |
東漢光武帝 | 章安縣地 [續漢書郡國志]章安故治閩越地,光武更名。 [劉昭注]晉太康記曰,本鄞縣南之回浦鄉,章帝章和元年立。 [案]太康記言是。 | 會稽郡:治吳。 東部都尉:治章安。 | 揚州:揚州牧治歷陽。 |
東漢順帝 | 永寧縣地 [郡國志]永寧永和三年,以章安縣東甌鄉為縣。 [案]兼有溫處二府地。 | 會稽郡:移治山陰。 [案]永建四年,分浙江之北為吳郡,會稽移治山陰,見虞翻傳注。 | 揚州:刺史。 |
三國吳 | 松陽縣地:漢獻帝興平中,孫策析永寧置。 | 臨海郡:領縣六,治章安。 [三國志]孫亮太平二年以會稽東部為臨海郡。 | 揚州:刺史治建業。 |
晉 | 松陽縣地 | 臨海郡:領縣八,章安、臨海、始豐、永寧、寧海、松陽、安固、橫陽。 | 揚州 |
東晉 | 松陽縣地 | 永嘉郡:領縣四,明帝太寧元年立。 | 揚州 |
宋 | 松陽縣地 [宋書州郡志]松陽今吳立。 | 永嘉郡:領縣五,永寧、安固、松陽、樂成、橫陽。 | 揚州:孝建元年分為東揚州,尋復舊。 |
齊 | 松陽縣地 | 永嘉郡 [南齊書州郡志]領縣五,與宋同。 | 揚州 |
梁 | 松陽縣地 | 永嘉郡 | 揚州:普通五年分置東揚州,太平元年復舊。 |
陳 | 松陽縣地 | 永嘉郡 | 東揚州:天嘉三年置統郡八。 |
隋文帝 | 括蒼縣地 [隋書地理志]平陳置縣,大業初置永嘉郡,有縉雲山、括蒼山。 | 處州:開皇九年置,治括蒼。 栝州:十二年改並,見隋書。 | 吳州:治會稽,開皇九年,平陳改東揚州為吳州,置總管府隸揚州大總管府。 |
隋煬帝 | 括蒼縣地 | 永嘉郡:仍治括蒼。 [隋書地理志]永嘉郡統縣四,括蒼、永嘉、松陽、臨海是,兼有今太台溫處三府地。 | 揚州:刺史,大業元年置。 |
唐高祖 | 括蒼縣地 | 括州:武德四年,以永嘉郡為栝州,置總管府管松台東嘉三州;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 | |
唐太宗 | 括蒼縣地 | 括州:領括蒼、松陽、永嘉、安固四縣。 | 江南道:貞觀元年立,治蘇州。 |
唐高宗 | 括蒼縣地 | 括州:上元元年,析括州之永嘉、安固置溫州。 | 江南道 |
唐睿宗 | 青田縣:中景雲二年,析括蒼置,見唐書地理志。 | 括州:領括蒼、松陽、縉雲、青田、遂昌五縣。 | 江南道 越州都督府:景雲二年置尋罷。 |
唐元宗 | 青田縣 | 縉雲郡:天寶元年,改州為郡,刺史為太守。 | 江南東道:開元二十一年,分置採訪使。 |
唐肅宗 | 青田縣 | 括州:至德二載十二月,復諸州及官名。 | 江南東道 |
唐代宗 | 青田縣 | 處州:大曆十四年更名,領縣六:麗水,上;松陽,上;縉雲,上;松陽,上;縉雲,上;青田,中;遂昌,上;龍泉,中;乾元,二年,析遂昌、松陽置。 | 江南東道 |
五代 | 青田縣 | 處州:見五代史職方考。 | 吳越國 |
宋 | 青田縣 | 處州 [宋史地理志]處州,上,縉雲郡,軍事,縣六:麗水,望;龍泉,望;松陽,上;遂昌,上;縉雲,上;青田,中。 | 兩浙路 [宋史]熙寧七年,分為兩路,尋合為一;九年復分;十年複合,府二州十二。 |
南宋 | 青田縣 | 處州:縣七,慶元三年分龍泉置縣,因以年紀名。 | 兩浙東路:南渡後分四府三州一軍為西路。紹興、慶元、瑞安三府,婺台衢處四州為東路。 |
元 | 青田縣 | 處州路:至元十三年立,處州路總管府領司一錄事司,縣七:麗水,中;倚郭;龍泉, | |
明 | 青田縣 |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處州府 | |
清康熙 | 溫處道青田縣 | 青田縣屬溫處道處州府。 | 浙江省設杭嘉湖、寧紹台、金衢嚴、溫處四道。 |
宣統 | 處州青田縣 | 青田縣屬處州軍政分府 | 三年十一月,浙江成立軍政府 |
民國 3年 | 甌海道青田縣 | 青田縣屬甌海道。 | 浙江省設錢塘、會稽、金華、甌海四道 |
21年6月 | 多區青田縣 | 青田縣先後屬第十一區、第二特區、第九區、第七區、第六區行政督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均駐麗水)。 | 實行縣政督察制 |
37年5月 | 第五行政督察區青田縣 | 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溫州 | 青田縣劃歸第五行政督察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溫州青田 | 青田縣隸屬溫州專區 | 溫州專區 |
63年5月 | 溫州青田 | 麗水專區 | 麗水專區 |
68年11月 | 麗水青田 | 文革時期,“青革總”火燒古城,廢資產階級規劃麗水地區(歷史誤解,資產階級也有善惡之分) | 隸屬麗水地區 |
2019年2月 | 溫州青田一部 | 溫州都市區建設行動方案 | 溫州一部,麗水地區 |
政治疆域
青田邑
行政區劃主要包括層次、幅員、邊界和行政中心四個要素,上一部分主要涉及的是層次的問題,該部分則主要討論歷史上青田的幅員和邊界。青田現東接永嘉、溫州,南連瑞安、文成,西臨景寧、麗水,北靠縉雲,縣境主要處於北緯27°56′-28°29′,東經119°47′-120°26′之間,縣境面積2493.34平方公里,但歷史上青田的四至八到、縣境面積等都歷經變遷。自建縣伊始,青田縣境變遷凡三次,疆域面積總體上大為縮減。
青田的四至八到及其距離、縣境疆域在康熙《浙江通志》、雍正、光緒《處州府志》、《青田縣誌》等地方志中記載略有差異。康熙《浙江通志》載:
