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青海省樂都中學,簡稱一中。該校始建於1930年(民國十九年),由當時在樂都任縣長的梁炳麟先生倡導創辦,是青海省創建最早的中學之一。最初有學生86名,教師8名。1946年4月,樂都中學與西寧市職業學校合併,從樂都縣遷移到西寧,1947年秋天又遷回到樂都。1949年第二次與西寧市職業學校合併。
1949年9月青海解放,人民政府順應民意,恢復樂都中學,10月1日正式開學,由縣長趙海峰兼任校長,學生200名,教師18名。1950年,樂都中學設立高中部,1954年,高中部與青海省第一中學合為“西寧高中”。1958年,樂都中學又恢復了高中部,並被正式定名為“樂都縣第一中學”。1963年,學校被青海省人民政府確定為“重點中學”。
學校成績
青海省樂都中學大力推進教學改革,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著力培養學生特長。教師撰寫發表教科研論文450餘篇,出版專著十餘冊。承擔了兩項國家級、兩項省級、四項縣級教(科)研課題的研究任務。恢復高考後學校向高等院校輸送了九千餘名合格新生,該校學生曾兩度摘取青海省高考理科“狀元”桂冠。在多年的全省會考中,該校語文、英語科目成績穩定可信,經教育廳批准語文、英語科目為全省會考免考科目。該校學生參加全國全省學科競賽,有338人次獲獎,有77名教師獲國家、省級優秀輔導獎,有三名學生競賽成績突出,分別被北京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免試錄取,有數名學生赴日本交流訪問。
近年來學校高考成績上線率達100%,本科率97%以上,重點率接近70%。
學校教育
青海省中學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全面、三個建設、四個服務、五個面向” 的辦學指導思想,堅持“繼承發揚、創新發展”的辦學理念,把建設一支師德高尚,專業精深的教師隊伍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學校開設科目齊全,設定有普通班、研究性學習班、宏志班等班級結構。
該校是青海省首屆“宏志班”承辦校之一,也是青海省民族教育項目學校之一。該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為己任,堅持德育為首,與時俱進,轉變觀念,注重實效,以學生髮展為本,積極探索具有一中特色的現代學校德育教育方法和途徑,不斷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團隊精神和社會主義思想已逐步形成以德育為核心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新模式。
辦學方針
學校堅持“一個中心(教育教學),兩個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三個建設( 領導班子、教師隊伍、班主任隊伍),四個服務(領導為教師、教師為學生、 後勤為一線、各項工作為教育教學),五個面向(全體、年級、班級、學生、學生的每個方面)”的辦學指導思想,堅持“平心凝力,精雕細刻,科學和諧,持續發展”的辦學方略,堅持“以創新求生存、以質量謀發展、以卓有成效為目標”的辦學理念,大力推進教學改革,以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發展為本,逐步形成以德育為核心,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新模式。
學校堅持加強和改進教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重要位置,倡導一中教師“四清”(清高、清苦、清貧、清醒)師德基本要求,要求教師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積極奮進的工作態度,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在學生中開展像樣教育、孝順教育、感恩教育、誠信教育,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將德育工作注入學生的心靈深處,陶冶他們的情操。
學生資助
學校十分重視貧困生的資助工作,設有“貧困學生資金會”,近年來已資助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學生700多人次,資助金額90餘萬元,現有300多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完成高中學業,升入高等院校。2010年我校接受各類資助學生達1027人,近一半學生受到了資助,資助資金達150萬元,其中,國家助學工程受助學生787人,近1/3學生受到了資助,資助金額59萬元。在這裡,人人擁有自信,人人追求進步,人人獲取成功。
校園文化
學校重視培養學科特長學生,為每位學生提供發展的平台,利用選修活動課時間舉辦音樂、美術、體育特長生訓練班,實現了“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思想。先後有23名考生音樂、美術、體育專業考試合格,被陝西師範大學、青海大學等院校錄取。
學校以慶祝重大節日和舉行夏季田徑運動會為契機,積極開展主題鮮明、形式活潑、豐富多彩而又富有成效的藝術教育活動,如舉行了800多人參加的大型舞蹈、300多人韻律操、100多人的鍋莊舞,100人的電子琴合奏等精彩表演;每逢重大節日和紀念日,學校組織文藝演出、歌詠比賽,還有全校2000多名師生參加的大型經典詩歌朗誦等活動,注重活動育人,張揚學生的個性,展示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使校園充滿生命的活力,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薰陶和感染,很好地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凝聚了人心,提升了學校的品味。
學校有合唱團、武術隊,樂隊等一系列豐富校園文化的活動,校合唱團在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還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此外還有學生自己創辦的雜誌也深受全校師生的喜愛。
教學質量
學校以課題研究帶動教研教改,承擔的兩項國家級課題已結題,現承擔四項縣級課題和四項校級課題。學科“切塊研究”使教師由經驗型教師走向研究型教師,工作之餘,筆耕不輟,在各類刊物發表教研論文500餘篇,出版專著10餘冊。
為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具有現代教育思想、適應教育形勢發展要求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在教職工中廣泛開展以“讀書·治學·育人”為主題的民眾性讀書活動。學校為教師購買了《師道實話》、《不跪著教書》、《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給青年班主任的一點建議》、《教育有悟》、《今天怎樣當教師》等教育讀本,讓教師靜下心來讀書,努力讓自己變得豐厚起來,做一名有“功底”的教師,能使自己“站著”教書。
教學質量是學校工作的生命線。樂都一中歷來以管理嚴格、教育教學質量好而蜚聲河湟。尤其是近年來學校始終堅持“以創新求生存、以質量謀發展、以卓有成效為目標”的辦學理念,大力推進教學改革,面向一切學生和學生的一切,狠抓教學常規工作,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學校榮譽
1993年該校被省委、省政府評為"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1994年被省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
1996年被省體委評為"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單位";
1998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2003年該校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2003年學校團委被共青團中央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2008年授予學校"奧林匹克示範教育學校"。
其他榮譽
學校多次獲省委(省政府)、地委及縣委(縣政府)表彰: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青海省文明單位標兵、海東地區模範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海東地區高考文理科雙優秀學校、先進黨支部。
地圖信息
地址: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倉門街1號