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街七巷六號

青田街七巷六號

《青田街七巷六號》是2013年11月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亮軒。

基本介紹

  • 書名:青田街七巷六號
  • 作者:亮軒
  • ISBN:9787549544271
  • 頁數:312
  • 定價:39.00
  • 出版社:廣西師大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11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複雜的痛苦,簡單的快樂,就是一生。這是一個庭院的歷史,是昨日的世界,是回不去的故鄉、回不去的童年。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亮軒,回到十多年來連經過都不忍的故居——“青田街七巷六號”——為遊人導覽,一甲子的恩怨情仇排山倒海湧現,人情物趣的回憶起伏跌宕,於是開始每天清晨在父親的書房、父親的書桌上寫作,以這座宅院為中心,前溯八九十年,由環境、建築細部,一池睡蓮、一棵鳳凰木、一隻烏龜,七隻貓與兩條狗,以至父子情仇,人的苦與萬物的樂,都在這一處宅院不斷地交錯。情感染織記憶,承載的是來不及的孺慕之思,還有對生命的深深感恩。
【青田七六】——台北青田街上的一座庭院,日據時代由“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大學前身)足立仁教授於1931年建成,台灣光復後由參與接收台大的馬廷英教授購得,成為作家亮軒(馬廷英長子)兒時的家園。當年比鄰而居的多有飄零台灣的要人巨擘,如于右任、陳果夫、甲骨學大家董作賓、台大校長陸志鴻、史學家沈剛伯、“中央日報”社長阮毅成……這裡曾有過往來皆鴻儒的時代,《巨流河》作者齊邦媛年少時曾寄居於此,這裡曾是瓊瑤處女作《窗外》的電影場景地,更是馬氏父子溫情與仇怨上演的舞台,是困窘、破碎的一家人的棲身之處。現在這裡成為“青田七六”,因是享譽國際的地質學家馬廷英先生故居而被定為“古蹟”,2011年獲台北“老屋新生大獎”金獎。
我如今看這一座院落,總是容易看到已經不見了的那一部分,好像歷史陳跡中的相關故事,又如沒有了的樹木與動物,當然還有許多許多不再住在這裡,甚至於不再留在這個世界上的長輩。無論識與不識,此屋中多年來來往往、終至飄然而去者,比施施然的來者為多。我五歲來台便住進此屋,六十餘年之後,成為此屋的見證,但如今也已皓髮盈巔,老態龍鐘了。“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亮軒
“我有點像英格瑪?伯格曼(電影)裡面的那種飄蕩著、永遠不離開自己住宅的魂魄。我很高興,我活著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做魂魄。”——亮軒

作者介紹

亮軒,台灣名作家,本名馬國光,祖籍遼寧金縣,1942年10月10日生於重慶北碚,父親為享譽國際的地質學家馬廷英先生。五歲到台灣,此後至成年一直生活在現已成為台北市古蹟的青田街七巷六號。1980年代初赴美國獲紐約市立大學傳播學碩士,曾任電台、電視節目主持人、製作人等,連續於《聯合報》、《中國時報》等各大報刊開闢專欄。三十餘年間,著述不斷,有《不是借題發揮》、《說亮話》、《2004/亮軒》、《江湖人物》、《假如人生像火車》等作品二十餘部,曾獲“中山文藝散文獎”、“吳魯芹散文推薦獎”,筆下文字世界精彩絕倫。回憶錄《飄零一家》(繁體版書名《壞孩子》)感動兩岸讀者,入圍2011年台北書展大獎。
平生善烹調,喜翰墨,手不釋卷,嗜讀如狂。2012年開闢“亮軒書場”,踐行其信念——“學習是一種狂喜,一種最頂級的娛樂”。

作品目錄

【自序‖屋中老少今何在,門外人車兀自流】
【故事一甲子】
【環境篇】
【屋宇篇】——從足立仁到馬廷英/門牆/玄關/客廳/書房/餐廳/三席小屋/廚房/外廚房/浴室/花房/夏屋/長廊/女兒房/兩間榻榻米/廁所/柜子
【寵物篇】——狗狗/貓咪/鵝/雞
【魚鳥篇】——雁/鷹/麻雀/鯉魚/吳郭魚/烏龜/水母
【蟲蟲篇】——馬蜂的大戰/螢火蟲/壁虎/螞蟻/蜘蛛/蜻蜓/蟬/蝴蝶/蝸牛
【今昔驚夢】
【附錄‖兩部《窗外》,一片痴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