“青田縣,在府治東一百五十里,東至永嘉縣界三十里,西至麗水縣界一百二十五里,南至瑞安縣界一百里,北至縉雲縣界一百里,東南至瑞安縣界二百里,西南至政和縣界七百七十里,東北至仙居縣界三百四十里,西北至縉雲縣界二百四十里,東西廣一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光緒《青田縣誌》補充:東南距西北一百八十里,東北距西南三百里)。”
乾隆《青田縣誌》闔邑全局
雍正《處州府志》與其載基本相同,其中僅至麗水縣界較通志要少五里。但由於該距離為兩地間步行距離而不是直線距離,且縣境為不規整圖形,故而難以計算其面積,僅有光緒《青田縣誌》言其廣輪之數殆將四百餘里,其所述範圍如圖:
青田邑
紅線內為現今青田縣境,面積為2493.34平方公里,可見當時青田的縣境為現今一倍左右,且為東北、西南走向。《青田縣誌》 除記載了四至八到的距離外,還記載有四至的界地名和達省、京師的距離。雍正、康熙縣誌所載同,東至永嘉界地名安溪,南至瑞安界地名烏杉,西至麗水界地名金村(府志作苦竹),北至縉雲界地名盧塘(通志作盧溪,按:這些地名在今地圖中尋不到),由本縣達省九百三十五里,由本縣達京師五千三百九十里。但光緒《青田縣誌》言:“其距省達京之數,舊志所載,與今迥殊,蓋尺步有今古之殊,而里數之贏絀,因之非有他也……由本縣達府治一百五十里,由本縣達省八百六十里(舊志作九百三十五里),由本縣達京師四千六十里(舊志作五千三百九十里)。”其按《明史地理志》言浙江布政司距京師三千三百里,處州府距布政司七百三十里,則本縣達京當為四千一百八十里;《皇朝輿地略》則雲浙江省治在京師南三千二百里,處州府治在省治南七百一十里,是本縣達京實止四千六十里,縣誌採納此一說法。然成書於次年的光緒《處州府志》則載青田達省九百里,達京師四千七百三十里,與《青田縣誌》又有所出入。我認為除了尺步之殊外,這種距離的計算方法本身就存在誤差,故而這種差異的存在大可不必較真。但光緒《處州府志》同時點出了前述所有方誌的一個錯誤,府志載“青田……西南至景寧縣三百二十里(按:舊志作至福建政和縣七百七十里,《梅簃隨筆》雲,是不知中間尚隔景寧一縣,今從匯紀)”,也就是說前述方誌對於青田八到之西南到一直記為福建政和,對此,景寧還未置縣仍隸屬於青田時,青田的西南到確實為福建政和,但明景泰三年(1452年)時就從青田劃出一部分置了景寧縣,即時起政和就成了景寧的西南到,青田的西南到則為景寧,但這一錯誤記載在清朝各版本的通志、府志、縣誌中都存在著,直至光緒府志才糾正過來,筆者仍不清楚為何在數百年之後還會犯這種的錯誤。所以自然而然,上圖也應為明置景寧前的青田的縣境圖。
光緒府志的記載引出了青田縣境的第一次變遷,明景泰三年(1452),巡撫孫原貞以山寇之亂由、各鄉僻遠難治,請析麗水之浮雲縣置雲和縣,宣慈鄉置宣平縣,青田之鶴鳴鄉和柔遠鄉的仙上里、仙下里等地置景寧縣,割瑞安十二里、平陽六里置泰順縣。洪武初,青田共有興仁、鶴鳴、柔遠三鄉,十八里,二十三都,二百五十二圖,析地置景寧後,分其大半而截長補短,青田失去一個半鄉,九個里,從二十三個都減為十八個都,疆域面積減少了近一半,然猶不下二百里,可見青田之廣。此後直至1948年,青田縣境都未曾變動。景寧縣名得來正如通考所言:“景泰間始順,故曰泰順,景泰間始寧,故曰景寧,”由於其乃自青田析出而置,故景寧與青田淵源頗深,景寧的城關鎮為“鶴溪”,青田城關鎮為“鶴城”,兩山皆為鶴家鄉,出自同源。此外,行政區劃的變遷難免會帶來歷史文化方面的爭議,比如南宋王十朋的老師潘翼和名醫陳言,其出生地在析青田置景寧時劃給了景寧,因此青田和景寧都認為兩者是本縣人。其實兩者都通,潘翼和陳言在世時根本還未有景寧縣,他們兩肯定會說自己是青田人而不可能是景寧人,但是其出生地已劃歸景寧,今人言其為景寧人也無可非議。
明景泰三年析青田後的青田縣境圖(紅線內)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2月,國民政府行政院核准從瑞安、青田、泰順3縣邊區析置,以明開國元勛劉基(伯溫)諡號“文成”作縣名。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7月1日,青田南田區的南田、西坑、三陽、黃壇、岙里5鄉和萬源鄉一部分劃給新建立的文成縣,同年8月1日,永嘉縣的溫溪、貴岙、黃坦、霞嵊4個鄉和林福、界坑2鄉的一部分劃歸青田縣,青田縣境之損遠多於益,損後青田縣的面積為仍有2779平方公里,較現今多了近300平方公里,這是青田縣境的第二次變遷。第二次變遷出現了和第一次相同的問題,青田最著名的鄉賢劉伯溫的出生地和墓冢所在地都位於南田,而南田被劃給了文成,因此近些年青田和文成對於劉基的爭奪不斷。那劉基到底是青田人還是文成人?其實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和前文所述一樣,劉基死後數百年才置文成縣,劉基如何成為文成人?而且文成是以劉基諡號命名的,先有青田才有劉基,先有劉基才有文成,這存在著一個先後關係。但是行政區劃變遷歷代都有,因此稱劉基為“浙江青田南田(今屬溫州文成)人”是最為嚴謹和妥當的。這次變遷雖使青田在文化上損失較重,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永嘉把溫溪劃給了青田,溫溪鎮是青田最重要的工業重鎮,青田最主要的工業企業都分布在溫溪,故而青田在經濟上是得益了。
青田縣境第三次變遷發生在1961年10月,青田的西岙、上橫2個公社劃給永嘉縣,合近300平方公里,現今青田縣境及面積定型,此後縣境再未變遷。
建縣以來,青田的縣境面積總體上大為縮減,這與縣的幅員原則有關。“縣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則減,稀則曠”,其目的是更好地管理人民、徵收賦稅、頒布政令等,因此隨著人口的增長和行政體制的完善,縣的數量會不斷增長直至相對穩定狀態,原有之縣因而就要有所縮減,當初析括蒼置青田如此,後析青田置景寧、文成也是如此,所以官員請奏時總會涉及縣境過廣、管理困難等原因,其主要是出於政治的考量。
對於邊界問題,青田完整的邊界僅憑文獻史料是難以釐清的,不過民間有一個關於青麗溫邊界的傳說流傳甚廣。方誌言青田東至永嘉三十里,西至麗水一百二十餘里,我們生活中也常有這樣的體會,即從縣城赴溫州很近,至麗水則遠。據說當年青田和溫州地方官商議劃定邊界,相約第二天相向而行,以兩人碰麵點及為界。不料第二天天不亮溫州的地方官便起身出發了,而青田的地方官天亮後才起身,於是青田至溫州界才如此近。後青田和麗水的地方官商議劃界時決定採取相同方法,青田地方官吃一塹長一智,也天不亮便起身了,所以縣城距麗水界相去較遠。當然這只是個奇巧的傳說而已,行政區邊界的劃定在實踐中多依“山川形便”的原則,有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則依“犬牙交錯”的原則,青田邊界的劃定多依前者,如其邊界線上分布著五府尖、大崗山、黃泥壟、茅山高尖、奇雲山、金雞山、龍天降、大山尖、大梁山、高務山等眾多高山,自然地將青田與鄰縣分隔。
綜而觀之,青田歷代沿革隸屬隨中央的行政區劃制度變化而紛雜;建縣後縣境則經歷了三次主要的變遷,所轄疆域面積有損有益,但總體上大為縮減。
歷史傳說
麻宅村(半坑)開基之始祖璣公徙居半坑是元朝泰定丁卯年起(公元1327年)
基祖璣公傳璣公是名宦後裔,創業於斯已十餘世矣,始祖世居閩省赤岸,繼分派於永邑南溪以及括蒼縉雲,公則縉雲之派別也。先世官居部署勛在王家,如明署明龍、子恆,九雲諸公確著者,有如昆瑜公,宋宣和五年詔為資政大夫。御製敕命今尚在焉,公生於元時四方鼎沸之秋,遭時變亂攜譜牒敕命以逃避遂於半坑而家焉,迄今之麻姓繼承不絕,克諸於半坑之地者,皆公一人之賜也。因思以一人遷越其絕續不可豫期其盛衰,不能逆觀,乃留心於譜牒,以為後世示其源流,並不忘敕命以為吾族昭其光寵,公之立心遠矣。厥後子孫繁衍四時享祭不亦宜哉。
麻氏元祖居住福建赤岸,福廿七公由福建遷永嘉南溪,是永嘉第一世祖,永嘉支派很多:坡里、鑒川、佳川、麻埠、柴皮、岙里等地。第十世永嘉坡里的時鐸公又遷徙縉雲縣木白村,系縉雲木白村之祖,璣公是縉雲木白村第十三世聨公的長子。第十四世修字輩的璣公,生於元朝時代,遭時變亂,攜敕令譜牒以逃避,(敕令至今尚在),於元泰定丁卯年(公元1327年)則從縉雲縣木白村徙入半坑村,是半坑的第十四世開基之祖。半坑麻氏宗譜是從永嘉排來的,也屬於永嘉的後裔子孫。以永嘉話為方言。
璣公娶妻錢氏生子一,名睦,璣公夫婦墓在麻園坦。璣公居村數載,每日起早摸黑,上山披荊斬棘造田開地,廣栽竹木,種植成材。毛竹生長茂盛,取其竹篾做家具。又命閣族兒童學習造紙業,取其嫩竹簧以生貨制熟料加工造紙。(當時稱九寸)。實我青邑之冠,經濟收入之頗觀。世代毛竹造紙一直延續至民國後期。可見本村多處竹絲塘。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漢族,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
劉基傳石門洞得天書
劉基小時候在石門洞讀書,聽講附近有個叫張和的,上山砍柴得來兩本書,讀起來很有味道。一日,劉基散了學,也來張和家裡聽他念打柴得來的書,越聽越入迷,別人走完了,他還會在那裡,呆著不走。張和問他:“你是哪裡人,還不回去?”劉基回答:“我是南田九都人,名叫劉基。”
張和聽說他是劉基,很快活,就向他講了白猿送書的事。一次,張和上山砍柴,把飯包掛在一株樹上,日晝時,他來吃飯,包里的飯不曉得被誰吃得溜光了。一連幾天,都是這樣。後來,他伏在樹邊草窠里守,原來是一隻白猿偷去吃了。張和等白猿吃飯時捉牢它,要它拿飯錢。白猿竟會開口講話,說錢沒有,送他兩本書。張和跟著白猿來到對面山洞,白猿遞來兩本書,一本是《纏》,一本是《退》。張和看這兩本書又舊又破,要白猿再給一本新的。它講,書還有一本,也是舊的,不過要送給劉基。
張和笑了笑說:“今日真湊巧,你就是劉基,我帶你拿書去!”
劉基聽了半信半疑,心想世上哪有這種奇事。第二日,張和原舊裝好一包飯,帶著劉基上山去。他們在草窠里等個半個時辰光景,白猿又來吃飯了。張和跳出草叢,一把抓住白猿說:“你講還有本書要給劉基,今日劉基來了。”
那白猿看了看,點一下頭,牽牢劉基的手就走,嚇得劉基心頭象簸箕簸米一樣,別別跳,若沒有張和作伴,他真也不敢去。
到了石門洞,白猿用力一拉,門開了,劉基也跟了進去。只覺得裡面曲曲彎彎,烏蒙蒙的,什麼也看不見。摸索了好一陣工夫,才來到一大石室,頭頂上有個碗大的透天洞口,有股涼氣撲來。白猿順著一條黃藤爬上石壁,從壁縫裡摸出一本書,遞給劉基。
劉基才接過書,白猿向上一跳,閉住了透天洞,洞裡又墨墨了,嚇得劉基連叫“猿伯伯”。洞裡只傳來長長的回聲。劉基無奈,只好一步挨一步,慢慢摸出來。一出洞口,上面掉落一塊石板,把洞口封住了。
劉基回到石門洞,翻開書一看,原來是一部天書,裡面全是講天文、地理、布陣、調將、攻守、謀略的,書面上還寫著“劉基親啟”四個大字呢。
劉基得了天書,日攻夜讀。後來,終於成了明朝的開國軍師,神機妙算,天下聞名。
劉國師告老回鄉後,為了報答白猿送天書的恩德,就在青田大嶺後地方造了一個廟,塑了白猿像,尊它叫“白衣丞相”。在白衣丞相旁邊,還有一尊運柴力士像,據說就是張和。
分析總結:麻宅(半坑)璣公來到麻宅時間於劉基傳說小時候來青田石門洞讀書時間很接近。翻開青田麻宅族譜失蹤和青田西門洞之迷,傳說是不是來自仙姑為隱瞞歷史,讓劉基改變地方。
介紹:青田西門洞,為古代一直存在的一個未知洞穴,走進洞穴,你會因為墨墨的領域和水域而返回洞口。但是,西門洞在90年代後被人們遺忘,之後的人當它是防空洞。現改名西門樂洞,事業單位租用娛樂。
楚語發音
楚國人稱“乳”為“㝅”,稱“虎”為“於菟”或“班”,具體解釋應該為:
楚文化融合於華夏文化之前,華夏文字中是沒有楚音文字的。只有當楚文化與華夏文化融合後,人們的語音中有了很多楚音字詞後,才會根據楚音新造了很多楚音的文字出來。但在楚夏融合之前,是沒有這些楚音文字的。《左傳》是一部形成於春秋時代的書,所以左傳的文字是華夏音,沒有楚音。
而實際生活於現代的我們,是有許多楚音字詞的。只是<左傳>中記音的楚語,造成我們無法理解楚音了。其實漢文化,不是正統的華夏文化,而是以楚和華夏文化為主的文化,我們的字詞,很多就是楚音字詞。
鬭㝅於菟(斗谷於菟):看起來奇怪的名字,其實不奇怪。這是因為春秋時代的人們,還沒有字詞來記錄楚音而造成的誤會。“㝅”,就是現代漢字“哺”,春秋時還沒有發明“哺”這個形聲漢字出來。當時中國人說“乳”,楚人說“㝅”,“㝅-哺”一音。我們的漢人因為有楚文化基因,很好理解“哺”,但春秋時的中國人就認為“哺”是外來語了。於菟,當然是不能用現代的國語讀音來發音的,春秋時的發音應該wude,其實現代的長沙中游一帶的人們,仍然稱“虎”為a-wu-de,“阿五--得”模仿老虎的吼聲a-wu而已罷了,de為後綴表人物、動物等,如妹妹,一般說meide,矮子,一般說矮-de,等等,wude,awude,虎de,都為一體,不是什麼特別的字詞。
以上發音,於溫州,青田語音相識度很高,meide,溫州叫meidai,maidai,meide接近青田語。矮子叫de,本地叫dai
。這裡分析一些meide也許是翻譯音問題。呆讀成的,語音翻譯。老虎a wu 就是叫聲。但是溫州青田叫hu fu(斜音),wu(斜音)。
拿㝅來說,它形容乳,讀音:gou(勾)。於菟:它形容古代老虎,讀音:wutu。
青田,溫州:老虎,豹類讀菟貘(TUMO)。就是獨貓的意思。中國現代獨貓是貓型豹類。
斜音意思:讀FU不代表就是FU,意思接近。拼音沒有,代明字母。
邑(yi),在溫州,青田兩地讀yan,yi,yin。從古至今,讀音合成。
𣦸:按照楚語,本地有一GUA,無文字翻譯。所以可以理解為gua,𣦸習慣,𣦸習道,𣦸習慣,𣦸了(掛了)。青田語言中就是人馬上要死,都會說這個人快𣦸去。guaki。
讀音合成:主要是南北音合成,在青田壞近代我們本讀me,現代讀wa。虎讀fu斜音,近代80年代的青田人,晚上早點睡覺,門關好小心dumo,tumo。我們學了楚語古人應該叫TUMO。
歷史文化
青田仙鶴
有沐溪野去青田九里,中有雙白鶴,年年生子,長大便去,只恆余父母一隻耳。精白可愛,多雲神仙所養。浮丘公《相鶴經》云:“青田之鶴。”
青田官梨
青田村人家多種梨樹,名曰“官梨”,子大一圍五寸,恆以供獻,名為“御梨”。吏司守視,土人有未知味者,梨實落至地,即融汁。
青田毛竹
半坑村, 璣公娶妻錢氏生子一,名睦,璣公夫婦墓在麻園坦。璣公居村數載,每日起早摸黑,上山披荊斬棘造田開地,廣栽竹木,種植成材。毛竹生長茂盛,取其竹篾做家具。又命閣族兒童學習造紙業,取其嫩竹簧以生貨制熟料加工造紙。(當時稱九寸)。實我青邑之冠,經濟收入之頗觀。世代毛竹造紙一直延續至民國後期。可見本村多處竹絲塘。
青田石雕
相傳古時,青田山口村住著一位青年農民,靠賣柴度日。一天,他在山上砍柴時不小心將柴刀砍在石頭上,石頭被 "啪"地劈落一塊,撿起一看,那石頭晶瑩透亮,色彩斑斕, 美麗極了。他將那塊石頭帶回家,琢磨成一顆石珠,掛在女兒的脖子上。鄉親們爭相觀看,後來都紛紛仿效,上山尋找那奇妙的石頭,做成各式各樣的裝飾品。
青田華僑
青田縣人出國較早,清嘉慶二年(1798年),該縣山口鎮陳半山村留國雲東渡日本銷售石雕;清道光年間(約1840年左右),山口附近村落一批石商赴俄國彼得堡、明斯克等地賣石雕,有的人還轉為礦工。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出國人數明顯增加。20世紀20~30年代旅居世界各地的華僑達三、四萬之多,僑鄉由此形成。
景區景點
麻宅村主要風景區域為麻宅古村,周圍環境似如仙景,其中最為奪目的風景點為石堡。 走進麻宅村口,你會看到老成而堅挺的古樹,你可以在古樹附近的涼亭歇腳再起步觀光。村口進入就是小橋溪流,可以靜靜的聽著天籟之音:溪聲曲............. 麻宅村繞過公路,對面山附近是毛竹山,梯屋石堡就建在那裡,走進你會看到碧綠的竹林。梯屋住戶就有傳說中的麻德金放牛送鬼子的故事。石堡就是他遺留的財產,他的後人一直保留著這段的歷史............. 麻宅村古詩 三水匯聚一溪流,水口高敦千古樹,毛竹漫山碧似海,梯屋建在西南東。 一條公路穿南北,二岸橋樑跨東西,三邊青山水綠秀,四周叢林環村中。 |
著名人物
劉基
劉基(1311-1375),字伯溫。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朝廷贈為太師,諡號文成。
蔣繼周
蔣繼周(1134-1194),字世修。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曾任校書郎、國史院編修官、吏部郎官、直諫議大夫、御史中丞等職。諡號文恭。著有《中丞奏書》10卷、《禮記大義》7卷、《經筵講義》5卷等。
陳誠
陳誠(1898-1965),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歷任台灣省政府主席、中國國民黨副總裁、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等職。
章乃器
章乃器(1897-1977),原名間埏,字子偉。救國會“七君子”之一。1952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糧食部長。
東晉太寧元年(323年),分臨海郡溫嶠嶺南的永寧、安固、松陽、橫陽四縣置永嘉郡,包括今溫、處(麗)地區,今青田境域隨屬永嘉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改永嘉郡為處州,分松陽縣東鄉建立括蒼縣,今青田境城為括蒼縣的一部分;開皇十二年,處州改稱括州;
大業三年(607年),改括州為永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復改永嘉郡為括州;
景雲二年(711年),刺史孔琮奏請分括蒼縣建立青田縣,隸屬括州;
天寶元年(742年),改括州為縉雲郡;
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括州;
大曆十四年(779年),又改括州為處州,青田縣隸屬處州。[1]
元時,青田縣屬江浙行中書省處州路。
明時,青田縣屬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處州府。
清康熙六年(1667),浙江省設杭嘉湖、寧紹台、金衢嚴、溫處四道。青田縣屬溫處道處州府。
宣統三年(1911)十一月,浙江成立軍政府,青田縣屬處州軍政分府。
民國初期,廢清代府、廳、州制。
民國3年(1914),浙江省設錢塘、會稽、金華、甌海四道,青田縣屬甌海道。
16年,廢道制,實行省、縣二級制。
21年6月,實行縣政督察制,青田縣先後屬第十一區、第二特區、第九區、第七區、第六區行政督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均駐麗水)。
37年5月,青田縣劃歸第五行政督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溫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青田縣隸屬溫州專區。
1963年5月,改屬麗水專區 (1968年11月改麗水地區)
青田建縣以來,縣境經歷三次變遷。
明景泰三年間(1452),巡撫孫原貞以青田地廣為由,奏請分本縣鳴鶴鄉和柔遠鄉的仙上里、仙下里等地 建立景寧縣。青田縣由己個部減為18個都。“其廣輪之數,不下二百里”(清光緒《青田縣誌》)。
民國三十七年(1948)7月1日南田區的南田、西境.三陽、黃壇、岙里5鄉和萬源鄉一一部分劃給新建立的文成縣。
同年8月1日,永嘉縣的溫溪、貴岙、黃坦、霞師4個鄉和林福、界坑2鄉的一部分劃歸青田縣。當時青田縣的面積為2779平方公里。
1961年10月,西岙、上橫2個公社劃給永嘉縣。
1963年5月改屬麗水專區。
1968年11月改屬麗水地區
古歷代沿革表
歷代 | 縣境所在 | 縣境所屬 | 高級政區 |
夏 | 甌地 [山海經]甌居海中。 [郭璞注]今臨海永寧縣。 [案]處州本從永寧析出詳後。 | 越 [吳越春秋]少康恐禹祭之絕祀,乃封其庶子于越,號曰無餘。 | 揚州 [書禹貢]淮海惟揚州。 [孔傳]北據淮,東據海。 [案]此則盡東海皆揚州境。 |
商 | 甌地 [逸周書王會解]伊尹朝獻商書,臣請正東、符婁、仇州、伊慮、漚深、越漚,剪髮文身。 [王應麟補註]漚深即甌也,漚亦甌也。 | 越 [王會解]越漚,見上。 | 揚州 [爾雅釋地]淮南曰揚州 [郭注]自江南至海 [經典釋文]爾雅所言李郭以為殷制。 |
周 | 甌地 [王會解]有甌人且甌。 | 越 [王會解]有東越于越。 | 揚州 [周禮職方氏]東南曰揚州。 |
東周 | 甌地 [國語]句踐之地南至於句無,句無以南仍甌地也。 | 越 | 廢 [案]三代設州,各有牧伯,春秋以後,政在諸侯,州遂廢矣。至漢武帝始復置州。 |
戰國 | 東越地 [史記越世家]楚威王大敗越,殺王無彊,盡取故吳地至浙江,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 [正義]今台州臨海縣是也。 [案]不止台州,實兼溫處諸府皆是。 | 楚 [越世家]服朝於楚。 | |
秦 | 東越地 [案]史記東越列傳雲,廢為君長是第,貶其位號而未嘗奪取其地也。 | 閩中郡 按楚滅越會稽一帶盡歸於楚,越子孫逃歸海上後為東甌國。清乾隆、光緒《青田縣誌》 [東越列傳]閩越王無諸及越東海王搖者,其先皆句踐之後,秦已並天下廢為君長,其地為閩中郡。 | 秦漢時期仍為楚 清乾隆、光緒《青田縣誌》 |
漢惠帝 | 東甌地 [東越列傳]孝惠二年,立搖為東海王,都東甌,世俗號為東甌王。 | 會稽郡回浦縣 | |
漢武帝 | 廢 [案]史記建元六年立余善為東越王,元鼎六年越衍侯等弒余善,以其降詔軍吏皆將其民徙江淮間,東越地遂虛。 | 會稽郡:秦郡,景帝復置治吳。 東部都尉:元鼎中立,治鄞,後徙回浦。 [漢書地理志]回浦南部,都尉治,南字訛。 | 揚州:元封五年,置統郡吳,無治所。 |
漢昭帝 | 回浦縣地 [太平御覽]始元二年,以東甌地為回浦縣。 [案]兼有台溫處三府地。 | 會稽郡 東部都尉:治回浦。 | 揚州 |
東漢光武帝 | 章安縣地 [續漢書郡國志]章安故治閩越地,光武更名。 [劉昭注]晉太康記曰,本鄞縣南之回浦鄉,章帝章和元年立。 [案]太康記言是。 | 會稽郡:治吳。 東部都尉:治章安。 | 揚州:揚州牧治歷陽。 |
東漢順帝 | 永寧縣地 [郡國志]永寧永和三年,以章安縣東甌鄉為縣。 [案]兼有溫處二府地。 | 會稽郡:移治山陰。 [案]永建四年,分浙江之北為吳郡,會稽移治山陰,見虞翻傳注。 | 揚州:刺史。 |
三國吳 | 松陽縣地:漢獻帝興平中,孫策析永寧置。 | 臨海郡:領縣六,治章安。 [三國志]孫亮太平二年以會稽東部為臨海郡。 | 揚州:刺史治建業。 |
晉 | 松陽縣地 | 臨海郡:領縣八,章安、臨海、始豐、永寧、寧海、松陽、安固、橫陽。 | 揚州 |
東晉 | 松陽縣地 | 永嘉郡:領縣四,明帝太寧元年立。 | 揚州 |
宋 | 松陽縣地 [宋書州郡志]松陽今吳立。 | 永嘉郡:領縣五,永寧、安固、松陽、樂成、橫陽。 | 揚州:孝建元年分為東揚州,尋復舊。 |
齊 | 松陽縣地 | 永嘉郡 [南齊書州郡志]領縣五,與宋同。 | 揚州 |
梁 | 松陽縣地 | 永嘉郡 | 揚州:普通五年分置東揚州,太平元年復舊。 |
陳 | 松陽縣地 | 永嘉郡 | 東揚州:天嘉三年置統郡八。 |
隋文帝 | 括蒼縣地 [隋書地理志]平陳置縣,大業初置永嘉郡,有縉雲山、括蒼山。 | 處州:開皇九年置,治括蒼。 栝州:十二年改並,見隋書。 | 吳州:治會稽,開皇九年,平陳改東揚州為吳州,置總管府隸揚州大總管府。 |
隋煬帝 | 括蒼縣地 | 永嘉郡:仍治括蒼。 [隋書地理志]永嘉郡統縣四,括蒼、永嘉、松陽、臨海是,兼有今太台溫處三府地。 | 揚州:刺史,大業元年置。 |
唐高祖 | 括蒼縣地 | 括州:武德四年,以永嘉郡為栝州,置總管府管松台東嘉三州;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 | |
唐太宗 | 括蒼縣地 | 括州:領括蒼、松陽、永嘉、安固四縣。 | 江南道:貞觀元年立,治蘇州。 |
唐高宗 | 括蒼縣地 | 括州:上元元年,析括州之永嘉、安固置溫州。 | 江南道 |
唐睿宗 | 青田縣:中景雲二年,析括蒼置,見唐書地理志。 | 括州:領括蒼、松陽、縉雲、青田、遂昌五縣。 | 江南道 越州都督府:景雲二年置尋罷。 |
唐元宗 | 青田縣 | 縉雲郡:天寶元年,改州為郡,刺史為太守。 | 江南東道:開元二十一年,分置採訪使。 |
唐肅宗 | 青田縣 | 括州:至德二載十二月,復諸州及官名。 | 江南東道 |
唐代宗 | 青田縣 | 處州:大曆十四年更名,領縣六:麗水,上;松陽,上;縉雲,上;松陽,上;縉雲,上;青田,中;遂昌,上;龍泉,中;乾元,二年,析遂昌、松陽置。 | 江南東道 |
五代 | 青田縣 | 處州:見五代史職方考。 | 吳越國 |
宋 | 青田縣 | 處州 [宋史地理志]處州,上,縉雲郡,軍事,縣六:麗水,望;龍泉,望;松陽,上;遂昌,上;縉雲,上;青田,中。 | 兩浙路 [宋史]熙寧七年,分為兩路,尋合為一;九年復分;十年複合,府二州十二。 |
南宋 | 青田縣 | 處州:縣七,慶元三年分龍泉置縣,因以年紀名。 | 兩浙東路:南渡後分四府三州一軍為西路。紹興、慶元、瑞安三府,婺台衢處四州為東路。 |
元 | 青田縣 | 處州路:至元十三年立,處州路總管府領司一錄事司,縣七:麗水,中;倚郭;龍泉, | |
明 | 青田縣 |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處州府 | |
清康熙 | 溫處道青田縣 | 青田縣屬溫處道處州府。 | 浙江省設杭嘉湖、寧紹台、金衢嚴、溫處四道。 |
宣統 | 處州青田縣 | 青田縣屬處州軍政分府 | 三年十一月,浙江成立軍政府 |
民國 3年 | 甌海道青田縣 | 青田縣屬甌海道。 | 浙江省設錢塘、會稽、金華、甌海四道 |
21年6月 | 多區青田縣 | 青田縣先後屬第十一區、第二特區、第九區、第七區、第六區行政督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均駐麗水)。 | 實行縣政督察制 |
37年5月 | 第五行政督察區青田縣 | 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溫州 | 青田縣劃歸第五行政督察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溫州青田 | 青田縣隸屬溫州專區 | 溫州專區 |
63年5月 | 溫州青田 | 麗水專區 | 麗水專區 |
68年11月 | 麗水青田 | 文革時期,“青革總”火燒古城,廢資產階級規劃麗水地區(歷史誤解,資產階級也有善惡之分) | 隸屬麗水地區 |
2019年2月 | 溫州青田一部 | 溫州都市區建設行動方案 | 溫州一部,麗水地區 |
政治疆域
光緒府志的記載引出了青田縣境的第一次變遷,明景泰三年(1452),巡撫孫原貞以山寇之亂由、各鄉僻遠難治,請析麗水之浮雲縣置雲和縣,宣慈鄉置宣平縣,青田之鶴鳴鄉和柔遠鄉的仙上里、仙下里等地置景寧縣,割瑞安十二里、平陽六里置泰順縣。洪武初,青田共有興仁、鶴鳴、柔遠三鄉,十八里,二十三都,二百五十二圖,析地置景寧後,分其大半而截長補短,青田失去一個半鄉,九個里,從二十三個都減為十八個都,疆域面積減少了近一半,然猶不下二百里,可見青田之廣。此後直至1948年,青田縣境都未曾變動。景寧縣名得來正如通考所言:“景泰間始順,故曰泰順,景泰間始寧,故曰景寧,”由於其乃自青田析出而置,故景寧與青田淵源頗深,景寧的城關鎮為“鶴溪”,青田城關鎮為“鶴城”,兩山皆為鶴家鄉,出自同源。此外,行政區劃的變遷難免會帶來歷史文化方面的爭議,比如南宋王十朋的老師潘翼和名醫陳言,其出生地在析青田置景寧時劃給了景寧,因此青田和景寧都認為兩者是本縣人。其實兩者都通,潘翼和陳言在世時根本還未有景寧縣,他們兩肯定會說自己是青田人而不可能是景寧人,但是其出生地已劃歸景寧,今人言其為景寧人也無可非議。
明景泰三年析青田後的青田縣境圖(紅線內)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2月,國民政府行政院核准從瑞安、青田、泰順3縣邊區析置,以明開國元勛劉基(伯溫)諡號“文成”作縣名。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7月1日,青田南田區的南田、西坑、三陽、黃壇、岙里5鄉和萬源鄉一部分劃給新建立的文成縣,同年8月1日,永嘉縣的溫溪、貴岙、黃坦、霞嵊4個鄉和林福、界坑2鄉的一部分劃歸青田縣,青田縣境之損遠多於益,損後青田縣的面積為仍有2779平方公里,較現今多了近300平方公里,這是青田縣境的第二次變遷。第二次變遷出現了和第一次相同的問題,青田最著名的鄉賢劉伯溫的出生地和墓冢所在地都位於南田,而南田被劃給了文成,因此近些年青田和文成對於劉基的爭奪不斷。那劉基到底是青田人還是文成人?其實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和前文所述一樣,劉基死後數百年才置文成縣,劉基如何成為文成人?而且文成是以劉基諡號命名的,先有青田才有劉基,先有劉基才有文成,這存在著一個先後關係。但是行政區劃變遷歷代都有,因此稱劉基為“浙江青田南田(今屬溫州文成)人”是最為嚴謹和妥當的。這次變遷雖使青田在文化上損失較重,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永嘉把溫溪劃給了青田,溫溪鎮是青田最重要的工業重鎮,青田最主要的工業企業都分布在溫溪,故而青田在經濟上是得益了。
青田縣境第三次變遷發生在1961年10月,青田的西岙、上橫2個公社劃給永嘉縣,合近300平方公里,現今青田縣境及面積定型,此後縣境再未變遷。
建縣以來,青田的縣境面積總體上大為縮減,這與縣的幅員原則有關。“縣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則減,稀則曠”,其目的是更好地管理人民、徵收賦稅、頒布政令等,因此隨著人口的增長和行政體制的完善,縣的數量會不斷增長直至相對穩定狀態,原有之縣因而就要有所縮減,當初析括蒼置青田如此,後析青田置景寧、文成也是如此,所以官員請奏時總會涉及縣境過廣、管理困難等原因,其主要是出於政治的考量。
對於邊界問題,青田完整的邊界僅憑文獻史料是難以釐清的,不過民間有一個關於青麗溫邊界的傳說流傳甚廣。方誌言青田東至永嘉三十里,西至麗水一百二十餘里,我們生活中也常有這樣的體會,即從縣城赴溫州很近,至麗水則遠。據說當年青田和溫州地方官商議劃定邊界,相約第二天相向而行,以兩人碰麵點及為界。不料第二天天不亮溫州的地方官便起身出發了,而青田的地方官天亮後才起身,於是青田至溫州界才如此近。後青田和麗水的地方官商議劃界時決定採取相同方法,青田地方官吃一塹長一智,也天不亮便起身了,所以縣城距麗水界相去較遠。當然這只是個奇巧的傳說而已,行政區邊界的劃定在實踐中多依“山川形便”的原則,有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則依“犬牙交錯”的原則,青田邊界的劃定多依前者,如其邊界線上分布著五府尖、大崗山、黃泥壟、茅山高尖、奇雲山、金雞山、龍天降、大山尖、大梁山、高務山等眾多高山,自然地將青田與鄰縣分隔。
綜而觀之,青田歷代沿革隸屬隨中央的行政區劃制度變化而紛雜;建縣後縣境則經歷了三次主要的變遷,所轄疆域面積有損有益,但總體上大為縮減。
歷史傳說
麻宅村(半坑)開基之始祖璣公徙居半坑是元朝泰定丁卯年起(公元1327年)
基祖璣公傳璣公是名宦後裔,創業於斯已十餘世矣,始祖世居閩省赤岸,繼分派於永邑南溪以及括蒼縉雲,公則縉雲之派別也。先世官居部署勛在王家,如明署明龍、子恆,九雲諸公確著者,有如昆瑜公,宋宣和五年詔為資政大夫。御製敕命今尚在焉,公生於元時四方鼎沸之秋,遭時變亂攜譜牒敕命以逃避遂於半坑而家焉,迄今之麻姓繼承不絕,克諸於半坑之地者,皆公一人之賜也。因思以一人遷越其絕續不可豫期其盛衰,不能逆觀,乃留心於譜牒,以為後世示其源流,並不忘敕命以為吾族昭其光寵,公之立心遠矣。厥後子孫繁衍四時享祭不亦宜哉。
青田邑
麻氏元祖居住福建赤岸,福廿七公由福建遷永嘉南溪,是永嘉第一世祖,永嘉支派很多:坡里、鑒川、佳川、麻埠、柴皮、岙里等地。第十世永嘉坡里的時鐸公又遷徙縉雲縣木白村,系縉雲木白村之祖,璣公是縉雲木白村第十三世聨公的長子。第十四世修字輩的璣公,生於元朝時代,遭時變亂,攜敕令譜牒以逃避,(敕令至今尚在),於元泰定丁卯年(公元1327年)則從縉雲縣木白村徙入半坑村,是半坑的第十四世開基之祖。半坑麻氏宗譜是從永嘉排來的,也屬於永嘉的後裔子孫。以永嘉話為方言。
璣公娶妻錢氏生子一,名睦,璣公夫婦墓在麻園坦。璣公居村數載,每日起早摸黑,上山披荊斬棘造田開地,廣栽竹木,種植成材。毛竹生長茂盛,取其竹篾做家具。又命閣族兒童學習造紙業,取其嫩竹簧以生貨制熟料加工造紙。(當時稱九寸)。實我青邑之冠,經濟收入之頗觀。世代毛竹造紙一直延續至民國後期。可見本村多處竹絲塘。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漢族,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
劉基傳石門洞得天書
青田廣林提供:青田十八都之南田圖
劉基小時候在石門洞讀書,聽講附近有個叫張和的,上山砍柴得來兩本書,讀起來很有味道。一日,劉基散了學,也來張和家裡聽他念打柴得來的書,越聽越入迷,別人走完了,他還會在那裡,呆著不走。張和問他:“你是哪裡人,還不回去?”劉基回答:“我是南田九都人,名叫劉基。”
張和聽說他是劉基,很快活,就向他講了白猿送書的事。一次,張和上山砍柴,把飯包掛在一株樹上,日晝時,他來吃飯,包里的飯不曉得被誰吃得溜光了。一連幾天,都是這樣。後來,他伏在樹邊草窠里守,原來是一隻白猿偷去吃了。張和等白猿吃飯時捉牢它,要它拿飯錢。白猿竟會開口講話,說錢沒有,送他兩本書。張和跟著白猿來到對面山洞,白猿遞來兩本書,一本是《纏》,一本是《退》。張和看這兩本書又舊又破,要白猿再給一本新的。它講,書還有一本,也是舊的,不過要送給劉基。
張和笑了笑說:“今日真湊巧,你就是劉基,我帶你拿書去!”
劉基聽了半信半疑,心想世上哪有這種奇事。第二日,張和原舊裝好一包飯,帶著劉基上山去。他們在草窠里等個半個時辰光景,白猿又來吃飯了。張和跳出草叢,一把抓住白猿說:“你講還有本書要給劉基,今日劉基來了。”
那白猿看了看,點一下頭,牽牢劉基的手就走,嚇得劉基心頭象簸箕簸米一樣,別別跳,若沒有張和作伴,他真也不敢去。
到了石門洞,白猿用力一拉,門開了,劉基也跟了進去。只覺得裡面曲曲彎彎,烏蒙蒙的,什麼也看不見。摸索了好一陣工夫,才來到一大石室,頭頂上有個碗大的透天洞口,有股涼氣撲來。白猿順著一條黃藤爬上石壁,從壁縫裡摸出一本書,遞給劉基。
劉基才接過書,白猿向上一跳,閉住了透天洞,洞裡又墨墨了,嚇得劉基連叫“猿伯伯”。洞裡只傳來長長的回聲。劉基無奈,只好一步挨一步,慢慢摸出來。一出洞口,上面掉落一塊石板,把洞口封住了。
劉基回到石門洞,翻開書一看,原來是一部天書,裡面全是講天文、地理、布陣、調將、攻守、謀略的,書面上還寫著“劉基親啟”四個大字呢。
劉基得了天書,日攻夜讀。後來,終於成了明朝的開國軍師,神機妙算,天下聞名。
劉國師告老回鄉後,為了報答白猿送天書的恩德,就在青田大嶺後地方造了一個廟,塑了白猿像,尊它叫“白衣丞相”。在白衣丞相旁邊,還有一尊運柴力士像,據說就是張和。
分析總結:麻宅(半坑)璣公來到麻宅時間於劉基傳說小時候來青田石門洞讀書時間很接近。翻開青田麻宅族譜失蹤和青田西門洞之迷,傳說是不是來自仙姑為隱瞞歷史,讓劉基改變地方。
介紹:青田西門洞,為古代一直存在的一個未知洞穴,走進洞穴,你會因為墨墨的領域和水域而返回洞口。但是,西門洞在90年代後被人們遺忘,之後的人當它是防空洞。現改名西門樂洞,事業單位租用娛樂。
楚語發音
楚國人稱“乳”為“㝅”,稱“虎”為“於菟”或“班”,具體解釋應該為:
楚文化融合於華夏文化之前,華夏文字中是沒有楚音文字的。只有當楚文化與華夏文化融合後,人們的語音中有了很多楚音字詞後,才會根據楚音新造了很多楚音的文字出來。但在楚夏融合之前,是沒有這些楚音文字的。《左傳》是一部形成於春秋時代的書,所以左傳的文字是華夏音,沒有楚音。
而實際生活於現代的我們,是有許多楚音字詞的。只是<左傳>中記音的楚語,造成我們無法理解楚音了。其實漢文化,不是正統的華夏文化,而是以楚和華夏文化為主的文化,我們的字詞,很多就是楚音字詞。
鬭㝅於菟(斗谷於菟):看起來奇怪的名字,其實不奇怪。這是因為春秋時代的人們,還沒有字詞來記錄楚音而造成的誤會。“㝅”,就是現代漢字“哺”,春秋時還沒有發明“哺”這個形聲漢字出來。當時中國人說“乳”,楚人說“㝅”,“㝅-哺”一音。我們的漢人因為有楚文化基因,很好理解“哺”,但春秋時的中國人就認為“哺”是外來語了。於菟,當然是不能用現代的國語讀音來發音的,春秋時的發音應該wude,其實現代的長沙中游一帶的人們,仍然稱“虎”為a-wu-de,“阿五--得”模仿老虎的吼聲a-wu而已罷了,de為後綴表人物、動物等,如妹妹,一般說meide,矮子,一般說矮-de,等等,wude,awude,虎de,都為一體,不是什麼特別的字詞。
以上發音,於溫州,青田語音相識度很高,meide,溫州叫meidai,maidai,meide接近青田語。矮子叫de,本地叫dai
。這裡分析一些meide也許是翻譯音問題。呆讀成的,語音翻譯。老虎a wu 就是叫聲。但是溫州青田叫hu fu(斜音),wu(斜音)。
拿㝅來說,它形容乳,讀音:gou(勾)。於菟:它形容古代老虎,讀音:wutu。
青田,溫州:老虎,豹類讀菟貘(TUMO)。就是獨貓的意思。中國現代獨貓是貓型豹類。
斜音意思:讀FU不代表就是FU,意思接近。拼音沒有,代明字母。
邑(yi),在溫州,青田兩地讀yan,yi,yin。從古至今,讀音合成。
𣦸:按照楚語,本地有一GUA,無文字翻譯。所以可以理解為gua,𣦸習慣,𣦸習道,𣦸習慣,𣦸了(掛了)。青田語言中就是人馬上要死,都會說這個人快𣦸去。guaki。
讀音合成:主要是南北音合成,在青田壞近代我們本讀me,現代讀wa。虎讀fu斜音,近代80年代的青田人,晚上早點睡覺,門關好小心dumo,tumo。我們學了楚語古人應該叫TUMO。
歷史文化
青田仙鶴
有沐溪野去青田九里,中有雙白鶴,年年生子,長大便去,只恆余父母一隻耳。精白可愛,多雲神仙所養。浮丘公《相鶴經》云:“青田之鶴。”
青田官梨
青田村人家多種梨樹,名曰“官梨”,子大一圍五寸,恆以供獻,名為“御梨”。吏司守視,土人有未知味者,梨實落至地,即融汁。
青田毛竹
半坑村, 璣公娶妻錢氏生子一,名睦,璣公夫婦墓在麻園坦。璣公居村數載,每日起早摸黑,上山披荊斬棘造田開地,廣栽竹木,種植成材。毛竹生長茂盛,取其竹篾做家具。又命閣族兒童學習造紙業,取其嫩竹簧以生貨制熟料加工造紙。(當時稱九寸)。實我青邑之冠,經濟收入之頗觀。世代毛竹造紙一直延續至民國後期。可見本村多處竹絲塘。
青田石雕
相傳古時,青田山口村住著一位青年農民,靠賣柴度日。一天,他在山上砍柴時不小心將柴刀砍在石頭上,石頭被 "啪"地劈落一塊,撿起一看,那石頭晶瑩透亮,色彩斑斕, 美麗極了。他將那塊石頭帶回家,琢磨成一顆石珠,掛在女兒的脖子上。鄉親們爭相觀看,後來都紛紛仿效,上山尋找那奇妙的石頭,做成各式各樣的裝飾品。
青田華僑
青田縣人出國較早,清嘉慶二年(1798年),該縣山口鎮陳半山村留國雲東渡日本銷售石雕;清道光年間(約1840年左右),山口附近村落一批石商赴俄國彼得堡、明斯克等地賣石雕,有的人還轉為礦工。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出國人數明顯增加。20世紀20~30年代旅居世界各地的華僑達三、四萬之多,僑鄉由此形成。
景區景點
青田麻旭亮提供:青田十八都之石門洞天 | |
麻宅村主要風景區域為麻宅古村,周圍環境似如仙景,其中最為奪目的風景點為石堡。 走進麻宅村口,你會看到老成而堅挺的古樹,你可以在古樹附近的涼亭歇腳再起步觀光。村口進入就是小橋溪流,可以靜靜的聽著天籟之音:溪聲曲............. 麻宅村繞過公路,對面山附近是毛竹山,梯屋石堡就建在那裡,走進你會看到碧綠的竹林。梯屋住戶就有傳說中的麻德金放牛送鬼子的故事。石堡就是他遺留的財產,他的後人一直保留著這段的歷史............. 麻宅村古詩 三水匯聚一溪流,水口高敦千古樹,毛竹漫山碧似海,梯屋建在西南東。 一條公路穿南北,二岸橋樑跨東西,三邊青山水綠秀,四周叢林環村中。 | 青田十八都-麻宅古村 |
著名人物
劉基
劉基(1311-1375),字伯溫。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朝廷贈為太師,諡號文成。
蔣繼周
蔣繼周(1134-1194),字世修。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曾任校書郎、國史院編修官、吏部郎官、直諫議大夫、御史中丞等職。諡號文恭。著有《中丞奏書》10卷、《禮記大義》7卷、《經筵講義》5卷等。
陳誠
陳誠(1898-1965),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歷任台灣省政府主席、中國國民黨副總裁、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等職。
章乃器
章乃器(1897-1977),原名間埏,字子偉。救國會“七君子”之一。1952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糧食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